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研究目的:民事推定对证明责任有何影响。②研究方法:理论和实证研究。③研究对象:“气泡爆裂”理论和摩根理论对推定对证明责任的争论;民事推定对(首次)提出证据责任、说服责任的不同影响。四、结论:英美法系“气泡爆裂”理论和摩根理论并存也是其法律文化和法律理性逻辑的必然产物。大陆法系从应然的角度讲,应采用摩根理论。民事推定对提出证据责任和说服责任进行了分配,而不是“转移”。  相似文献   

2.
一起涉及700多万元金额的职务侵占案件,引起上亿元金额财产处置,在三年时间里,两次被上级法院以"部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  相似文献   

3.
杨利 《大观周刊》2012,(37):45-45
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网络诈骗案件具有高科技性和高智能性,犯罪成本低,传播范围广,犯罪手段趋向多样化、复杂化、技术化。因为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立法的缺失等问题,造成了网络犯罪侦查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从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司法认定现状入手,通过深入剖析无罪推定极端化思想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得出在刑事诉讼中适用著作权侵权认定规则符合无罪推定原则的结论,并给出具体司法适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陶希圣曾言,“清代行政系统最高的顶点是全权的君主,最低的基点是全权的州县官”。清代州县正印官(下文根据时人习惯简称“州县”)的“全权”也意味着“全责”,职掌相当繁重,而处理狱讼乃是其中最庞杂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冯璐 《大观周刊》2012,(29):63-63
关于刑事诉讼的目的.在参考了很多学术界的观点后.我个人有几下几点看法。首先,目的本身是由它所体现的价值决定的,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能够满足人类社会那些方面的需求.都直接决定它本身所具有的目的,也就是说,刑事诉讼目的和价值不能分割来讨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7.
对图书馆合理使用世行贷款,进行图书采购诸多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如对世行贷款意义的认识、措施、采购的基本原则、实施办法、软硬件兼顾、接收图书等问题,在实践的前提下,作以理论上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高进 《兰台世界》2011,(6):69-70
通行是清代刑案经过主管部门的题奏,获得君主的批准,以刑部名义颁行各省,作为科断刑罚案件时重要的法律根据,是清代司法文书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行作为律例重要的补充形式,在当时的司法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效力。  相似文献   

9.
通行是清代刑案经过主管部门的题奏,获得君主的批准,以刑部名义颁行各省,作为科断刑罚案件时重要的法律根据,是清代司法文书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行作为律例重要的补充形式,在当时的司法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效力。  相似文献   

10.
传媒与司法,由于价值追求的差别,二者之间出现矛盾是正常的。目前,传媒报道司法的不规范与"非法治"屡屡出现,司法不公也时有发生。从长远来看,平衡传媒与司法关系的核心是法治化;而法治意识,是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吕常亮 《新闻世界》2012,(8):226-227
本文从一则实例入手,分析了当前新闻舆论对司法工作监督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指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应该是和谐统一的。新闻媒体应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在维护正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司法审判机关应调整心态、摆正位置、欢迎和配合正当的舆论监督。这种监督越多、越广,力度越强,才越能使老百姓得到公正的判决。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民众参与案件的热情升温。所以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法院作为公平正义维护者的身影,也看到了其他社会角色的介入。公知、媒体、舆论造成的巨大影响,破坏了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公正性,同时也降低了司法机关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性。如何规范社会发声,维护司法的权威地位,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媒体与司法关系规则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理媒体与司法关系的问题上,西方主要法治国家采用的模式是不相同的。美国采用的是不限制媒体的司法自我约束模式;而英国采用的是司法限制媒体模式;而大陆法国家则采用了一种近乎放任自流的司法向媒体开放模式。中国应当采纳大陆法国家模式。  相似文献   

14.
传媒对司法的监督,既是传媒自身利益的追求,又是基于伸张和维护社会正义而作出的价值选择。传媒监督司法,一方面具有积极肯定和强化司法的作用;另一方面媒体囿于情感性判断而较少顾及司法的技术化、程序化运作方式,出现了“传媒判案”的不正常现象。客观分析传媒介入司法的动因,审慎评判传媒监督司法的价值与效能。既是传媒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司法独立与公正的价值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发展,中国司法理念也在变迁与发展。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更加需要司法理念改革创新,进一步现代化,以推动我国法制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在宋代民事诉讼中,名公们将息讼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基本价值取向,这集中表现在调判手段中“情、理、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司法目标上对“终绝讼争”的期盼。  相似文献   

17.
在宋代民事诉讼中,名公们将息讼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基本价值取向,这集中表现在调判手段中"情、理、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司法目标上对"终绝讼争"的期盼。  相似文献   

18.
司法权威的存在是实现法治社会的一个前提。司法权威的构建得益于法官队伍的专业化和和职业化,它决定着司法权威存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崔金星 《当代传播》2011,(6):105-107,114
网络信息时代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具有互动共生的关系.民众的激情及传媒报道对司法独立天然的侵犯不能成为限制传媒监督的理由.司法应建立与传媒良性互动的关系,为传媒创造宽松的监督环境.网络时代传媒监督对司法的价值及其实现要求司法工作者的新闻观须适应网络信息时代新生态,具有承认并尊重新闻报道权的意识和占领“新闻话语权”、参与媒体...  相似文献   

20.
2013年9月25日,持续3年之久的夏俊峰案终于有了最终结果,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复核决定称,夏俊峰持刀行凶,致两名城管死亡,一名重伤,对夏俊峰执行死刑。结果一出来,再次引爆了舆论,网络上充满了呐喊和热泪,同情声、愤怒声似乎都盖过了来自法院的声音,几乎所有的人都倒向了夏俊峰一边,认为这是一场强者与弱者之间的较量。是公民对于司法的不信任,而导致了对于法院判决结果的不满情绪。所以,在现在这样一个网络化的时代,如何提高我国司法公信力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