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在中考试卷中设置科学探究类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促进新课程的教学.作为物理教师,要适应这一命题要求,有必要了解科学探究类中考试题的命题资源及解题策略.一、科学探究类物理试题的命题源泉科学探究类试题的命题源头在哪里?或者说试题的材料和命题者的思路来自何处?笔者经过研究  相似文献   

2.
<物理课程标准>中特别指出:"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作为教学指挥棒的中考,把科学探究试题作为一种必考的题型,突出考查学牛的科学思想和实验探究能力.近年来,这类试题在各地中考物理试题中所占分比例越来越大,已成为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科学探究的出现,克服了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与积累以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促进教学重心向知识的探究过程的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究精神.科学探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科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此试题是具有评价与导向功能的中考试卷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理解和掌握探究性试题的类型和特征,对提高中考的物理应试技能与解题策略十分有益.该类题的设计主要从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材料评估三方面来进行,试题的形式主要有探究过程题、探究方法题、探究材料题和评估题.下面结合近三年来各地中考题对探究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究的出现,克服了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与积累以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促进教学重心向知识的探究过程的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究精神。科学探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科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此试题是具有评价与导向功能的中考试卷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理解和掌握探究性试题的类型和特征,对提高中考的物理应试技能与解题策  相似文献   

5.
初中毕业生的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物理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根据<标准>要求,物理学科学业考试的考查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而科学探究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探究类试题就成为2004年课改试验区中考命题的热点,这种趋势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对2004年15份不同省市的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试题分析发现,探究类试题有30多个,分值在整个试卷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7%.这类试题注重从过程与方法入手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涉及到了探究的方法步骤和实际探究等多个方面.,现将2004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中与探究有关的题目进行归类和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胡柳蔚 《物理教师》2003,24(6):30-31,33
在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卷中 ,出现了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的试题 .这类试题的出现 ,无疑给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有利于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 ,对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探究性试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试题的设计主要从探究的过程、方法和实际探究三方面来进行 ,试题的形式主要有探究过程题、探究方法题、探究材料题 .1 探究过程题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几个重要要素的运用能力 .科学探究过程包括的要素有 :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  相似文献   

7.
科学探究是当前物理教学和中考改革的热点.每个省份的物理中考都涉及了实验探究,主要体现在实验考题上,在选择题目里面也有涉及.探究型试题旨在引导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变,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变,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体现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赵宁  吕慧 《化学教学》2007,(2):65-67
结合吉林省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中两道科学探究类试题,对如何在笔试中全面有效地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这类试题命制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9.
中考试题对我们教师的日常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00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卷第15题是一道特色鲜明的科学探究题,以科学探究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耐人回味。通过该题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化学命题发展的方向,对初中化学的教学有着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探究性试题已在很多省市的中考试题中出现。这种试题能反映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很好地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引导化学教学的改革方向,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有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高考学生考前心理辅导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依据中高考学生考前心理辅导内容的构成要素,分析了考前心理辅导多元手段的应用,并提出了辅导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以提升辅导质量。  相似文献   

12.
例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220V,R1、R2、R3为定值电阻,其阻值不明,但可能的值为44Ω、88Ω、176Ω和220Ω。闭合开关S,在S1、S2都断开和S1、S2都闭合的情况下,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1∶10,电路消耗的功率有4种不同的情况,其中消耗功率最大的值是1100W。求:1、R2的阻值。2、在S开关闭合,S1、S2都断开的状态下,电压表的示数可能的值各是多少?析与解本题灵活性大,开放性强。思维的方向是:第一步:从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S、S1、S2都闭合,R1、R2、R3并联时P=U2/R)入手,求得R并=44Ω。再从开关S闭合,S1、S2断开,R1、R2、R3串联入手,求得R串…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南宁市中考面临三个新问题:①第一次有课改实验区的初中毕业生参加;②新并入南宁市的五县参加南宁市的中考;③在教育部、区教育厅有关中考的文件指导下,由南宁市独立命题。这些新情况的出现,给中考命题工作带来挑战。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论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考是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问题日益凸现.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是高考改革的价值选择.新高考方案与高中新课改的契合程度较高,但仍需完善.高考与高中课程的衔接并不一定要完全对应.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双向衔接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度衔接,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素质教育导向作用,积极探索有效的双向互动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理念和评价建议,结合英语测试的理论及命题技术的要求,对青海省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英语学科试题进行了评析,总体看来,试题将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语篇、强调运用,对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教育部的部署,我国将全面实现把体育、美育纳入中考,并逐渐提高体育中考分值,达到与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到2022年力争全面实行美育中考。对于把体育、美育纳入中考,社会公众普遍担心出现“应试体育”和“应试美育”,增加学生的负担。本文分析了把体育、美育全面纳入中考后的改革走向,指出要通过坚持依法治教与强化过程评价,来实现促进学校和家庭重视体 育、美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和努力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继续接受更高阶段教育的客观需求。当前,大部分城市的高中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加上制度和现实环境等因素,农民工随迁子女很难在流入地继续升学。满足规模巨大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继续接受教育的需求,需加强教育需求情况调研,做好异地中考政策规划;引入教育券,解决教育经费在区域间的支出流动问题;以职业教育作为推进异地中考政策的突破口,在城市向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面开放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户籍制度,剥离附着于户籍上的各种福利与管理功能;改革高考制度,形成中考、高考配套的政策体系;创新高中阶段办学模式,建立健全高中阶段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与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胜利油田在中考加试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方面的具体做法、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和中考实践,对初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11):I0009-I0010
中国旅游学院附属中学创建于1964年,是隶属于朝阳教委的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是朝阳区首批德育特色校。传承“求真、向善、至美、和谐”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