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向素云 《大观周刊》2012,(26):200-200
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新的标准,现在新的课程标准(试验本)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材处理是语文教师的基础功力,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宏观把握的指导下,对教材的微观处理在教学实践中显得具体而重要。  相似文献   

2.
赵芳 《大观周刊》2011,(52):118-118
对年轻教师来说,他们不能有效的利用教材;对学生来说,这些教材还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兴趣与求知欲。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恒杰 《大观周刊》2011,(41):132-13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涉及的面是非常广泛的.在“如何提高有效性”的问题上我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究。一、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长期以来,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因文解道,因道悟文,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常常习惯将文、道两方面并列。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篇课文的教学点或许有很多,教学中态度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既互相区别又彼此联系,若将这三者有机地综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复述、概括、背诵等,就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李文芳 《大观周刊》2011,(52):123-123
通过极富感染力的导语使学生人情、移情、陶情,一言概之则是以“导”激“情”:而知识启迪型的导语设计方法则是工具性的体现:教师更多注重的是已有知识的运用,一言概之则是以“导”启“思”。  相似文献   

5.
我们语文教师要会不断的总结自己的教学.这也是语文教师反思能力的外在表现和语文反思性教学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所谓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语文教师为了保证自己反思性教学的成功,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作为意识对象,  相似文献   

6.
陈素彩 《大观周刊》2013,(6):171-171,16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因此,在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黄秀果 《大观周刊》2012,(15):167-167
在我们所教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人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本人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8.
刘艳辉 《大观周刊》2011,(34):186-186
小学语文教师要成为教育研究,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和需要不断发展的专业工作者。本文初步探讨了面向新课程,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素质及其培养。  相似文献   

9.
曹玉华 《大观周刊》2012,(34):304-304
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教材作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媒介,是课程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是课程的“物化形态”。广义的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师指导用书、教学参考书、讲授提纲以及各种视听材料等,其中,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有时又被理解为狭义的教材。本文提到的教材主要是指教科书。  相似文献   

11.
杨凤 《新闻世界》2011,(7):252-253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相似文献   

12.
杨晓宁 《大观周刊》2011,(49):96-96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3.
冉兴林 《大观周刊》2012,(39):248-248
高中语文教学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进步.出现了令人喜悦的场面.相比原来的教学.现在的要更加新颖和鲜活.一般都是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三个维度来设计教材,特别强调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新课程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是一场深刻的改革。作为高中学生应该怎么学语文呢?  相似文献   

14.
15.
曾幼平 《大观周刊》2012,(12):210-2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之一是:“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6.
王晔 《大观周刊》2012,(28):216-216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行为过程中不断汲取社会道德和其他文化因素的营养,经过积淀、整合和提炼而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是教师精神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教师的精神信念、价值取向、学术风范和职业道德.它调节着教师的职业行为,推动教师不断进行自我修养、完善和优化职业行为。促使教师向理想的职业人格和更高的精神境界努力.它是教师个人魅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白艳华 《大观周刊》2012,(52):212-213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我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韩乐乐 《大观周刊》2012,(10):127-127
语文学科的启蒙教育已由原来的学前教育延伸至“胎儿教育”;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把家庭语文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孩子上学以后,家长不遗余力地为孩子购买大量激发孩子识字、阅读、写作兴趣的语文读物,着力培养孩子会话、作文等语文能力,它为孩子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奠定了必备的基础。按照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现今的初中毕业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写作和会话等语言能力。基于有了这样的铺垫,我们有理由和信心提出:高中语文老师,请你用“放手——牵手——放手”的方式教语文。  相似文献   

19.
凡宣光 《大观周刊》2012,(30):208-208
语文教学进行了这么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有好多不足,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我们要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世界,此话正说明了审美意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美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刘霞 《大观周刊》2012,(26):178-178
语文素质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语文知识,即汉语知识、逻辑知识、文学知识、语法知识等;二是语文技能,它不仅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摄取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是综合品质,即在丰厚坚实的知识基础上,熏陶渐染,逐步历练形成的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审美鉴赏、气质修养等品质.。 有一个教育学家早就说过:“作为一个教师,只把功课教好还远远不够,最主要的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更要陶冶学生情感、净化学生思想、完善学生品格、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健全的发展,使学生既具有诚信、宽容、坚韧等传统美德、又具有乐观、进取、开拓、创新等时代精神。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神”。对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着眼育人,因为学生的品质的优秀、人格的健全这比 他的学习突出更为重要,这是并不难懂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