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短短20年,池莉在中国文坛掀起了一阵又一阵浪潮。几乎她的每部新作都能引起新的一轮“池莉热”。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深深的社会根源,更是与池莉个人的写作态度息息相关。她深知自己写作的优势,追随着时代的发展,牢牢抓住都市平民关注的当下性问题,将它们写入小说中,为自己赢得了读者,也赢得了名誉。  相似文献   

2.
在经历了抒写理想的当代文学的衰落之后,新写实小说通过对冷静、客观、平民化的叙事方法的新选择,将沉重、苍凉、平实、困惑的现实人生纳入小说主题之中,使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更贴近平民生活,更真实,更具体,更具质感。  相似文献   

3.
"新写实小说"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涌起于中国文坛,拥有众多作家的复杂的文学潮流,它创作方法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人生.而池莉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崛起于我国文坛的女作家,她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朴素细腻的创作特色被称为新写实主义的一员骁将,本文试从在池莉新写实小说的形成过程中看"新写实小说"的发生,在池莉的新写实的创作中看新写实小说的特征,从池莉小说向都市传奇小说创作过程中看"新写实小说"的走向等三个方面寻找两者的共有特征.  相似文献   

4.
1987年,池莉发表了《烦恼人生》,标志着新写新小说流派的发端;以后,池莉陆续发表有关当代人生探索的系列作品,提出了物质和精神贫困两大重要人生课题,描述了当代都市的烦恼人生及其不断演进的状态,过程,颂赞了人们不屈不挠进行生存抗争的精神,也展示和批评了当代人身上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一些社会问题;暗示只有彻底摆脱物质和精神的贫困,人们才有可能赢得真的幸福,该尝试剖析池莉小说创伤的思想脉络及倾向,概述其写实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池莉小说创作平民化原因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常钦 《培训与研究》2001,18(4):29-32,56
从池莉小说受到民众广泛喜爱的“池莉现象”,探讨池莉小说创作平民化倾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石岩峥 《集宁师专学报》2007,29(1):15-17,86
池莉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现在文坛上的一位较有影响的作家.1987年,她以中篇小说《烦恼人生》开创了新写实小说创作潮流的先河.她的小说在写作立场上有着明显的平民本位价值取向,这构成了其小说最为独特的审美品性.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以追求精神维度为旨归的现实主义题材陷入困境而新潮小说也趋于疲软的情况下,以追求实利为内核的新写实小说腾空而起并蔚为大观。作为代表人物—池莉,正是在新的现实主义原则下,描摹出了市民社会的庸常生活与凡俗人生,并提炼出了新的市民精神。因此,新写实仍然是现实主义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与传承,是对现实主义的回归与深化,并且其精神内核与写作风格丰富了现实主义创作园地,并依然或隐或现地影响着当今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池莉塑造的世俗女性具有顺世和坚韧的特征。顺世是世俗女性面对艰难生活的最佳选择,坚韧是世俗女性人生历程的不竭动力。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展现出池莉对于女性在困境中执着追求之精神的讴歌,和对女性生存发展表现出的密切关注与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9.
以池莉的小说创作为例,阐述了新写实小说主要的学特征-注重反映人的生存状态的本色的真实,把注意力倾注在对世俗生活和普通人的表现上;着力于对生活原色的精确描述,而不强调作品的倾向性,在表现方法上,具有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世俗化的人物语言以及用俚俗之语写凡俗场景等特征,并指出,新写实小说表达了一种社会意识和时代情绪,更是一种对艺术大众化的张扬,实践探索和开拓。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文坛的"底层叙事"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新写实小说"既有一定相同点,又有新的特点。底层叙事除了继承"新写实小说"的生存视角,还呈现多元视角融合的趋势;除运用平民立场,还融入写作者的亲身经历,因而摒弃了"新写实小说"的"零度叙事"。"底层叙事"题材选择的广泛性、主题表达的丰富性、叙事策略的灵活性,都与"新写实小说"形成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11.
明清小说中的乡村并没有如同城市一样成为一种文学生态,而多以一种孤立、自足的姿态出现在小说文本中,正是这种孤立的自足使得乡村得以保持其意蕴的纯洁性,这种意蕴的纯洁性也使其成为内涵相对集中的乡村意象,从而对小说的意义生发、审美表达、叙事建构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乡村在明清小说叙事之维可归结为四个方面的价值.即在叙事节奏上起到张弛相间.是缺场的叙事动力,给小说带来客观真实感的陌生化叙事以及所具的“奇”“险”“趣”“味”叙事张力。明清小说的乡村描写之价值应予以重估,以纠长期明清小说研究中对其的偏见。  相似文献   

12.
思辨是鲁迅小说的重要因素,是鲁迅小说的重要艺术特征。思辨性体现在鲁迅小说艺术构成的各个层面。往往与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与独特的艺术格调密切相关,甚至是作品渊深思想内涵、巨大的精神穿透力和独有意味得以生成的关键,是鲁迅式的艺术思维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较全面地分析衣向东的小说创作,充分论述了衣向东小说所塑造的人民战士崇高美丽的动人形象,感人精神。客观地阐明了这些小说所具有的积极向上,感动人心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农村题材新现实主义小说由于在叙事精神和对生活的观照视角上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超越,鲜明深刻地展示出中国当代农民新的精神特质:他们试图摆脱传统文化重负,改变自己身上陈陈相因的历史隋性,却又不能不面对新的利益关系对他们的挤压而作出事与愿违的选择。这种既顽强抗争而又处于痛苦之中的精神状态,反映了当下中国农村面临的新的矛盾和中国农民灵魂新的嬗变轨迹,从而把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池莉小说中的人物只不过是作者的代言人,池莉以“隐形人物”的身份在作品中有明显的主体性表现。因此,以池莉在作品中的主体性表现可以把她的作品作如下解读:对扭曲的政治生活的批判,对人性问题的深层思考,对艺术创新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16.
老舍小说对评书艺术有诸多借鉴之处,又有所超越.这一方面是因为老舍其人与评书艺术渊源颇深;另一方面是由于老舍的深思好学和评书艺术的民间性,使其在文学创作上不知不觉地带上了评书的烙印.二者的异同从叙事方法和语言运用上就可略窥一二.  相似文献   

17.
苏童作为“先锋小说”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小说的艺术特色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苏童小说巧妙的叙事技巧,这是苏童小说呈现独特魅力的叙述动因之一,其内容包括叙述视角的独特、“白描”与“留白”的传统以及设置悬念的巧妙;二是苏童小说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是苏童小说艺术特色的诗性语言的魅力呈现,其内容包括一气呵成的语言、南方市井的语言、准确新奇的比喻和精心营造的诗性氛围。苏童小说的叙事技巧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诗意地展现了苏童不同于其他“先锋作家”的艺术特色,也潜在地生发出潜藏在苏童作品中的独特审美气质。。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转型”和“人生定位”两个视角评述当前文坛出现的反映下岗现实的小说代表性作品,指出作家们敢于直面底层人生,把下岗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小说中,传达出作家的思考和感悟,但和下岗本身巨大内涵相一致的题材小说精品还不多见。  相似文献   

19.
唐传奇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具有独特的风格体貌。唐传奇梦幻小说因其叙述者的不同而形成姿彩各异的叙事视角。而梦幻小说之内容、特性也造就了其叙事方式、叙事视角的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唐传奇梦幻小说的叙事视角大体可分为中立式全知视角、第一人称限知视角、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和越界式视角。  相似文献   

20.
女佣叙事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较为普遍和独特的叙事现象。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女佣叙事总体呈现出模式化的倾向,其中苦难叙事、跨阶层的恋爱叙事和"出走"叙事是常见的三种模式。它们在不同身份和立场的作家笔下有共性,也有差异,承载着多重社会文化功能和作家的独特性思考,也给后世文学中的女佣叙事提供了一定的艺术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