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3.
[研究目的]从情报学相关内涵入手,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以下简称为《国家情报法》)中值得借鉴思考的部分,加强国家情报法的总体性作用,完善情报法律体系网络。[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法,以国内外对情报的相关研究为基础,提出情报的内涵及其分类并就情报机构、情报监管、情报人员保障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结论]应重视对情报的定性研究,通过对情报定义、推动情报体系完善,监管部门立法、促进人员保障、加快情报互传互信,最终完善国家情报工作体制,建立健全情报法律网络体制。  相似文献   

4.
廉睿  孙蕾 《情报杂志》2021,(1):79-83,61
[目的/意义]在情报法治体系建设中,存在着“软硬兼备”的特殊现象,所谓“软”,即“软法性条款”;所谓“硬”,即“硬法性条款”。由于“软法性条款”(“半软法性条款”)和“硬法性条款”具有效力上的互补性,因此,以“软法性条款”为切入视角,有利于透析《情报法》的内在构成要素,并为未来语境下的情报法治建设提供建议。[方法/过程]运用“连接词”分析和语义分析,可以识别出《情报法》中的“软法性条款”“半软法性条款”和“硬法性条款”。[结果/结论]“软法性条款”和“半软法性条款”广泛分布于《情报法》中,且占比分别为84.4%和3.1%。在立法层面,应拓展“软法性条款”与“硬法性条款”的有机转化模式;在执法层面,应建立“软法性条款”和“硬法性条款”的双重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2002)论文主题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董佳 《现代情报》2004,24(2):169-170
本文用Excel2000作为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以重庆维普资讯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02)为主要情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7—2002年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情报理论与实践》中的论文主题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该刊的学术质量及特色,为该刊和同类刊物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7.
谭晓辉  秦荣环  朱洪瑞 《现代情报》2007,27(10):125-128
在我国情报类期刊中,《现代情报》(以下简称本刊)被博项学住论文、期刊论文引用的次数较多,在情报传递过程中有较强的情报渗透力。对中国优秀博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统计表明:2005—2006年本刊被691篇博硕士学位论文引用835篇次;2006年本刊被428种期刊引用1954篇次。被引的主要特点是引用本刊论文的博硕学位授予权单位多,涉及的学科专业范围广,引用期刊种数多,研究了本刊向学术研究机构、学科专业、期刊三方面的情报渗透力。  相似文献   

8.
《情报科学》引文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房艳焱  罗式胜 《情报科学》2004,22(1):75-77,95
本文统计了2000年至2002年《情报科学》载文的引文,重点对这些引文(参考文献)的数量、来源、著者、年代和语种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情报学报》引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屈宝强  董小燕 《情报科学》2004,22(2):246-249
本文以《图书情报工作》等10种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为样本,对《情报学报》载文被这10种期刊近3年(2000年-2002年)引用情况进行一次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随着网络技术的长足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开源情报更加受到情报分析领域的重视,自动化、高效的文本情报智能分析处理技术是海量开源情报数据处理的必要手段。[研究方法]从互联网文本情报智能分析处理的数据获取、关键信息抽取及智能分析三个核心处理流程着手,对互联网开源文本情报智能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阐述了解决问题近年来采用的新方法新思路。[研究结论]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结合使用,使得互联网开源文本情报智能分析技术越来越走向实用,但如何解决特征设计和样本标注量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同时由于自然语言理解本身的复杂性,对文本信息的深层次理解仍然极具挑战。  相似文献   

11.
胡吉明  田沛霖 《情报杂志》2021,40(4):139-146
[目的/意义]文本智能计算是近年来的新兴交叉学科,揭示其研究动态对情报学研究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关键词共现网络的视角,以WOS核心合集中的文献为分析样本,借助复杂网络计算、社区划分以及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揭示了文本智能计算研究的主题结构和演化脉络,并总结归纳了其发展态势。[结果/结论]当前文本智能计算研究的结构趋于稳定,各子领域关联性较强。研究当前主要分为5个子领域,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是当前的领域研究热点,文本分析领域将有所突破,并成为新的研究重心。  相似文献   

12.
LDA模型在专利文本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专利文本自动分类方法中,使用向量空间模型文本表示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DA模型专利文本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LDA主题模型对专利文本语料库建模,提取专利文本的文档-主题和主题-特征词矩阵,达到降维目的和提取文档间的语义联系,引入类的类-主题矩阵,为类进行主题语义拓展,使用主题相似度构造层次分类,小类采用KNN分类方法。实验结果:与基于向量空间文本表示模型的KNN专利文本分类方法对比,此方法能够获得更高的分类评估指数。  相似文献   

13.
主题模型在数字图书馆Web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主题模型描述数据为基础,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基于主题的Web服务理念,为数字图书馆网站设计了新的Web服务模式,也给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舆情内容的传播过程中,各种物理上独立的舆论会话在传播要素上可能存在着语义关联,并且传播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对舆情传播内容的演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网络舆情的传播阶段中传播要素的相互影响入手,以传播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社群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及其传播主题为分析单元,将生命周期理论和关键节点识别相结合,并选择新浪微博作为数据来源,采集舆情事件信息,构建舆情事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社会网络并提取关键节点,借助LDA主题模型方法挖掘各阶段舆情内容的主题,在此基础上研究相同阶段或者不同阶段中在关键节点影响下的舆情主题分布及其变化。研究结论为社会舆情分析与决策支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科学准确识别关键共性技术对企业和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议题。[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利文献分析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框架,运用文本挖掘和技术演化分析方法,获取特定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首先,使用Viterbi算法识别专利文献中的专业术语,通过LDA算法捕捉专利文献中的技术主题聚类;其次,通过将技术主题的共类特征数值化,作为共性程度的度量;随后,将技术主题节点在技术演化转移网络中的关键程度作为技术关键性的表征,并使用PageRank算法衡量技术主题的关键性。最后,以机器人及数控机床技术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该方法可实现高效、准确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为国家制定创新扶持政策提供支撑。[局限]研究仍需扩大科技文献的收集范围,以实现更全面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  相似文献   

16.
王幸 《科教文汇》2012,(17):126-126,128
本文探讨了CBI主题模式下的英语专业精读课堂教学模式和流程,旨在改善精读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前沿技术孵育的新兴产业发展演进快,但因统计数据迟滞,产业监测难而备受研究者关注。[方法/过程] 以2014-2019年36氪网站互联网区块链新闻为数据样本,提出纳入协变量的结构化主题模型(STM)与深度学习情感分析技术结合的新兴产业新闻文本监测方法,通过监测媒体报道的产业新闻热点强度变化,文本情感倾向对新闻热点强度的时序影响,发现并跟踪新兴产业热点及趋势。[结果/结论] 2014-2019年,69%的区块链新闻主题聚焦于区块链的产业应用和比特币等数字代币的发行与交易。文本的语义和情感分析显示,2017年以来,中国的区块链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媒体炒作特征,但媒体对各类数字代币发行与交易由褒转贬的情感倾向变化可以对区块链隐含风险起到预警作用。[创新/价值] 提出的产业新闻文本监测方法具有准实时性,能与传统的事后统计指标监测方法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充分考虑了主题词之间的已知关联和未知关联,利用MeSH词表对已知关联进行了处理,优化了主题结构分析方法,并以属分关系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阈值一定的前提下,基于MeSH的主题结构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剔除词间的已知关联,揭示出相对较微弱的词间未知关联,起到了主题词关系过滤的作用,为知识发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本分析(也称“内容分析”)是各国情报部门和科研人员广泛采用的一种分析文本的方法。文本分析通过将定性的,半结构性的文本编码,使定性的文本可以用定量的方法来分析,从而大幅提高分析的可靠性。通过考察文本分析方法的独特优势和基本步骤,探索该方法在竞争情报分析中的应用。文本分析方法在战略集团分析、竞争对手假设分析、竞争对手目标分析、竞争对手战略分析和竞争对手使命分析等竞争情报领域都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大学为主体的内生型模式不同,我国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是推动知识创新主体间系统性的机构联合、过程整合、功能耦合。从"三重融合"角度,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1955—2017年间346份政策文本进行计量分析,发现政策颁布趋势的阶段性特征明显;知识创新机构联合和过程整合中学习工具与权威工具应用过多,功能耦合政策总体占比权重过少,且缺乏自愿性工具以及沟通和监管工具。认为我国知识创新机构联合政策需加强大学和科研院所分类指导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整合政策需更加注重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功能耦合政策需更多引入自愿性工具以及沟通和监管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