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相信看过美国电影《雨人》的观众,一定记得那位患有自闭症、却拥有超常计算能力的中年男子。片中的“雨人”患有孤独症,拥有着超常智慧,上知天下知地理,但却连衣着都不能自理。这部电影的放映,使自闭症这种病开始为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人们也开始把自闭症患称为“雨人”。  相似文献   

2.
豪华的轿车,丰盛的宴会,华贵的婚礼服,络绎不绝的客人……这是传统的欧美新婚典礼。可是,近年来许多敏感的美国人发现,婚期临近时,许多新郎新娘却悄悄携手私奔,让亲朋好友们望眼欲穿的隆重婚礼庆典成了镜中花,水中月,美国人称这种私奔为“婚礼大逃亡”。  相似文献   

3.
在跑步锻炼方面,布什堪称是美国人的楷模。他毫不厌倦,身体力行。迄今为止,他跑一英里的个人最好成绩是6分45秒,这是去年感恩节他在戴维营创造的新记录。布什显然希望国民能向他学习。今年6月20日,他在白宫南草坪上进行了一次慢跑“锻炼秀”,以此揭开了由白宫组织的为期4天的“让美国人更加健康”宣传活动的序幕。他鼓励美国人采取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并“煽情”的说:“如果美国人想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那就从关爱自己的身体开始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文化矛盾,西方提出了“神人合一”观念;为协调儒道文化矛盾,中国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这两种思想影响了中西文化走向,但又具有各自的文化缺陷。本文提出“花人合一”思想,强调“花神精神”,倡导触及生命本质的“至善至美、自由自在”的主客体高度融合的唯美境界。“花人合一”必须通过“游乐原则”才能得以生动体现。“游乐”是人的天性。至乐、天乐、率性求乐与“无害的快感”是人的内在本质追求。因此,应搭建一个平台来展现“花人合一”的丰富内涵和魅力,实现审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净化和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这就是“花人合一”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士琦 《寻根》2003,(1):128-130
→128胡同是北京极富地方特色的一景。北京的“胡同游”可谓盛极一时,颇受中外游客青睐。北京的历史、民俗等莫不与胡同息息相关,不脚踏实地到胡同一游,就不可能真正地了解北京。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对充满了人情味的胡同更是满怀眷恋之情,说起来眉飞色舞,如数家珍。可要是一问起北京“胡同”一词的起源,恐怕很多人都不清楚了。构成“胡同”这个双音词的两个语素“胡”和“同”在该词中不能单独解释,至于古人有解释为“胡人大同”的,纯属望文生义。目前学术界所公认的解释则让人大跌眼镜—汉语中的“胡同”一词源于蒙古语中的“…  相似文献   

6.
有些人成功凭借的是天生才能,还有一些人成功靠的是勤奋努力,或,在多数情况下是依靠两的结合。但是,那些功成名就还经常使用另一种取胜法宝,那就是扯下面子,主动出击,即人们所说的“厚颜术”。一个大胆的电话,一次勇敢地主动接近,有时这就是想有所建树所需要的。毕竟,有哪个老板会忽视大胆要求高就的小伙计?又有哪个电影导演会不注意主动上门自荐、而又踌躇满志的女演员呢?  相似文献   

7.
刘伟 《世界文化》2005,(7):12-13
50年前,即1955年的10月13日晚上,美国旧金山的第六画廊里挤满了青年人,他们来这里聆听的是一次在美国文学文化史上有着极其重要影响的诗歌朗诵会。正是在这次朗诵会上,艾伦·金斯伯格朗诵了他的诗作《嚎叫》,代表“垮掉的一代”向社会发出了愤怒的、声嘶力竭的抗议。这使他成为“垮掉的一代”一名主要代表人物,这一夜也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的诞生之夜”。而金斯伯格此前一年的经历,与这一夜是密切相关的。西行1954年,28岁的金斯伯格结束了在古巴、墨西哥的游历回到美国。这时的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像想象的那样年轻了。同时他也意识…  相似文献   

8.
刘伟 《世界文化》2007,(5):13-14
伊兹拉·庞德是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对20世纪美国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世纪初,他曾先后发起了“意象主义”和“漩涡主义”的学运动。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他却因自己在战争中的言行把自己置于了政治与学的真正漩涡当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阿健 《世界文化》2007,(9):23-24
惊悚片越来越追求令人毛骨悚然的感官刺激。《驱魔人》是好莱坞惊悚片中的经典,被美国权威的《娱乐周刊》评为最恐怖的影片,据说当年许多观众被吓晕。以大胆闻名的成龙大哥第一次看《驱魔人》时也自称“心脏险些跳了出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人们开始对朴实的乡间艺术越来越感兴趣,而且可能成为未来“农业文明”的动力之一一提起“乡间艺术”,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摩西奶奶的风景画、巴拿马服饰和印第安人的风标。而正在美国时兴的乡村雕刻、瓜果雕塑、庄稼绘画等乡间艺术,已被誉为返朴归真又面向未来的农业文明,  相似文献   

11.
阿健 《世界文化》2007,(1):22-24
不久前的一天,美国几家大型成人电影公司同时宣布:鉴于两名演员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他们从即日起停机60天。最先发现此事的,就是美国“成人色情行业医学健康保护基金会”的创始人沙龙·米切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赵强 《世界文化》2001,(2):31-32
美籍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被赞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和“一个奇迹”,1978年曾荣获“爱佛瑞·费歇”大奖。马友友1955年生于巴黎。他的父亲马孝骏曾任教授,是一位小提琴家,早年从中国移民到美国。母亲玛丽娜以前是位歌唱家。在马友友的眼里,父亲是个“严厉的家庭教师”。父亲教他法语、中国历史和音乐,还要他每天背诵两段巴赫的曲子。四岁时,他就能够演奏巴赫的组曲。不久,一位给他以很大影响的人进入了他的生活,那就是艾萨克·斯特恩。“第一次听他演奏时,他才六岁,大提琴都比他高。”斯特恩回忆道。马友友一家移民到美国时…  相似文献   

13.
雷颐 《寻根》2005,(6):48-56
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中,“公理”与“实力”是两大重要因素。不过有“理”者未必有“力”,有“力”者未必有“理”,因此,“理”与“力”的关系确实复杂难明。在“炮舰外交”横行的19世纪,“力”无疑远较“理”强。在这种背景下,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往往有“理”而无“力”,在错综复杂、结果难料的外交纷争中究竟是“不自量力”地“据理力争”,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有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个什么理呢?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人生来就是人,个个自然会做人,哪里还要有什么另外一种做人的道理呢?不错,人本来就是人,原始也和世界上一切“灵长”的生物差不多。但人类的老祖先,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先,早在五千年前,就开始建立了一套文化,教育我们后代子孙怎样才能懂得“人伦”的基本道理,然后才扩充到怎样去为“生活”,怎样好好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完全不同于一切“灵长”生物一样的原始状态。当然,其中还包括了“科学”的、“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等等文明。  相似文献   

15.
董建中 《寻根》2006,(1):88-91
元朝至正和明朝隆庆年间,因民间听信大选宫女等谣言,而兴起了“拉郎配”,时人多有记载,后人也言此不疲,甚至将共搬上了荧幕。笔者在阅读清初一些年谱、笔记时,竟然“发现”顺康时期也有此等谣言造成的闹剧,其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较前两次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6.
我们已经进入新世纪,而现代舞这个已有百余年历史的舞蹈品种,到底走过了一段怎样的路程?蓦然回首,让我们来次全球大扫描。准确地说,现代舞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和德国爆发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舞蹈大革命,它彻底否定的对象是封闭僵化、逃避现实、沉浸在《睡美人》梦幻中不愿自拔的古典芭蕾。百余年轰轰烈烈的史册上,在美国可分“自由舞”、“早期现代舞”、“古典现代舞”、“后现代舞”和“后后现代舞”5个时期;而在德国,则可分“新舞蹈”和“舞蹈剧场”两个时期。“自由舞”时期的代表人物当属美国舞蹈家邓肯,正是她那声石破…  相似文献   

17.
<正>唐·德里罗(1936—)是美国享有崇高声誉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其代表作《白噪音》(1985)被研究者马克·奥斯蒂恩定义为一部“美国死亡之书”,它真实地反映了美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探讨死亡之于美国人的意义。德里罗凭借该书获得198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以美国中部的小城镇——铁匠镇以及坐落在该镇上的“山上学院”为背景,展现了以教授杰克·格拉迪尼的家庭为代表的美国后现代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8.
玉笛 《世界文化》2005,(1):46-46
时下,在美国的不少中小学校园甚至幼儿园里,吃“忆苦饭”非常流行,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懂得珍惜粮食,学会同情穷人,并直接或间接地获取国际知识。  相似文献   

19.
刘畅 《世界文化》2005,(5):22-24
“陌生6人传播假设”,又称“小世界现象”(small world phe-nomenon),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提出。米尔格兰姆擅长有创意的社会心理实验,在美国心理学界影响很大。1963年,他在耶鲁大学所做的“权威———服从”实验,第一次运用科学的手段、实验的方法揭示了权威与服从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行为后果的反馈越直接、越充分,人们服从权威、做出伤害他人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行为后果的反馈越间接、越模糊,导致被试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了解就越少,服从权威而对别人施加伤害性电击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20.
姚明、刘翔、张艺谋、比尔·盖茨、李嘉诚……这些只能在电视、杂志上看到的人物,到了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人们却可与“他们”亲密接触,或拥抱,或合影,甚至“同台竞技”。[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