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Martin的评价理论的介入子系统,以UAM Corpus Tool 2.0为分析工具,分析了英语广播新闻BBC和VOA当中介入资源的分布情况,旨在使读者能更好地把握新闻语篇的特点,正确解读新闻,准确把握作者意图,对广播新闻的撰写者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校园英语(教研版)》2016,(19)
本文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系统中的介入资源,对《经济学人》中的一篇新闻报道中的介入资源进行分析,统计其分布状况,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介入资源,更好地进行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来分析新闻语篇中多声资源的使用情况,以总结使用此类资源的功能所能达到的效果.研究发现:通过使用多声资源,新闻报道不仅能够维持自己开放宽容、中立客观的形象,也能巧妙通过别人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读者达成同盟,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 相似文献
4.
车向前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5):78-80
政要演讲历来是政治语篇的重要形式。文章以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期间在四川大学的演讲为例,通过对其语篇中介入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所起的作用进行统计分析,阐述、论证演讲者是怎样利用不同的介入资源来树立话语权威或扩展对话空间,从而达到合理表达政治立场和感染听众的目的。文章将为演讲语篇的分析提供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5.
任园园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5):102-103
本文主要以态度系统中的情感子系统为理论框架,对《傲慢与偏见》中的语篇进行分析,研究情感资源的实现方式和分布规律,探析评价理论如何在人际意义层面上发展并补充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并进一步证实评价理论在文学语篇分析中的可行性,为外语教学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陈昕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12)
应用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对若干商务英语拒信进行介入资源分析,旨在找出商务英语拒信中介入资源的应用特点.从评价理论的介入视角,借助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分析写信人如何通过应用不同的介入资源在语篇中与收信人建立协商的对话空间,指导商务英语拒信的写作. 相似文献
7.
应用评价理论的介入子系统来研究英语政治社论中介入资源的人际意义.旨在找出介入资源在政治社论中的分布规律以及作者更倾向于使用哪种介入资源来达到这类语篇的要求,如何通过这些介入资源在语篇中与其他声音建立协商空间.研究发现,介入资源的分布呈现不均衡性,紧缩资源明显高于扩展资源,作者更倾向于使用否认和包容资源来实现其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入资源对话语的人际互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研究通过使用语料库对比量化方法分析天涯论坛积极与消极话语介入资源使用的异同,深入探讨二者交际目的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天涯论坛积极话语策略性地使用扩展资源和收缩资源,体现作者开放包容的态度,把握双方对话协商空间,达成个人交际目的;而消极话语更倾向使用压缩资源,排斥其他可能性,表现出难以协商的形象,不利于人际交往的进行。研究扩展了网络话语人际互动的研究视角,为如何引导网络论坛中消极负面的网络话语,使其转化为积极正面的网络话语,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谢苗苗 《校园英语(教研版)》2021,(27):245-246
本文基于评价系统的介入子系统,探讨辩论赛立论稿中对于介入评价资源的使用情况。以介入系统中的收缩和扩展两个次系统为标准,对第九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决赛、半决赛、八进四晋级赛和十六进八晋级赛的立论稿进行深入分析,并说明在立论过程中,辩手如何借用介入评价资源来阐述己方的观点与立场,从而使读者更加清楚地认识辩论语体介入资源的运用。以期对辩论者立论稿的阅读和撰写或是辩论文体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菲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0):163-164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人际意义被认为是交际对话中话语双方的一种关系,是说话者对这种关系的态度或入侵,评价理论最初是由语言学家马丁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评价理论包括三大子系统: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本文以马丁的评价理论为基本框架,选取奥委会主席罗格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演讲致辞为研究语篇,对演讲语篇进行态度资源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艾丽丝·沃克及其著名短篇小说《日用家当》置放于以修辞为框架的评价体系内,通过美国修辞学家罗埃德·比彻的修辞形势理论中的三个要素——缺失、受众、修辞局限来解读小说《日用家当》的修辞话语和所达到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瑞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3(5):85-89
运用评价理论分析美国19世纪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的代表作《瓦尔登湖》选章,具体分析其有别于记叙文或是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细节,从而探讨英语散文的评价特征和篇章结构,以期更好地研究文体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慧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4):39-41
评价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应用该理论对奥运会开幕式中罗格的英文致辞和刘淇的中文致辞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评价理论在致辞中的重要作用,体现评价理论的巨大阐释力,从而表明评价理论是审视和分析话语的优良工具。 相似文献
14.
王继美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4(4):47-49
评价理论是马丁和罗斯(Martin&Rose)在韩礼德的人际系统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关注语篇中各种可以协商的态度。在评价理论框架内研究语篇分析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应用于各种语篇。本文是在评价理论的基础上主要从评价理论的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来对广告语的话语进行分析。发现在广告语篇中会大量使用一些有关评价的话语,使之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使消费者认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修辞权威和凡.戴克话语权力理论,旨在探究大陆官方媒体涉台话语的表征模式及其权威属性。研究发现:大陆涉台官方媒体话语常常藉助于国家机器等官方权威以增强其修辞效果,提高话语可接受性;同时,传统的修辞性权威如正义感、人格和职业等因其非强制的隐性说服优势而更受青睐。此外,为凸显大陆中央政府两岸和平统一的官方权威意志,涉台话语广泛采用突出成就的主题、以\"叙\"带\"议\"的叙事和注重认同的表达等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16.
郭小芳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105-10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商务英语信函作为对外经贸活动的重要媒介,其本质是一种语言运用的艺术,不可避免地烙上西方修辞的印记。西方修辞学通过挖掘语言的象征力量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著名修辞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大修辞策略即诉诸理性、诉诸人格、诉诸情感,这对于建构与优化商务英语信函话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种诉诸手段在各种类型的商务英语信函撰写中缺一不可,三者相互交织,各有侧重,这就要求写信者在准确地分析特定修辞形势和修辞受众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修辞策略,有效地提升商务英语信函话语的表达效果,才能更好地扩大潜在商机,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评价理论获得了国内外的大量关注,它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新发展。评价理论为我们分析演讲语篇的人际意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评价理论角度对奥巴马在曼德拉悼念仪式上的讲话进行分析,旨在挖掘文中丰富的评价资源是如何引起在场者的共鸣,从而达到实现人际意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洪志英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52-54
对修辞情景的正确认识与否,直接决定了话语的效果.因此,修辞情景成为西方修辞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然而,各方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却不无争议.为了理清这些争议,本文在西方修辞提供的框架内,对这一概念做重新审视.文章首先指出传统情景现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得出“修辞情景是修辞者基于事实的话语构筑,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范畴”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9.
英文广告语篇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益飞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8):121-122
广告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动态经济活动,更是一种以创新为基本要求的活动。英文广告语篇,以其独特的创造性与趣味性,已经成为英语的一个独特语言分支,以创新词汇和修辞方法为其主要特点。对英文广告语篇进行话话分析,展现其特点,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广告语篇的言外意义,学会欣赏创意诙谐趣味的广告语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