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贾宝玉是不是神瑛侍者?根据常规研究,贾宝玉就是神瑛侍者貌似没有悬念,但是我探究发现神瑛侍者倒应该是薛宝钗。《红楼梦》的开始,是一块"凡心己炽"的补天石求一僧一道带下凡去在"温柔乡富贵场"里享受几年,于是僧道将它变成通灵宝玉,让它跟着两个"造劫历世"的风流冤家一起去,而这风流冤家就是"凡心偶炽"的神瑛侍者和要还"灌溉之德"的绛珠仙草。按照主流说法,神瑛侍者是宝玉,绛珠仙草是黛玉,那顽石自  相似文献   

2.
贾宝玉前世问题,在《红楼梦》刻本、钞本甚至钞本内部不同的版本中,相关内容的描写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由于存在异文,历来众多读者和研究者对于贾宝玉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这一人物在全书中的具体功能多有分歧。贾宝玉的身份,究竟是刻本系统中神瑛侍者和补天顽石合而为一的凡间化身,还是脂钞本中仅仅是神瑛侍者入世的凡身。如果不能厘清这一看似细微的异文问题,就很容易对全书结构和作者意图等方面做出较大误读。本文从版本问题入手,在分析各版本差异之上,又考察了文本本身中"‘玉’‘石’为一"论的漏洞,进而具体论述"玉""石"实各独立之观点。  相似文献   

3.
对贾宝玉形象的解读直接关系到《红楼梦》主旨立意的理解。青埂顽石、神瑛侍者意象和秉气而生“理论”,则预设了贾宝玉形象内涵和寓意密码,同时它们使得贾宝玉的现实人生和《红楼梦》的人性观带有了先验性色彩。之所以如此,除了出于引人入胜的艺术结构的匠心,还由于曹雪芹对缺憾的现实和人生不得不采取的分述法叙事策略所致。需要说明的是,这不代表曹雪芹在人性人生问题上有唯心先验论思想,或许恰恰相反,正说明曹雪芹唯物的世事洞明和对此在现实的暗讽与否定。  相似文献   

4.
以原型理论对贾宝玉这一形象作出阐释:即通过顽石意象的分疏,阐明<红楼梦>百二十回文本在叙述贾宝玉的情爱婚姻历程中显示的哲学过程和人性逻辑,这就是物我分离、灵肉分离、情礼分离、真假有无同一等四个范畴的推衍,这与大荒山、太虚幻境、大观园和贾府四个存在境界是对应的.  相似文献   

5.
以原型理论对贾宝玉这一形象作出阐释:即通过顽石意象的分疏,阐明《红楼梦》百二十回文本在叙述贾宝玉的情爱婚姻历程中显示的哲学过程和人性逻辑,这就是物我分离、灵肉分离、情礼分离、真假有无同一等四个范畴的推衍,这与大荒山、太虚幻境、大观园和贾府四个存在境界是对应的。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是一个木石前盟的神话,笔者认为神话与整部小说有紧密的联系,有助于解读小说。分析了神瑛侍者——贾宝玉之间的关系,证明了神话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贾宝玉形象来源于女娲补天神话的多重转换:女娲炼石——“宝玉”——神瑛侍者——贾宝玉,这种多重转换标志了贾宝玉形象的独特性。曹雪芹通过神话的多重转换象征,把女娲补天精神转化到贾宝玉形象之中,又通过“石头记”神话的石头——“宝玉”与“宝玉”——“石头记”二元对立结构,象征了贾宝玉人生回归的原型。女娲补天神话的多重转换象征和“石头记”二元对立结构,是曹雪芹对贾宝玉形象的整体构思和整体结构;这个整体构思和整体结构所表现的思想意义,融不进“宝玉”向一僧一道要求到红尘“乐享”内容;“宝玉”乐享内容显然是后加进去的。脂砚斋对“石头记”的艺术表现有精彩绝伦之论,但是,脂砚斋并没有理解到曹雪芹运用女娲补天神话对“石头记”的原型意义,也没有理解到贾宝玉形象是女娲神话原型的多重转换象征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曹雪芹是形,贾宝玉是影,《红楼梦》是曹雪芹人生反思;曹雪芹是将贾宝玉当一块无用的顽石在批判。并从“愚顽器质”、“女人形貌”、“病态习性”三方面探讨贾宝玉的性格。最后强调宝黛相恋的结局不是一场爱情悲剧,只是林黛玉的命运悲剧。在爱情问题上,贾宝玉并非悲剧角色。  相似文献   

9.
贾宝玉“真顽石”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宝玉”并非“真顽石”,而是介于美玉和顽石之间,似玉非玉,似石非石的一块美石。在传统文化看来,玉象征着高贵、清雅、智慧,石象征着卑贱、平俗、愚昧,“假宝玉”集这两种文化品格于一体,凝结着事物的正与反、是与非、优与劣、善与恶等,而正邪两赋成为贾宝玉的最独特思想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论_以为_     
古代汉语中常常可以看到“以为”这个结构形式,这是“以”和“为”紧相连接在一起的.这种“以为”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是一个词呢还是两个词或一种什么结构?它有哪些语法作用?它在句子中和别的结构成分有哪些关系?这些问题在《马氏文通》及其后的一些语法著作中曾有涉及,但是说法不同,有的又语焉不详.这些问题对如何认识古代汉语语法的一些特点很有关系,所以很值得进一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妙玉与贾宝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以“玉”为名的三个人物之一,他(她)们共同的思想品性是蔑视封建礼教,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秩序,是封建社会中冥顽不化的顽石,所以都以“玉”名之。但妙玉对反抗封建社会所采取的方式是走向怪癖、遁入空门,这是作者所不同意的,因之她未成为《红楼梦》的主人公之一,而只是贾宝玉、林黛玉的陪衬形象。  相似文献   

12.
出于避祸和独特的艺术追求,《红楼梦》在讲述石头前世今生的故事过程中,以玄幻之笔设置了石头、神瑛侍者、通灵玉、贾宝玉、甄宝玉5个符号来迷惑闼者眼目。究其实,它们不过是“石头”的分身术而已。这体现了作者真假一体、虚实同构的叙事谋略。  相似文献   

13.
妙玉与贾宝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以“玉”为名的三个人物之一,他(她)们共同的思想品性是蔑视封建礼教,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秩序,是封建社会中冥顽不化的顽石,所以都以“玉”名之。但妙玉对反抗封建社会所采取的方式是走向怪癖、遁入空门,这是作所不同意的,因之她未成为《红楼梦》的主人公之一,而只是贾宝玉、林黛玉的陪衬形象。  相似文献   

14.
孙悟空和贾宝玉是《西游记》和《红楼梦》两部古典小说中的主人公。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新兴市民社会力量的本质内容在不同孕育发展阶段上的艺术概括。他们之间存在着思想性格上密切的血缘继承关系。孙悟空是浪漫主义地表现了这个社会力量是处于自在状态的“猴”的阶段;贾宝玉则是现实主义地表现了它虽仍处于自在状态,但却基本上完成了向“人”转化的阶段。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市民思想要求的艺术体现者,孙悟空是贾宝玉直系开山的“猴”祖师,贾宝玉则是继承孙悟空嫡传衣  相似文献   

15.
我看宝玉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绝对是一个情种,这个生在官宦之家却极具个性的阔少爷,这个虽是男儿身却自小与女子一起长大的异类,带给后人无限的遐想。曹先生就是借宝玉这一块顽石来痛  相似文献   

16.
商品拜物教的性质是社会生产关系还是社会意识?这是学术界中一直有争论的问题.本文根据对《资本论》德文、中文的对照考证及马克思对“商品”、“资本”的拜物教性质的论述,得出如下结论:产生上述争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混淆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与“商品拜物教”这两个有着重大区别的概念.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商品的一种社会属性——即把人的生产关系歪曲地表现为物的关系的属性.它是商品社会关系中客观存在着的一种生产关系.而商品拜物教则是一种社会意识——即人们的主观世界对商品社会中人物颠倒关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周汝昌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对高鹗的辱骂和文革后不久撰写的《〈红楼梦〉"全璧"的背后》诬陷高鹗,全部越过了学术的界限。他辱骂诬陷高鹗背后的目的是为自己的龙门红学"湘云嫁宝玉"扫清道路。将周汝昌与高鹗的红学观加以比较,在神瑛侍者、顽石与转世贾宝玉的仙凡关系上,在对"木石前盟"与"金玉姻缘"的理解上,周汝昌远离曹雪芹,而高鹗接近曹雪芹。在对曹雪芹《红楼梦》爱情婚姻悲剧的理解上,高鹗续书比较成功地描写了这个悲剧,周汝昌却改悲剧为喜剧。对宝玉"情极之毒"这个性格特点,高鹗续书基本写出来了,周汝昌则完全背离了这个特点。对社会上流传的"湘云嫁宝玉"的本子,高鹗、周汝昌两人鉴别真假的水平也有霄壤之别。  相似文献   

18.
审题的方法主要有:分解法、比较法、限制法。分解法:先把题目分解成几个词,然后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再看看这几个词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个词是关键词。如《我尊敬的一位老师》,这个题目可以分解成“我”、“尊敬”、“一位”、“老师”四个词,题目中的中心词是“尊敬的”,写作对象是“老师”,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些同志发表文章,对一个传统观点,即认为马思曾作出过“无产阶级革命将在所有文明国家或者大多数文明国家里同时胜利”的结论的说法(以下简称“同时胜利”说)提出质疑,把我们过去碰到的这一类间题提了出来,进行探讨.我们认为,这些文章是质疑有据,言之成理的.这里也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共产主义原理》一文有没有作出“同时胜利”的结论?人们通常认为,“同时胜利”的结论最早是由恩格斯在1847年写的《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提出来的.那么,该文究竟是怎么说的呢?为了便于分析研究,我们把有关的整段话原文照录如下:“第十九个问题;这种革命能不能单独在某个国家内发生呢?答:不能.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的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个国家的事变的影响.此外,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得不相上下,以致无论在什么地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我们这一时代的主要斗争.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是一般所公认的.但对“仁”学究竟是什么,国内外学人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看,各人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看法自然不同;从客观上看,孔子对“仁”的说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论语》是我们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中直接谈到“仁”的,就有109处之多.既有抽象的,也有具体的,形形式式、五花八门.可是,书中有一处却偏偏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少谈利与命,这是符合孔子的思想的,但少谈仁却很难理解.对这个问题,历来也有各种各样的解释:金人王若虚在《误谬杂辩》中,清入史绳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