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有一个显示大气压存在的演示实验:瓶“吞”蛋。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取一只口径比鸡蛋略小的广口瓶,将燃烧的酒精棉放置瓶内,再将煮熟后剥去壳的鸡蛋放在瓶口,鸡蛋一下子就被吸了进去,这个实验的成功率极高,可见度大,很吸引学生,也很说明问题。对于瓶“吞”蛋的基本原理众说一词,是气压差所造成,但为何会有气压差却解释众多。第一种说法:当酒精棉燃烧时,一部分气体受热膨胀跑出瓶口,气体少了,当然瓶内的气压变小了。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正因为有气体从瓶内跑出,就足可证明瓶内的气压大于瓶…  相似文献   

2.
读过贵刊1999年第10期的《瓶“吞”蛋后又“吐”蛋》文章后,我反复几次演示了这个实验。结果,这个实验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烧瓶的瓶颈长而小,燃烧着的酒精棉花团放入瓶中,还未到底就熄灭了,在瓶口放上鹌鹑蛋,一点反应都没有。第二,重新点燃棉花团放入瓶中,由于先前燃烧产生的CO2气体下沉,以及酒精蒸发产生的气体,使得瓶内的气体压强大于燃烧着的棉花团附近的气体压强,致使放入瓶口的棉花团喷射而出,相当危险。于是,我通过思考,对实验作了改进。方法是:  相似文献   

3.
取一瓶浓氨水,一个剥了壳的熟鸡蛋,一个口径比鸡蛋略小的实验瓶。如图所示,将氨水瓶盖打开,将实验瓶倒扣在氨水瓶上,经2~3分钟后,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就会充满实验瓶,驱走瓶内的空气。将一团蚕豆般大小的吸水纸,吸透水后,贴在鸡蛋的一端,将鸡蛋堵住实验瓶口,并使有吸水纸的一端在瓶内,就可以看到鸡蛋慢慢地被吸入瓶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瓶内的氨气迅速溶于水中,瓶内的气压变小,外界的大气压就把鸡蛋压入瓶内。★编辑/徐柏楠瓶子“吞蛋”实验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30面介绍了一个显示大气压存在的演示实验(本文称做瓶子“吞蛋”实验).其实验方法是:如图1所示,先在瓶底铺一层沙子,点燃浸有酒精的棉球,放入瓶内.再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会徐徐进入瓶内,惹人生趣.图1但是,按课本上的做法,也有不便之处,如用火不小心会烫伤手,而且容易把瓶烧炸裂;其次,火燃烧虽然能消耗瓶内的氧气,却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水蒸气遇瓶壁凝结成水,因此得到低气压有限;再者,可排除鸡蛋进入瓶内是由于其本身受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影响.笔者在教学中,经过研究试…  相似文献   

5.
正1形成密封的条件1.1在物理中证明大气存在压强———大气压器材:一个去了壳的熟鸡蛋,一个细口瓶(其口径略小于鸡蛋)或锥形瓶。步骤:①选择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外径的瓶子;②点燃几根火柴并放入瓶内,接着把去了壳的熟鸡蛋的小头端朝下堵住瓶口。现象:火焰熄灭后,鸡蛋被瓶子"吞"入瓶肚中。分析:火柴燃烧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大部分气体被排出。火焰熄灭后,瓶内气体由于温度下降,压强变小,低于瓶外的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有一定弹性的鸡蛋被压入瓶内。1.2在化学中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一、气体膨胀做功、产生“白雾”实验的改进存在的问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2节,是关于“内能”的教学,其中有如下的实验: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观察瓶内的变化。打到一定程度,空气和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并液化出现“白雾”。由于瓶塞和瓶口的摩擦不大,瓶内气压不会太大;瓶内水蒸气不多,又难以液化;再加上周围气温较高,所以,出现的白雾很少,实验现象很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陈炳麟 《物理教师》2003,24(1):25-26
例 1 .图 1所示 ,加热烧瓶中的水 ,待水沸腾时A .用木塞塞紧瓶口 ,瓶内气压升高 ,水又慢慢停止沸腾 .B .…C .…D .… .本题出自《海淀题链———解题思维能力发散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丛书中的初二物理第 1 2 6页的例 4 ,由于题的其他选项与本文无关 ,故从略了 .本题通常是这样解释的 :烧瓶中水沸腾时 ,使瓶中充满水蒸汽 ,此时 ,用木塞塞紧瓶口 ,水蒸气继续从水中溢出 ,使瓶内气压升高 ,因为水的沸点随压强的升高而升高 ,水又慢慢停止沸腾 .故选项“A”是正确的 .图 1     图 2   初二物理教材有图 2所示的实验 .用注…  相似文献   

8.
读过贵刊1999年第10期的<瓶"吞"蛋后又"吐"蛋>文章后,我反复几次演示了这个实验.结果,这个实验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烧瓶的瓶颈长而小,燃烧着的酒精棉花团放入瓶中,还未到底就熄灭了,在瓶口放上鹌鹑蛋,一点反应都没有.  相似文献   

9.
将传感器与传统实验“瓶吞鸡蛋”创新融合应用,依据数字化实验系统的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瓶内气体体积与压强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科学严谨地验证玻意耳定律。  相似文献   

10.
《自然》第一册第三课作业“1”,学生常常不易做成功。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漏气。带漏斗的瓶塞与瓶口之间漏斗管与瓶塞之间,如果接触不严密,即使存在很小的间隙就会漏气。过程是这样的:当水进入漏斗,压缩瓶内的空气,瓶内的空气则经过微小的间隙被水挤出瓶外,漏斗里的水就进入瓶内。  相似文献   

11.
初二物理第十章显示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鸡蛋将怎样?”这个实验在取材方面(多个平行班)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学生容易产生鸡蛋是由于受到重力而落入瓶内的想法。我采用析滤瓶,三个颜色不同的气球及抽气机(或两用气筒),实验时将气球依次放在析滤瓶口的上方、侧面和下方,用抽气机抽去瓶内的部分空气,学生便可清楚地看到气球从不同的方向“吞”入瓶内的精彩场面。这个实验可快、可慢,并可反复进行,具有直观、省时、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新编初中二年级物理教材“大气压”一节中,有一个演示大气压作用的小实验:一个略大于瓶口的去皮鸡蛋在瓶内外气体压差作用下落入瓶内,这个实验学生有条件自己作,但取出鸡蛋较困难,略作启发,学生可以想到,利用惯性取出,但易损坏鸡蛋. 我们改用吸滤瓶,可用两用气筒抽气或加压,使去皮鸡蛋落入或取出,如图1,并可控制抽打气程度改变鸡蛋落入或取出的速度,以便边讲述边演示.  相似文献   

13.
1 课前演示 引入新知在导入新课时,为了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对即将研究的问题产生兴趣,设计一些新奇的演示实验,能很快抓住学生,达到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效果。在教学《大气压力》课导入新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瓶吞鸡蛋”的实验:将一个煮熟的鸡蛋放在牛奶瓶口,掉不下去,然后将一团棉花用酒精点燃,问学生:“猜猜把棉花放进去会怎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这时我把棉花放入牛奶瓶内,立即将鸡蛋堵在瓶口,一会儿,牛奶瓶将比其口径大的鸡蛋“吞”了下去。学生惊奇地瞪大了眼睛,一个个跃跃欲试,我乘机问学生:“看了这…  相似文献   

14.
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随即用大号注射器向外抽气(图1),就会发现瓶中的水又沸腾了其原因正确的说法是().A.瓶内大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B.瓶内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C.瓶内大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D.瓶内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这是一道1998年中考物理题,难度不大,但结果并不理想,选A和B的共占6.4%,选C  相似文献   

15.
瓶射铅笔     
实验材料:小瓶口的塑料矿泉水瓶一个,小气球一个,铅笔一支。实验步骤: 1.在离塑料瓶底部不远的瓶壁上钻一个直径约5毫米的小孔。再将一只小气球塞入瓶内,把它的吹气口留在瓶外,反套在瓶口上(图1)。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大气压强”章后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位同学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自己做了一个给鸡自动喂水的装置((?)20),把装满水的瓶子倒立在容器内的水中,当容器内的水被鸡喝掉,瓶口露出水面时,瓶内的水就流出一些,到水面封住瓶口时,瓶内的水就不再流出,水为什么能保持在瓶内?请你说明原因,并且做做看.”(如右图)对于这题教师们参考书给出的答案是:“瓶内的水流出一些时,瓶内水面上方是真空.下面的瓶口被水封住,瓶内的水在瓶外大气压的支持下就不会流出来.”  相似文献   

17.
课本(人教版)P138页自制水气压计是根据什么道理测量气压的呢?1.取一个瓶子,装上适量带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标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瓶口必须密合,不能漏气.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1所示.此时管中与瓶中水面相平处的A点所受向下的压强P下一P大气十P水(水为水柱产生的压强).A点所受向上的压强pl=p气(瓶中气体产生的压强),PL=P下水柱平衡.2.大气压变大时,水柱下降.瓶内水面上升.密闭在瓶内的气体(质量一定)体…  相似文献   

18.
一、单项选择题1.某同学在家里作了一个小实验,他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就会被吞入瓶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9.
液体沸点与气压之间关系的实验主要器材:50ml的注射器一只,带有7号或9号针头,青毒素小药瓶一只,瓶口处的金属密封盖不要拆掉,酒精灯一只.1.用注射器向青霉素瓶内打入水,水的体积约是青霉素瓶容积的1/3.将针头拔出,排尽注射器内的水,拉注射器活塞置20ml刻度处,再次将针头插入瓶盖中,针头插入瓶中不要太深,且要远离瓶中水面.  相似文献   

20.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他们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好奇是初中生的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对实验的好奇比对理论知识的好奇更为明显。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设计实验,将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向研究与探索的轨道。如讲“大气压强”时,为突破“大气压强”概念这一难点,可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取一粗一细(相差不多)的两个试管,将粗试管装满水后,再将较细的试管插入粗试管中(约一半深度),将两个试管倒置,放开细试管后,学生往往会认为细试管和水由于受地球引力作用会一起下落,但实际上水沿两试管壁缓缓流出,而细试管在粗试管中缓缓上升。学生被这奇妙的实验现象“惊呆”了,迫切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此时,教师再加以分析和引导,学生便能深刻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让学生课外做“瓶吸鸡蛋”的有趣实验:找一个煮熟剥了皮的鸡蛋,放在广口瓶上,蛋的小头能放进瓶内,蛋的中部直径稍大于瓶口的直径,因此鸡蛋不能放进瓶内。拿下鸡蛋,将点燃的纸片投入瓶内,再迅速将鸡蛋放在瓶口,一会儿,鸡蛋便被吸入瓶内。通过这些奇妙的实验,学生学得有趣,理解得深刻,记得牢。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一种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