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性阅读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探索研究的方式自主阅读,以获取和运用有关知识和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阅读的关键是要选准研读点,以之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阅读探索。那么如何确立研读点呢?1.以课文题目为研读点。文章的题目犹如一个人的眼睛,蕴含、折射着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以课文的题目为研读点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如学习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若让学生仔细研读课题,抓住题眼“舍身”进行研读活动,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以课文作者为研读点。教材中有许多名家名篇和写名人故事的文章,以作者…  相似文献   

2.
抓住课文诱导点进行教学 ,不仅能使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如何把握课文诱导点呢 ?一、以课题为诱导点课题是文章的眼睛 ,从课题入手 ,可展开学习的思路。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本课以“炸暗堡”为线索 ,以“勇敢舍身”为表达中心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炸暗堡的原因和炸暗堡的结果。教学时 ,可以将题目中的“舍身”和“炸”作为诱导点。先启发学生 :看到题目后你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 )当学生理解了“舍身”就是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去…  相似文献   

3.
1.以文题为研读点。 文章的题目犹如一个人的眼睛,蕴含、透射着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以课文的题目为研读点,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如学习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若让学生抓住题眼——“发愤”进行研读活动,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中林 《甘肃教育》2010,(12):23-23
一、解读文章题目得出研究课题 在研读一篇课文时,我们往往可以从题目中知其内蕴,窥其文意,得其意趣。因此,从解读文章题目入手得出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收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教《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不安排预习,主要是考虑到课文和课文题目的特点,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题目中两个“死”字的含义,让学生在小组内提出问题,然后集体汇报,得出研究课题。紧扣题目阅读、品读、探究,解读了文字内蕴,理解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培养了学生借助文章题目进行有效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专题研读:研读,即研究性阅读,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进行阅读,以获取知识、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提高阅读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优化语文综合素养。专题研读,指引导学生围绕可以涵盖整篇课文的一两个专题进行研读。  相似文献   

6.
1.以文题为研读点。文章的题目犹如一个人的眼睛,蕴含、透射着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以课文的题目为研读点,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如学习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若让学生抓住题眼——“发愤”进行研读活动,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以作者为研读点。教材中有许多名家名篇,以作者为切入口,形成一组板块进行研读,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在学习《船长》时,联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来研读,让学生感受大师纯朴自然,风趣清新的语言特色和反对暴力、崇尚人道的伟大人格,全面地了解这位外国作家。3.以重…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阅读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读书 ,主动地获取知识、能力 ,从而整体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研读”的主要课堂教学形式是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研读专题 ,依据课文以及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然后进行课堂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 ,教师运用“片言只语”适时进行课堂点拨。笔者以为 ,一个好的研读专题必须富有探究性 ,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研读专题在设计时有以下四忌 :一忌目标单一研读专题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专供学生研究的题目。它是研读课堂的核心内容 ,教师依据这一专…  相似文献   

8.
小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个性,"而研究性阅读正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它借鉴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要求学生用研究的方法会阅读课文,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阅读专题有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研读是一种探索,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它把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了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这就使每个发展水平有差异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研读来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阅读能力,使自己的个性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主阅读是一种板具个性化阅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它借鉴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要求学生用研究的方法会阅读课文,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阅读专题有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做到充分发挥研读的自主性;着力提倡感悟的独立性;努力展现交流的真实性;真诚尊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使学生通过自主研读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阅读能力,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最优发展。  相似文献   

10.
所谓研读 ,指的是研究性阅读 ,是新课程致力倡导研究性学习课程在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研读从本质上来说具有和研究性学习相类似的地方。诸如需要注重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学会分享与合作等等。但是研读不同于研究性学习 ,因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是课题研究类和项目 (活动 )设计类 ,而研读是直指文本 (或课文 ) ,按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 ,…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阅读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研究性阅读教学法更加注重阅读的根本目的和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对每一篇课文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从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手法等入手.  相似文献   

12.
题目一直被人们誉为文章的“灵魂”、“窗口”。我们在引导学生紧扣题目学习课文时,要做到“五想”。想题目意思。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题目讲的什么意思?引导学生重点抓住“舍身”和“暗堡”两个词语,通过想想、查查去解题,意思是讲:董存瑞英勇地炸毁了敌人的暗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二想命题方法。如:《“兄弟便是朱德”》一文,题目上为什么加双引号呢?让学生读读找找,可知这是朱德军长在群众欢迎会上讲的话,课文是以主  相似文献   

13.
所谓研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小组或独自研读文章,从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然后收集、筛选、归纳和整理相关阅读资料,进而总结规律,形成创见,在班上交流学习所得的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阅读教学是以目的性为阅读前提,以信息论为阅读理论指导,以围绕阅凄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筛选、认识处理语占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下面我们就谈谈它的特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理念与思路 《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在此文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师依据“研究性阅读”理论,根据课文的时代背景——抗美援朝,引导学生以“走近‘抗美援朝’那一个光辉的时刻”为研读专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课前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了解战争概况中丰富了人文知识,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学习,包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掌握规律,获取知识,以及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范铮 《沧州师专学报》2011,(3):88-89,112
研究性阅读教学,是以研究性学习为教学理念,以合作探究为主要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修养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这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以“研读”代替“讲读”、以“课题”统领“问题”、以“拓展阅读”取代“封闭阅读”。研究性阅读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作为一个心灵自由的阅读主体,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胡亚华 《陕西教育》2005,(10):18-18
研究性阅读是研究性学习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它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获取和运用知识的一种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其独特的个性在于研究探索的方式。一、课文内信息的挖掘在阅读课文时如何让学生从课文内去挖掘隐含的信息?其实课文中的多数潜信息并不全是无形的,而是以某些语言因  相似文献   

18.
凡文必有题。我们读文章,总是先看题目后读文章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课文分析的第一步就是讲解题目。为了使学生读好课文,并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由讲解题目进而改为审视题目。但不管是讲解还是审视,理论基础是文章学中关于题目和文章的关系的论述,形象的说法,就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教材实践来看,审题教学仅建筑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还是不够的,还要以阅读学为理论基础,也  相似文献   

19.
中心思想是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小语教学中分析和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验学生是否学懂课文的主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尺度。它既是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中心思想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索,从而让他们掌握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一些方法。小语阶段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常见的方法有: 一、审题归纳法文章的题目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有时就是文章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如《伟大的友谊》、《飞夺泸定桥》、《将相和》、《董存瑞舍身炸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阅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极具个性的新模式。他借鉴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要求学生用研究的方法学会阅读课文,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有关的语文信息和生活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