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彼得·潘》是英国童话名著。作者巴里是英国的大剧作家和小说家。《彼得·潘》是巴里为友人戴维斯的孩子们写的,1904年12月27日圣诞节期间首先在伦敦上演,轰动一时。从此每年这一天伦敦都要上演这出戏,这成为大人和孩子们共同的美好圣诞节礼物。书中描写了彼得·潘这个“不肯长大的男孩”,有一回把达林家的三个孩子温迪、约翰和迈克尔带到他的梦幻奇境“梦幻岛”去,让他们经历了一场性命攸关的冒险。孩子们回家后过了许多年,等到彼得·潘再来看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可彼得·潘还完全是老样子:身上穿着树叶做的衣…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曾指出:传统教育总是依照惯例,学校在安排教学过程时总是依据一种传统的教育目标三级层次(①知识;②实用技术;③态度和技能),这种三级层次优先重视获得知识。于是,传统教育的课堂成为灌输知识的教堂,家庭成为课堂的第二战场。在通常情况...  相似文献   

3.
“所有的孩子都要长大的,只有一个例外。”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的童话名著《彼得·潘》是这样开头的。他所说的这个“例外”,是指他笔下的那个不愿长大也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彼得·潘——一个穿着用干树叶和树浆做成的衣裳的可爱的“小飞侠”。童话家创造了这个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4.
天使彼得·潘是世界上所有孩 子的朋友,即使是隔着百年的 尘埃,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 依然魅力十足,几乎所有的成 年人都但愿时间能停留,希望 自己像彼得·潘那样不长大, 这样的梦想除了在NeverLand可 以实现,现实的世界里,光阴 永远无情,孩子们不断长大, 童年像急驶的列车一去不返。  相似文献   

5.
“彼得·潘”是苏格兰剧作家巴里所著的同名幻想剧本中的主角,他是个永不长大的孩子。“彼得·潘”病症喻指依赖他人不肯长大的孩子。小学生学习上的“彼得·潘”病症喻指小学生学习时学校里依赖教师、家里依赖家长的依赖心理及其行为表现:不会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单以依赖家长为例,表现在陪读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6.
1997年,我在一个好朋友那里第一次读到了《彼得·潘》。浅绿色的三联版,看上去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一本书。她很爱惜地把《彼得·潘》递到我手里,然后把耳机给我戴好。磁带“沙沙”地转动起来,音乐声渐渐变大,耳机里响起TheBeatles的《Strawberry Fields  相似文献   

7.
作家连线100年前,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在他最富盛名的代表作《小飞侠彼得·潘》中讲述了一个永远不愿长大的孩子——彼得·潘的冒险故事。100年后,为了纪念詹姆斯·巴里和彼得·潘这一经典童话形象,英国政府开始在全世界招募作者撰写续集。伦敦一时汇集了三千多名文坛高手,在激烈的竞争中,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杰拉尔丁·麦考琳独占鳌头,她提交的故事大纲和部分章节的样本获得了评委们的首肯,于是,她被正式委托进行《小飞侠彼得·潘》续集的创作。被委以重任的麦考琳能获得如此青睐,也决非偶然。她从事出版业近十年,1988年之后成为一名专业作…  相似文献   

8.
论点摘编     
从传统管理到管理心理学,实际上存在着四种对人性的假设,即泰勒的“经济人”、梅奥的“社会人”、麦格雷戈的“自我实现人”以及威廉·大内的“复杂人”。与前四种人性假设不同的是,彼得·圣吉独创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人性──“学习型的人”。这种“学习型的人”早已超越了为谋食而生存的阶段,他们的人生旗帜上鲜明地写着几个大字:“活出生命的意义”!他们是真正的大写的人。摘自《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十五期刘大星《学习型组织:弘扬人性的组织》尝试学习是在尝试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学习理念。它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通过主…  相似文献   

9.
“彼得·潘”是苏格兰剧作家巴里所著的同名幻想剧本中的主角,他是个永不长大的孩子。“彼得·潘”病症喻指依赖他人不肯长大的孩子。小学生学习上“彼得·潘”病症喻指小学生学习时学校里依赖教师、家里依赖家长的依赖心理及其行为表现:不会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单以依赖家长为例,表现在陪读现象严重。“陪”者,伴随、辅佐,通“赔”也,陪读可分为“陪伴督促”型、“学习辅导”型、“简单替代”型,据某  相似文献   

10.
我觉得我一直很少想起“文学”这个词,可能因为我还待在彼得·潘的小岛上,比较随心所欲。我只希望做一个这样的人,每天  相似文献   

11.
爱上成长     
害怕成长吗?是不是想永远都呆在孩提时代?害怕像成年人一样说话做事吗? 害怕像成年人一样承担责任吗?看过电影《小飞侠》的人都知道,彼得·潘是个拒绝生活在现实世界,拒绝成长的小男孩儿。在他生活的“梦想岛”中,他永远也不会长大。随着生活的改善,营养水平的上升,我们身体在生理上也成熟得越来越早。然而,越来越多的已经长大的成年人却在心理上抗拒成长,幻想着做生活在“梦想岛”上的彼得·潘。这股“后儿童现象”风潮如今风靡全球, “kidult” (儿童心态的成年人)一词应运而生。你是其中  相似文献   

12.
小飞侠     
“小飞侠”彼得·潘经常躲在温蒂的窗外听她给两个弟弟约翰和迈可尔讲故事。一天,他差点被温蒂发现,逃走时他的影子被困在屋内。这天晚上,趁温蒂和弟弟们熟睡的时候,彼得和小仙女叮叮铃回来找影子……  相似文献   

13.
教学法总是随着时代而前进 ,随着人们教育理念不断推新而不断变革 ,教学模式亦然。“小学语文启·导·研三级阅读教学法”就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是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试用版 ) ,学习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产物。一、“启·导·研三级阅读教学模式”原理简介“三级阅读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引导和组织下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实践活动 ,学会阅读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论体系。它的全称是 :“小学语文启读——导读——研读三级阅读教学法”。启读 ,就是启发学生自主读书…  相似文献   

14.
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性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型组织”一词及其概念,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务实》中系统地提出的。在这本书中,彼得·圣吉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经过五项修练:即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这是一本探讨个人及组织生命的书。虽然书中对“学习型组织”概念有所定义和阐述,但并不十分清晰和确切。彼得·圣吉本人曾表示,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包括他自己。然而,令彼得·圣吉未曾料到的是,人们对“学习型组织”这一理论的反应十分强烈,这或许迎合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学习掌握新的知识的渴望。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教科组织的教育丛书《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指出:“未来的教育不应仅限于给学习坚实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对继续学习的兴趣,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和能力并深入精神生活之中。”并针对传统教育目标的三级层次:知识——使用技术——态度和技能提出新的教育目标的三级层次:态度和技能——使用技术——知识。这种改变表明幼儿教育已经从重知识教育、智力开发发展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数学,离开儿童的现实生活太远,小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新大纲中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传授,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活生生的数学。下面结合“百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彼得·潘》是一位童心未泯的成年人为孩子写的故事。跟单纯的童话比起来,《彼得·潘》多了一丝淡淡的伤感和一些诗意的哲理。英国作家巴里(1860-1937)用他的笔为我们揭开了记忆帷幔的一角,那里深藏着我们久已淡忘的童稚世界。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实验稿·2001年)比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试用修订版·2000年)有质的飞跃。其优点:1.贯彻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纠正以知识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和过于偏重课本知识的倾向,确实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中心”。2.呈现方式的创新。学习板块———学习主题。“内容标准”指出学习的层次要求,即识记、理解和运用。“教学活动建议”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3.内容标准设计体现了科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适度精简内容和规范学…  相似文献   

19.
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声名远播的是道格拉斯·诺思,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思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轻易难以改变。人们从事某项工作,开展某项活动时,总是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港     
上蔡县教育系统认真学习领会江总书记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讲话的科学内涵和理论精髓,提出实践“三个代表”,做到三个结合:一是采用党组中心学习组、党支部、股室集中学习与利用工作之余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认真学习“5·31”重要讲话。二是把学习“5·31”重要讲话与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实际,把“5·31”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三是把宣传“5·31”重要讲话与此次宣传学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结合起来,推动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