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秋琴 《大观周刊》2012,(38):231-231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教学在高中课程里面占有很大比重。唐诗宋词元曲,其间不绝如缕的是千年来诗人们忘情于其间的醉心之作。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壮志.也有“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羁旅思乡作,更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之感时怀世哀伤民生。  相似文献   

2.
张辉  赵庆 《大观周刊》2012,(26):188-188
俗话说,诗言志,文明道。诗歌是用来表达情感的,诗歌是自我抒情的一种形式,诗歌中的表现形式是最最自由的。诗歌不同于官方文字,不同于科技性文字。从古代诗歌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来看,诗歌只是一种个人的、自发的、因时因地、随情随景而表达自身情绪和心理感受的一种发泄、张扬和消遣式的唱辞,并不想拿到什么正规的官方场合去推销和发表。由此原因,古代把来自民间的自由唱词和曲艺归入了“风”的范畴,如“十五国风”,它是与官方正统的“雅”、“颂”相对而言的。虽然诗词与诗歌不登大雅之堂,不入正统之列,但它的内容却深刻反映着普通老百姓的真情实意和切身感受,是普通人抒发喜怒哀乐情感的一种最佳表达方式,深受着普通老百姓的喜爱。要求音韵格律和长短句式是为了提供给演艺之人在舞台上大声喊唱的。大唐盛世,国强民富,当政者也把呤诗作词当成了讴歌太平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一种方式,并把它作为科举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故此使唐代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高潮。 诗歌是一种自由的文体,它把联想、比喻、形容、夸张、拟人、拟物等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都应运在了其中。它可以把光芒四射的“太阳”比喻成给人民带来了幸福生活的“伟大领袖”,比喻成“三足鸟”、也可以把夏天“炎炎的烈日”形容成“暴君”;可以把天上的月亮比喻成“玉兔”,比喻为仙子“嫦娥”;可以把天上的“月牙儿”比喻成“天马行空”时踏下的一个“马蹄印”,把“稀疏的星辰”比喻成“马蹄飞溅出的水花”;可以把“瀑布”夸张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以把“愁绪”夸张为“白发三千丈”;可以把“炉堂中的火苗”比喻成“少女舞动着的红飘带”,可以把“随风飘动的柳丝”比拟成“美女飘逸着的秀发”;可以把“天上的彩虹”联想成“谁持彩练当空舞”,可以把“激动的情绪”比拟为“泪水顿作倾盆雨”等等。  相似文献   

3.
詹坤然 《大观周刊》2012,(44):301-301
诗歌作为历史最久、流行最广的文学体裁,在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结晶。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谭华国 《大观周刊》2011,(52):112-112
诗词鉴赏历来是高考语文的重要内容.并且分值很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把诗词的鉴赏作为罩要内容常抓不懈。并在教学中贯彻五个原则:“转变观念,精到分析,延伸拓展.简介理论.全面归纳。”“转变观念”即我们的诗歌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三五个“天才”的诗人.而是为未来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以乐观的豪情去面对人生的苦难.  相似文献   

5.
盂会娟 《大观周刊》2013,(3):117-117,86
由于古典诗歌距离学生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很大,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加上传统教学,一些老师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八字真经教学法,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因而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不免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诗歌教学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改进诗歌教学方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1990年我曾为辜正坤主编的《世界名诗鉴赏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写过一篇短序。请允许我重复在那篇序所说的话:“正是通过各民族的诗歌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各自的特性和人类的共性,才能看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才能认识生活的意义和人的伟大和崇高。”我认为诗歌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当中最核心的成分,也就是“世间一切最好的思想和言论”的最优美的表现。要想阅读和鉴赏世界上各民族的诗歌名篇,必须通过翻译。我们应特别感谢诗歌翻译家们的辛勤劳  相似文献   

8.
向伶俐 《大观周刊》2012,(10):204-204
诗歌是一种知青的文字载体,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诗歌韵律的启蒙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美育、德育、智育等方面的发展,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诗歌呢?  相似文献   

9.
谭常深 《大观周刊》2012,(51):292-29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今语文课程改革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认为诗歌比较难教.他们在上诗歌课时往往都是走复述大意、归纳主题、概括表达方法的诗歌教学老路子.年年如此,课课如是。  相似文献   

10.
曾晓丽 《大观周刊》2011,(38):149-149
作者针对中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对中小学诗歌教学应采取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华银 《大观周刊》2013,(3):113-114
诗歌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欣赏诗歌,品味诗歌,教师适当的精当的“导”只是起到一个引路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培养才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12.
梁志祥 《大观周刊》2012,(38):239-239
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内容,是开放在中华文化百花园的一枝奇葩。诗歌也是环保教育、爱国教育、感恩教育、情感教育、励志教育等的重要范本。我们的教育是育人的,在诗歌教学中,也要抓好"美育"这个切入口。我结合自己多年从教的经验,从诗歌语言的审美情操入手,谈谈美育策略研究的若干想法。  相似文献   

13.
赖伟明 《大观周刊》2012,(51):32-3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是诗歌之泱泱大国.诗人群星灿烂。卡{=甫以其“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成为唐代“骚人”乃至中国古代诗人中最耀眼的明星。杜甫的诗“浑涵汗茫,干汇万状”,“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体大思精,内蕴深广,众体兼善,素有“诗史”之称;其人则被前人赞之为“古今诗人第一”“集大成者”.享有“涛圣”之誉。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诗歌是指用电脑代替纸和笔创作的,通过网络发表的诗歌。据不完全统计,“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在互联网上已经涌现了几万首诗歌,一时间,诗歌成为当今最流行的网络文学形式,它的爆发力凸显出诗歌巨大的生命力。虽然人们对网络诗歌的文学性还存在质疑,但其感召力、号召力的社会功能在这次灾难中已充分显现。5月14日,一首《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的网络诗歌开始在网络上流传,之后被全国近百家报纸刊登、被各大电视台引用,有人甚至为其谱曲,制成视频MTV。5月15日下午,这首诗以短信的形式在盛大网络公司员工中传播,盛大总裁陈天桥读后不禁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5.
李飞宏 《大观周刊》2012,(38):24-24
谈到李贺诗歌特点,人们经常会用“雄奇险怪”、“虚荒诞幻”、 想象大胆、构思奇特等词进行概括,从李贺现存诗歌来看,这确实是其主要特色。但并不能概括其全部诗歌的特点,在“雄奇险怪”之外,李贺的诗歌还有风骨遒劲、平淡自然等盛唐之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吴筱箐 《大观周刊》2011,(29):27-27
最动人的声音莫过于音乐,最美丽的文学莫过于诗歌,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是欣赏诗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黄怒波老师的诗歌理论著作《虚无与开花》尝试用尼采的“虚无主义”理论来阐释中国当代的诗歌。本文首先结合中国当代诗歌研究的发展,认为该书突破了中国诗歌研究的局限,将“虚无主义”概念引入中国现代诗研究,在现代性的大框架里来处理虚无主义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手机诗歌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而兴起的第五媒体,人们把它与手机短信、手机小说一起统称为“手机文学”。确切地说,手机诗歌是以手机网络为载体,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手机和诗歌,一个新颖时尚,一个源远流长,似乎很难将它们兼容。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手机诗歌正以它独有的魅力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埃利蒂斯诗歌中的民族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莉 《新闻爱好者》2011,(12):155-156
希腊著名诗人埃利蒂斯几乎以一人之力撑起一个民族一个时期的文学大厦,创造了20世纪50年代希腊诗歌的繁荣。代表了希腊诗歌的后现代主义时代,是现代希腊文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1979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此,他的名字开始进入世界伟大诗人的名录中。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获奖并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响,他的作品也没有被广泛传播.原因之一是诗人不愿放弃晦涩难懂的“创作常规”,即将诗歌从过去“表现自我的艺术”,升华为“超越自我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孟艳 《大观周刊》2012,(22):19-19
“忧郁”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灵魂,也是我们解读其诗歌世界的关键。诗人在感受和表现人民苦难时,流露出他固有的哀伤、忧郁的情调,从而成就了“艾青式忧郁”。文章从艾青生活的时代环境、个人命运和域外文化影响,来揭示艾青诗歌忧郁情结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