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是教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以课为载体,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展开的合作性研究。其"以学为中心"的价值诉求符合当代学校整体变革的基点、课例研究的国际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转型的需要。为实现其价值诉求,课例研究的每一环节需要基于如下原则展开:在"确立研究主题"环节做到教学合一;在"规划教学设计"环节做到因学设教;在"实施课堂观察"环节做到以学观教;在"开展课后研讨"环节做到以学论教;在"形成研究报告"环节做到以学改教。最终,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期望嵌入教师的日常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未来景观。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逐渐走进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领域。信息技术课程的最大特点是:集知识性和操作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这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实践的基础。本文重点介绍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化学习资源的普遍运用,微课的制作研究成为热点,微课作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知识的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兴趣。分析了微课特征,总结了微课制作步骤和相关原则。并以一则国家资源库微课作品的制作过程为例,探讨了微课设计相关要点,总结了制作经验。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OBE理念,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总结了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内涵和特点,讨论了实施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主要步骤,重点分析了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重视由教案转向教学设计、处理好课堂预设和课堂实现的关系、转变评价目的和方法等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旨在推进高校开展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学习资源形式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微课的理论、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也成为网络学习、移动学习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观微课的内涵、特点与网络环境,发现微课的教学实践模式可以很好地实现“掌握学习理论”的教育理念。在“掌握学习理论”指导下,展现微课设计的理论与制作流程,分析微课视频的五种制作方法及其特点,并在《青少年学习与生活中的心理学》系列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基础上,论述讲授型微课的设计思路和微课视频制作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以及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文章论述了微课的概念、组成、特点及制作方法,并探讨了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改变和创新。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初中生在课堂上焕发生机与活力。本文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主要阐述如何充分贯彻落实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促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成长,它应建基于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充分理解和认识上。学习是人的天性,每个学生都爱学习,关键是我们要把教转化为学,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自由,使他们能释放自己生命的能量,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微课是新型的以信息技术为主,呈现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过程和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教学实践能够使教师掌握这种教学理念,对微课设计和制作的理论和流程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教学等方面的实践,为青少年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即“以学为中心”。教师若想帮助学生学习,就要理解学生如何学习。基于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可以认识学习的基本规律,厘清生成学习的三个过程:选择、组织和整合。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可以有效调控学习负荷,减少外在认知加工负荷,调控基础认知加工负荷,促进生成认知加工负荷。基于学习动机理论,可以分析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调动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意愿。教师教学要把握学习规律,控制学习压力,激发学习动力。将学习科学合理应用于教学中,有效促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前大多数学校教学还是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弊端显而易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的推广应用,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教学效果。本文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启发下,结合VB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际,开发了一个以项目为核心的学习方案。整个过程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设计方案,旨在改善VB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大学的里子是学,是学习,是学问,是学术,是学风。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个就是教师把学生带到学术、实践、政策的前沿,启发他们终生去思考、去探寻解决之道,从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第二个就是以学为中心,以师生为本,创造出追求卓越的学习、研究、生活的软硬环境。本文提出,大学教育需要回归到"人心向学",回归到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培养自信的有竞争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学生不仅学会习,更主要的是学会问,学会术,养成良好的学风,这样才能营造培育创新人才的教育大气候、大环境。  相似文献   

13.
纵观传统数学课堂,依然存在教师填鸭式题海式形式主义的小组活动等教学行为,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甚至脱离课堂的状态。所以需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学习现状,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所以提倡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致力于打造以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课堂,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数学核心素养,关注学生数学思想的领悟。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探究活动:三角形面积》一课为例,浅析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的中心。课堂教学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的主渠道。针对课堂教学现状,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树立"人本""生本"意识,明确了"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学生的主动性得以调动,教师积极性得以发挥,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得以改变,对新课程改革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与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班研讨课不单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学规模的缩小,更意味着大学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范式转型。小班研讨课旨在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深层学习,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相比大班讲授课,两者在教学假设、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师生关系和课堂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推进"以学为中心"的小班研讨课,需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的教学认知和教学能力培训,完善教学评价与奖励制度,探索多样化的小班研讨课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论文通过对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对教学进行学生为中心的微课教改,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设计、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及学生的参与等,让微课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微课和传统的课堂有非常大的区别。微课这种新模式的课堂要想高效,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精准的学情意识,落实学法教学,有精练的教学表达、丰富的练习和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课堂上的价值应该是创造情景,与学生共同探索未知的世界。不管教师的讲课如何头头是道,无懈可击,如果得不到学生智力的积极参与,有效的学习就不会发生。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切实加强以学为中心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微课是基于学科教学知识点或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选题、设计、拍摄和制作,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让学生能够花最少时间学到关键内容的教与学全过程。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微课研究者提出了关于微课的教学设计过程和方法,以指导一线教师的微课教学设计。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如何去把握微课制作的要点,发挥微课在日常教学中的作用,依旧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