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式新,学生对学习课文有兴趣。过去在教学某一课文时,教师照本宣科,全面繁复,点滴不漏,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现在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并且要表演,形式一翻新,学生的兴趣自然来了:选哪一篇?怎样编?谁来演什么角色合适?能不能演好?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才能解决问题。要编演课本剧,编剧的有关知识可是基础中的基础,过去学生对戏剧常识不愿学习,现在变得主动起来了,并且把几篇戏剧体裁的课文也认认真真地读下来。有了戏剧的知识基础,接下来就要回过头进一步学习所要改编的课文。内容新,学生对学习语文基础知…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呈现形式,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把预定的教学任务完成了,该做的作业做完了,该读的课文读会了,该背的单词背了,是不是就达到了教学的有效性了?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很通俗地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相似文献   

3.
现在 ,许多年轻的妈妈只关心孩子一天写字 ,背儿歌 ,唐诗 ,唱几首歌 ,如果孩子会写了 ,会背了 ,就眉开眼笑。如果不能写 ,不会背 ,不会唱 ,脸就拉得老长 ,不是怪学校不好 ,就是怪自己的孩子太笨 ,其实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是完全违背做父母的责任的。父母的责任是什么呢 ?除了要教育孩子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高素质人才 ,还要懂得如何去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是一个人走进成功大门的钥匙 ,孩子能不能成功 ?关键是他的兴趣能不能早一些被发现 ,而且被大人所注意。孩子能写多少 ,会不会背唐诗 ,并不代表孩子所有方面的能力。而兴趣是很…  相似文献   

4.
×××同学问:我们读《一件珍贵的衬衫》,觉得它一读就懂,似乎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你能不能给我谈谈如何鉴赏这种“一读就懂”作品? 答:你提的问题很重要。“一读就懂”的作品自古就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许多诗作,语言通俗平易,相传老妪也能听懂。可见,“一读就懂”决不是缺点。《一件珍贵的衬衫》确实写得通俗,但又确实有许多技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议自辅教法中的“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学辅导教学法“启、读、练、知、结”的课堂模式中,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和培养能力的主要是以“读”为主要途径实现的。那么如何理解“读”?“读”要具备些什么要素?“读”的方法、技巧有哪些?在“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读”的目的是什么?下面我就这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反对满堂灌”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口号,这样,“讲”成了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要被抛弃。这是对自主学习的机械理解。讲授法作为教学方法之一流传千年,自有它的妙处,不能彻底否定,问题的关键是“讲什么”“怎么讲”,我想,“当讲须讲,讲得适度”应是讲的原则。滕世群老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堂实录》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一、当讲须讲什么东西当讲?1.介绍背景知识现在的学生们很少读当代诗,对海子更是陌生。如果不对有关海子和当代诗的背景知识加以介绍,学生就根本不可能读懂这首本来就不好懂的诗。这时,教师的讲…  相似文献   

7.
要学词,先需读词。词原是配乐歌唱的乐歌,所以读词要放声朗读,才能感受词特有的节奏感、声韵美,如果只是默念,就难以体会词的声情韵味。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早就说过:"读词不成腔,不能知词之韵味,不能知腔调音节之要处,故必得读之诀而后可。"既读词,就要选择好的词集来读。读什么词集为好?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的经验是:初当读选本,以博其趣;继乃读专集,以精其诣。然而,古今词选,汗牛充栋,哪种词集最适合阅读?这要看哪种选本符合阅读需求。要成为赏词、讲词、作词的行家里手,读词,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弄懂字句的含义、典故的来历、内容的要点,更要了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经常要指导学生阅读文章,帮助他们读懂、从而获得某种知识无疑是重要的。但对语文教学来说,更重要的还不在于“懂”和“知”这一结果,而在于“怎样懂”和“怎样知”这个过程。笔者就《从三到万》的课外阅读教学来谈本案例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还要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价值观和学习方法,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特别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那么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们数学教师应从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入手,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本人的观点谈  相似文献   

10.
正宝宝不认字就开始读书?该读什么书?该怎么读?……这次我们邀请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专家,给早期阅读一个不一样的视角。一提到阅读,父母就会着急问:"能不能给一个推荐书单?"似乎一个书单到手,阅读的大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实不然,从儿童发展和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书单也需要按照宝宝的发展水平来看,而且怎么读,比读什么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去打开知识宝庫的大门,引导他們从无知到有知,从懂得甚少到懂得較多,逐步地去了解和接受千百年来人类所創造和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准备投身光荣的劳动,在建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出一分光、一分热。为着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就不能不比学生知得更多一些,懂得更多一些。譬如引路人,自己也不晓得路怎样去走,哪里坎坷不平,哪里要翻山越岭,哪里要过河淌水,这样,又怎能引导人家前进呢? 现在,大家对于应当学习,多读一些书,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这样一件刻不容緩的任务,似乎是沒有什么异议的了。但是,也有些同志提出  相似文献   

12.
我到外文书店买书,听到两位顾客在议论:“我想买本《〈新概念英语〉词汇手册》,你看如何?”“书上那么多单词,又零碎,背得我眼花缭乱。我还专门把生词抄在一个小本上,没事就背背。”“是呵,我也是这样。还有,有时书上的句子不太好懂,我想挑本语法手册读一读。”我听了不禁失笑。英语单词浩如烟海,语法规则数不胜数,要想单靠背单词、学语法来学好外语,无异于缘木求鱼。英语单词要不要背?要背!语法规则要不要记?要记!但是,只有先靠听、说、读、写建立起良好的语感之后,才能和语法学习融会贯通,方能做到举一反三。我自己就从未感到过学外语枯燥…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变化、创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也不断地注入了新的信息。幼儿的科学教育如果还停留在过去的只重知识技能的灌输式教育上,显然不能适应今天的社会发展和幼儿的成长需要。幼儿从出生开始就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认识范围逐步扩大,周围的一切对幼儿来说都是这么新奇、神秘和富有吸引力。幼儿常常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这样?”显示出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简明而平实地记叙了唯物主义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一生的主要事迹与重要贡献。读后,使人对这位因坚持科学真理而被处以火刑的殉道者十分敬仰。可是,出于什么想法而敬仰这一伟人的呢?是有感于他是被活活烧死的缘故吗?还是被宗教裁判所那残酷、野蛮的行为所激怒了呢?如果是这样来引导学生读这篇课文,来激发学生敬仰这一伟大人物的精神、品质,就不免“隔靴搔痒”,有背文章的主旨了。我们认为,学《火刑》有三不宜。即,一不宜抠字眼,硬要从中发掘什么语言因素。因为作者在记叙这一人物时,用词朴素无华,不尚粉饰,只是如实叙事;二不宜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企图从中体味到一些什么深刻含意。因为作者叙事简洁,不事雕琢,学生一读就懂,多读反而生厌,三不宜在写作技巧上多所议论,想从中  相似文献   

15.
我的孩子就是学习不主动,做完课堂作业就没事情做了。跟他说每天要读些英语,他也不能坚持。如果刚上学时这样我也就不着急了,可现在他都6年级了,担心他这样很难通过重点初中的考试。有什么好方法吗马紫月:能体会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终日操劳和焦虑的心情,可家长似乎和孩子的位置调换了  相似文献   

16.
孔子十论序     
余自幼学《论语》,以《论语》论孔子,随着社会的变迁认识的提高,昔日所论,看来都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五岁就读私塾,塾师张知洞以《论语》为我作启蒙识字课本。当时鹦鹉学舌,塾师读一句,我读一句,半年时间全书虽能背诵,但书中意思一无所知,此一读也。八岁开讲,塾师徐见陆以朱熹《四书章句》为教材,不但读原文,并读朱注,当时不但记诵《论语》全文,并读朱氏评注,虽知初意,实不识其精微,而思  相似文献   

17.
不少的学生经过两年的高中语文学习,到了高三一轮总复习时会觉得所接触到的复习内容像是在学习新知识,似乎什么都要记,什么都要背,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高三一轮复习就不是复习了,只能称之为学习。所谓的复习只能在短暂的第二轮里仓促过一遍,然后匆匆忙忙上考场。造成这样的局面不能不说我们高中语文教学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一些教师缺乏对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小学六年的学习,竟不能读书,不愿读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让学生尽快具备阅读的能力?如何使学生早一天步入阅读的天地?笔者于2013年4月开始,对一个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学前孩子开始了阅读训练。这个孩子是姐姐的孙子,学前,在读背儿歌、识字写字方面,能力很差,学前老师总找家长,全家人也为此苦恼。对于这样的孩子,在家里设阅读课训练之,每天教孩子读故事2030分钟,结果会怎么样?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实验之旅。如今,两年过去了,这个学前就让家长  相似文献   

19.
女儿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从暑假我就开始发愁:女儿就要正式学写作文了,可怎么办?用我的那点写作水平去辅导她,自己都觉得难为情。平时也常常听一些父母说起自己的孩子如何怕写作文,写到作文就要问父母,时间越长依赖性越强,弄到最后,父母比孩子还怕。我可不想让自己也落入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学生在背古诗的时候,总是觉得古诗很难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怎样背古诗?1.先读熟,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古诗读熟,知道每个字的读音,不认识的可以查字典,或者看诗下面的注释。2.理解诗文的意思,读熟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去理解诗文的意思,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加熟悉诗文,以便在背的时候能够根据诗句的意思来背。3.读诗文,读意思,这样可以使我们对一些晦涩难懂的诗句,比较容易懂,所以诗句的意思的正确性是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