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勇  康宇航 《科研管理》2012,33(7):81-87
专利间的引用关系是研究技术溢出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分析技术知识的流动提供了客观的测度依据。本研究以专利引文作为衡量技术溢出的途径,从当前特定技术领域内企业间技术溢出研究的薄弱环节——研究内容和结果表达上入手,提出了专利互引、专利他引和专利自引3种专利引文形式在企业间技术溢出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创新性地引入可视化概念,构建了基于专利引文的企业间技术溢出研究框架与方法体系。并以公路工程领域为例,对该领域组群层面和个体层面的企业间技术溢出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可视化分析,以图为技术创新实践提供决策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专利引文在技术评价及预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基于专利引文网络的技术演进路径识别原理与方法,利用激光显示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对该领域进行技术演进路径识别和合理性验证。同时,对识别的主要专利节点进行解读,探寻激光显示领域的技术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专利引文数据库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庞景安  黄迎燕 《情报科学》2004,22(2):182-187
本文在介绍专利引文概念的基础上,简要叙述了国内外专利引文数据库研究与发展的概况。重点说明了德温特专利引文索引(PCI)、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DⅡ)和中国专利引文数据库的结构、功能和特点。最后论述了专利引文在技术开发与科学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蓓  陈向东 《科研管理》2015,36(2):96-106
本文以2000-2012年间中国大陆于美国专利商标局(以下简称美专局)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Utility patents)及其专利引文(包括前引和后引)为样本,采用专利引文网络分析方法,识别出了大陆当前的核心技术及重要的新兴技术领域,并与Cho和Shih针对台湾的分析结果展开了对比。研究发现,虽然两岸的核心技术,即当前技术竞争优势高度重合,呈现出激烈竞争,但鉴于两岸核心技术发展的阶段差异及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两岸在未来还存在广阔的战略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6.
7.
基于专利引文的科学—技术关联探测方法包括三大步骤:以引用关系为纽带,建立代表技术知识的专利方数据集与代表科学知识的论文方数据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论文方所代表的科学学科和专利方所代表的技术领域;建立科学学科与技术领域间的映射,描述并显示双方的知识溢出关系。但这三大步骤中分别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区分专利对论文的引用类型将导致探测误差;二是依据IPC的分类方法不能反映专利方子技术领域的知识类别;三是现有探测方法中缺失科学论文对技术创新的反向引用计量。  相似文献   

8.
杨中楷  刘佳 《科学学研究》2011,29(9):1311-1317
 利用专利及其引文网络进行技术轨道识别研究。阐述技术轨道识别的原理,形成技术轨道识别的算法,从理论上提供技术轨道识别及其可视化的可行性。结合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数据,识别并绘制出技术轨道图谱,对主要节点进行重点阐述,探寻技术沿革的历史脉络和未来趋势,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据挖掘的专利引文研究与知识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黎明  李海霞  韩宇 《预测》2002,21(6):6-9,5
研究和评估我国基础研究与专利之间的知识转移机制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方法都存在着种种缺陷和不足,使得此类研究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有关基础研究与发明专利之间知识转移机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将数据挖掘的有关方法和模式移植到了专利引文分析,建立应用数据气氛对专利引文数据进行智能分析的创新方法体系,为定量测度基础研究与专利之间的知识转移机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基于德温特专利数据实现技术演进路径的识别原理、分析思路和实现方法。根据德温特专利数据的结构特点,采用C#编程对专利数据进行处理;采用Ucinet软件实现专利引文网络的构建;利用pajek软件的spnp算法提取技术演进路径。还以太阳能电池技术为例,提出了技术发展阶段和专利引文网络构建技术演进路径的新思路,通过识别并绘制其技术演进路径,更准确地挖掘该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既丰富了预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方法体系,也可为企业制定技术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中楷  刘倩楠  于霜 《科研管理》2011,32(5):149-155
利用美国专利商标局数据库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专利引文网络对不同技术领域间的关系进行考察。通过追踪不同技术领域间的专利知识流动展现网络的宏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领域间的专利引文网络具有总量流动平衡、内部活动频繁、外部偶有集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胡阿沛  张静  张晓宇 《现代情报》2013,33(10):172-176
技术演化分析是专利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国家科技规划、企业研发战略提供决策支持。首先总结了技术演化分析方法的现状,根据分析对象将其大致分为3类:基于专利分类号的技术演化分析、基于专利引用关系的技术演化分析和基于专利文本内容的技术演化分析。接着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专利文本与引文结合的技术演化分析的观点,并进行了可行性探讨。最后就专利文本与引文结合的技术演化分析方法的研究思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专利引文分析在知识转移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赵黎明  高杨  韩宇 《科学学研究》2002,20(3):297-300
专利是技术创新的记录 ,专利文件中引用的科学论文体现了基础研究的发展 ,专利文件是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共同体现。本文概述了利用专利引文分析对两者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背景、意义、可行性和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引文的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的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具有个性化服务特色的基于引文的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包括系统目标、体系结构、工作流程、核心功能模块及关键技术等,为相关检索可视化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梳理了实践中专利无效检索一般采用的流程,提出了仅依赖一般的构建检索式在海量信息中进行检索的时间和成本的局限性.在对专利无效程序中的对比文件进行说明和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通过引文分析进行专利无效检索的理论基础和实务操作中的合理性,同时指出专利无效检索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以具体案例说明引文分析对专利无效检索...  相似文献   

16.
程妮  刘航 《现代情报》2014,34(6):79-86,91
发明专利的数量与质量是衡量一个企业甚至国家创新活动的重要指标。专利引证活动可以反映知识转移情况。针对2011年申请的中国“收获和割草”领域的发明专利,从申请人、发明人、分类号、关键词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并且考察了其中的专利引证活动,包括对专利文献的引证和对非专利文献的引证,对我国基于专利引文的农业知识转移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基于专利引文的农业知识转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提出通过观察技术发展阶段,利用专利引文及其所形成的网络识别技术轨道动态性变化的方法。该方法与不分时间阶段的静态技术轨道研究比较,突出了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提高了技术轨道上关键技术分析的准确性,可以更好地指导国家、地区和企业确定研发战略。结合太阳能电池技术所做的实证研究,不仅对技术轨道动态识别方法进行了说明,也对该技术的技术轨道变化过程做了详细描述,结果表明现阶段太阳能电池的基础技术轨道已相对稳定,但伴随应用发展中所出现的技术问题不断得到解决,路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会发生震荡变化,这也为我国企业提供了进入主流关键路径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被引文献要想使引文检索能够真正得到最有效的使用,对引文是如何被加入到专利中的有些了解是有所帮助的。本节将描述不同的引文类型,是由谁将这些引文加入到专利中以及为什么要增加引文信息。1.什么是被引文献专利申请中列出的关于现有技术的参考文献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已公开文献,而不仅限于专利文献。被引文献通常在专利说明书扉页上以专利文献著录项目识别代码(INID码)"56"表示。被引文献可能是商品目录、仅以网络或电子形式  相似文献   

19.
技术演进研究可用于梳理技术领域的发展脉络和内部技术活动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对政府和企业的科技战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专利引文分析在技术演进研究中存在难以准确判断专利的技术主题相似度、分析的范围和潜在信息的丰富性有限等缺陷,而文本挖掘方法可以对专利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度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利引文分析的缺陷,因此探索将专利引文分析与文本挖掘方法相结合,在专利引用关系矩阵和专利文本相似度矩阵的基础上创建C-T(Citation-Text)专利网络,并对C-T专利网络进行聚类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来研究技术的演进过程,旨在进行技术演进研究方法的创新,丰富技术演进研究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现有专业化的专利信息分析与可视化展示工具大多都是初级层次的专利信息统计和分析工具,在专利引证、专利聚类和专利挖掘等方面需要改进。文章将商业智能技术引入专利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专利数据仓库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试图克服现有专利信息可视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