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伦敦蒙难 1895年10月26日,孙中山领导兴中会发动广州起义,由于谋事不密,被清政府察觉,起义失败。起义领导人陈少白、郑士良到香港避难。陆皓东为了返回秘密住所销毀起义者名单,不幸被捕牺牲。清政府悬赏“缉捕”:孙中山1000元,陈少白、郑士良等200元或100元。孙中山在起义失败后,先到广州基督教牧师王煜初家避难,后乘轿潜往澳门,在葡萄牙朋友佛兰德斯的帮助下,于10月29日抵达香港。31日从汇丰银行取出300美元,避开警察,登上开往日本神户的船。11月12日在神户登岸。不久赴横滨建立兴中会分会。 1896年1月,孙中山断辫发、改服饰抵达美国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从事革命近40余年,经历坎坷,伦敦蒙难是其革命思想发展的转折点。本文通过对伦敦蒙难的分析,阐述了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对孙中山革命思想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1896年的伦敦蒙难事件是孙中山人生历程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关键节点,1897年出版的Kidnapped in London一书是孙氏对事件经过的自述。1912年,甘作霖将该书译作"伦敦被难记",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百年之后,庾燕卿、戴桢二人重新校译英文原版,以"伦敦蒙难记——我被伦敦中国公使馆拘押和释放的经历"为名出版。笔者从Kidnapped in London新旧版本对比入手,浅析伦敦蒙难事件的影响以及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4.
1922年仲夏,正当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在赣南胜利进军之际,广东军阀陈炯明发动武装叛变,孙中山走避军舰坚持抗击五十多天,后因待援无望而返抵上海。这一事件,史称孙中山广州蒙难。孙中山广州蒙难已七十周年,在此事件过程中,若干史实史书记载不一,在此作粗考,藉以与史学工作者商椎。一、孙中山广州蒙难首登何舰  相似文献   

5.
吴稚晖说,他曾疑心孙中山不识字。后来接近,才知道他是一个手不释卷的人。在伦敦蒙难以后,相知的人,凑了三、四十镑钱,送给他吃饭,过两三天去,他又买了一大堆书。大家认为他是个怪人,只要书籍,不要面包。有一个日本朋友曾问过他:“先生于革命之外,还有什么嗜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稍长取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又改号逸仙(日新的粤语谐音)。“中山”的名号是后来才使用的。1896年,孙中山在英国向华侨宣传革命,被清政府收买的特务绑架,幽禁在清政府驻英使馆,被营救释放后,经加拿大到日本。他在日本期间,结识了同情和支持中国民主革命的日本志士宫崎寅藏和平山周。他们劝他暂住日本。平山周介绍孙中山寄宿东京对鹤旅馆。  相似文献   

7.
武昌起义是一次突然的胜利,几十天之间,革命党人迅速奄有南方半壁江山。但是,这突然到来的胜利也突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需求。革命党人要建立全国性的政权,要兴师北伐,处处需要经费,其总数,当以亿元计。不幸的是:当时国穷民困,各地库存空虚;列强又迅速控制了海关税款,这就使得原来并无财源的革命党人碰到了一个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决定暂不回国,先赴巴黎、伦敦借款,但是,革命军尚在和清政府对垒,胜负难明,西方的资本家采取“金融中立”政策,不肯轻易解囊,孙中山空手而归。革命党人当时到底需要多少钱呢…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的9月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864年9月28日,第一国际成立。★1871年9月17日,第一国际的一次重要会议——伦敦会议召开。★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签订。★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1906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9月18日,孙中山为反对北洋军阀、维护《临时约法》而发起护法战争,这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心理看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社会心理看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朱小玲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按照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构想,努力进行实践,并取得了重大胜利。从民族主义来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在一...  相似文献   

10.
青年时代的朱霁青,在教会学校里接触到西方的知识和文化后,充满了对西方文明的向往。留学日本期间,朱霁青加入了革命组织同盟会,并受到孙中山的赏识。朱霁青回国后,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开展了反对清政府专制统治、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反对段祺瑞独裁政府的一系列民主革命活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曾经得到许多外国志士的赞助。美国传教士香忭文,与兴中会的成员交往甚密,是直接赞助孙中山革命的第一位外国志士。1895年10月26日(旧历9月9日),孙中山在广州举行第一次武装起义。由于谋事不南,清政府早有防备,这次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在万分危急的时刻,香忭文利用出入  相似文献   

12.
教育界先辈、开创广东高等师范教育事业先驱者金曾澄先生,生于公元一八七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名湘帆,祖藉浙江绍兴,广东省番禺县人。金先生青年时代曾东渡日本留学,学成回国后,毕生从事教育行政工作。他曾任清政府学部主事。辛亥革命后,一九一二年初,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他从北京回到广州,协助广东都督胡汉民主理都督府教育工作。同年,由胡汉民、钟荣光二人介绍,参加孙中山领  相似文献   

13.
1905年,孙中山和严复相会于伦敦。严复说:“中国民智卑陋,所以应从教育上着手,逐渐更新。”孙中山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相似文献   

14.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烈火燃遍全国,形成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迅速地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革命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题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对中国民主革命产生过十分重大的影响。据此回答相关问题1.旧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完整含义是A.建立三权分立形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B.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推翻清王朝2.1912年初,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1924年初,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提出对外要废除不平等条约。出现这种转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孙中山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  相似文献   

16.
火花     
曹林 《学习之友》2008,(6):39-39
唐山蒙难时除了一条新闻我们一无所知。32年后的今天大家睁大了眼睛,关注着同胞的灾情和营救。民可知之,在凝聚人心上超过一百条耳熟的口号。  相似文献   

17.
【单元导读】《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民族危机更加深重。在这种形势下,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目标的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亚洲第一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斗争还在继续,但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人人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坚持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这为中国革命进人新阶段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甲、教学目的讲述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使学生知道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和领导组织。乙、教学要点一、孙中山的早年生活二、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1.组织兴中会 2.成立中国同盟会 3.黄花岗武装起义丙、历史背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中国加紧侵略,清政府逐渐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同时期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思想的爱国志士所领导的革命运动,在二十世纪初年,成为时代潮流的先锋。而孙中山就是他们的杰出领袖。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1878年至  相似文献   

19.
①图为1888年10月孙中山和他在香港读书时的青年好友杨鹤龄(左一)、陈少白(右三)、尤烈(右一)合影。孙、杨、陈、尤四人经常共同探讨救国真理,被清政府诬为“四大寇”。② 1912年8月,孙中山应袁世邀请,自上海乘船经天津转乘火车赴北京与袁会晤。图为8月24日孙先生在天津火车上留影。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为了救国救民,殚精竭力,坚持革命。他的丰功伟绩不仅是推翻了腐败的清政府,结束了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而且在坚持武装斗争这一方面,也给后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一、孙中山先生力主武力推翻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