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曹海永 《湖北教育》2003,(23):22-23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琴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  相似文献   

2.
由名片“反映人性本善、宣扬种种受人敬重的情操……给了我们希望.”联想到我们的教育,与影视作品在教育功能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教育学生是一门艺术,是点燃学生希望的火把的艺术,只有给学生以希望,才会达到“不需扬鞭自奋蹄”的效果,才会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3.
曹海永 《湖南教育》2003,(18):28-29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  相似文献   

4.
《教师博览》2010,(7):F0002-F0002
何风彩教育感言: 世上没有适合任何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灵丹妙药”,正因为如此,教育才显得如此艰难.也正因为如此,教育工作才充满了创造,充满了挑战。于是,我们的教育生活里,学生每天给我们制造意外,我们则每天给自己制造惊喜。教育的每一天都成了无法复制的美好经历。  相似文献   

5.
徐斌 《江西教育》2014,(3):12-14
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基础”。杜威在论述“什么是教育”时也指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贵州教育》2009,(24):48-48
“教育创新”寓教育新的内容和理念,“理论研究”使教育质量空前提高.在理论指导实践的今天,教育的新观念、新思维日新月异.这些新成果如何展示给同道人呢?您不妨以稿件的形式传送给我们——一流的传媒人才+一流的编审平台+国家级的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近日,拜读了吕型伟先生的自传体著作《吕型伟从教七十年散记——从“观察蚂蚁”到“研究人”》,感慨颇多。吕老在书中以53个故事片断讲述了他一生从“观察蚂议”到“研究人”的教育历程,给我们展现了一位老教育家充满激情而富有理性的一面,也让我们感受到吕老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执著追求。全书以自述的文笔娓娓道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管理者、教师提供了一份难得的思想盛宴和实践美餐。  相似文献   

8.
《小学青年教师》2009,(6):56-56
“教育创新”赋予教育新的内容和理念,“理论研究”使教育质量空前提高。在理论指导实践的今天.教育的各种观念和思维日新月异。这些新成果如何展示给同道人呢?您不妨以稿件的形式传送给我们——一流的传媒人才十一流的编审平台+国家正规的出版社出版,《中华教育科研文丛》一书正在征稿之中!  相似文献   

9.
本以大量史实论述了托尔斯泰“自由教育”思想是对启蒙思想家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托尔斯泰关于“自由教育”的理论,关于“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主张,以及重视实践、重视劳动教育、重视教材建设、提倡生动活泼教学,强调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等思想,均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师道》2009,(11):13-13
“教育创新”寓教育新的内容和理念,“理论研究”使教育质量空前提高。在理论指导实践的今天,教育的新观念、新思维日新月异。这些新成果如何展示给同道人呢?您不妨以稿件的形式传送给我们——一流的传媒人才+一流的编审平台+国家级的出版社出版,《中华教育科研文丛》一书正在征稿之中!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学参考》2009,(5):F0003-F0003
“教育创新”寓教育新的内容和理念,“理论研究”使教育质量空前提高。在理论指导实践的今天,教育的新观念、新思维日新月异。这些新成果如何展示给同道人呢?您不妨以稿件的形式传送给我们——一流的传媒人才+一流的编审平台+国家级的出版社出版,《中华教育科研文丛》一书正在征稿之中!  相似文献   

12.
从“人”到“公民”的转化——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教育向我们展现了“人”到“公民”的转化。它既注重天性的自由发展,又向往公民教育的城邦善德,两者在《爱弥儿》中表现出了紧张与消解。这使我们看到卢梭对现代教育体制的忧虑,同样也给现代教育许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学设计》2009,(6):F0003-F0003
“教育创新”寓教育新的内容和理念,“理论研究”使教育质量空前提高。在理论指导实践的今天,教育的新观念、新思维日新月异。这些新成果如何展示给同道人呢?您不妨以稿件的形式传送给我们——流的传媒人才+一流的编审平台+国家级的出版社出版,《中华教育科研文丛》一书正在征稿之中!  相似文献   

14.
“教育创新”寓教育新的内容和理念,“理论研究”使教育质量空前提高。在理论指导实践的今天,教育的新观念、新思维日新月异。这些新成果如何展示给同道人呢?您不妨以稿件的形式传送给我们——一流的传媒人才+一流的编审平台+国家级的出版社出版,《中华教育科研文丛》一书正在征稿之中!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在教育实践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科学、民主、创造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我们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精髓,追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和谐育人目标;从“教学做合一”探求教学新方法,构建和谐的教学模式;立足“生活即教育”,“爱满天下”着力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人的整体素质很大程度决定了它的文明程度。我们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人们在进行素质教育中容易忽视对“后进生”的素质教育。对“后进生”进行素质教育应着重实施思想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学习技能教育、实践技能教育、创新意识教育,这样可以全面推进“后进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干在军 《辅导员》2009,(2):58-59
自我校开展“三省”教育以来,我们班发生了很多“三省”小故事,其中“一个小时”和“一个十分钟”两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教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固然是“内涵相对稳定与窄小的”专业化概念 ,但更应是关涉着人类“生活样式”之塑造和人生“意义之网”之编织的生活化概念。立足人类“生活样式”塑造和人生“意义之网”编织的文化解读 ,将给我们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认识提供一个新的支点 ,即文化的教育思考。这一思考 ,不单关涉到教育理念的设定、教育构成要素的文化解释 ,还将推进我们教育文化学的学科建构  相似文献   

19.
《广东教育》2007,(9):72-72
“教育创新”寓教育新的内容和理念.“理论研究”使教育质量空前提高。在理论指导实践的今天,教育的新观念、新思维日新月异。这些新成果如何展示给同道人呢?您不妨以稿件的形式传送给我们一一一流的传媒人才+一流的编审平台+国家级的出版社出版,《中华教育科研文选》一书正在征稿之中!  相似文献   

20.
“差不多老舍没和教育事业断过缘”,展读老舍的全部小说,以教育为题材的占了大多数,清晰可见老舍是个有较为系统教育观的小说家,而且他的教育思想是非常独特的。老舍以他深刻的洞察力,多方位地指出了教育界的种种现状,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