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6年2月的一天,宋庆龄收到一封从美国的来信,信中写道: 亲爱的孙夫人: 我非常恭敬地写这封信给你。因为我对你有一个很重要的请求。  相似文献   

2.
面授之页     
"我与军报"有奖征文活动启事为纪念于1956年1月创刊的《解放军报》诞生50周年,《军事记者》杂志拟从2005年7月至2006年4月举办"我与军报"征文活动。如果您是一位曾在军报工作过的老报人,请您回忆一段在军报工作的难忘岁月,写一写那些曾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如果您是一位部队领导,可写一写您是如何利用军报指导工作的;如果您是一位基层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一位通讯员来信,诉说写批评稿的苦衷:“面对党内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不是不想写批评稿,而是写了批评稿说情者太多,难以通过,所以我干脆不写!”’其实,这种情况我们当编辑、记者的  相似文献   

4.
【前记】我最近在为父亲丁景唐整理书籍、稿件、书信、照片等,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包括书信,我随手拿了封信,发现除了来信外,竟然有父亲的回信,这是父亲用复写纸写的。大约他觉得这封信的内容很重要,很丰富,如果有人再来问此事,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复印给人。因为当时来访问的人不少,大部分是日本朋友。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阿列克塞·马克西梅奇!我愈是细读您的信,愈是考虑来信的结论和信中的叙述(以及我们几次见面时您所谈的)的联系,我便愈加确信,不论是这封信,或是您的结论,或是您的一切印象,都是完全不健康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0月的一天,复旦学生宿舍楼下的小黑板上写着我的名字,提醒着我有信件寄到。前去拿信,阿姨一下子给了我四封信,使我有些困惑:是谁一下寄来这么多信?当我看到信封上写有"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的字眼时,瞬间像被什么东西击中一般,记忆迅速激活……"我们还会回来吗?"2013年暑假,作为复旦思源计划首期队员的27位学生跨越三千多公里,来到云南省永平县开展支教活动,给当地初中的学生进行辅导。尽管这个项目获得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的认可,拨出专项经费予以支持,但对于此次实践的效果,大家并没有十足的信心。我们这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案头,放着一封读黄来信,上面写道:“‘编辑同志,不少老师给我们上新闻课时,都讲到写消息要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认为这是消息写作的‘金科玉律’.但我们平时写消息时,‘倒金字塔’结构却采用得很少,为此我感到很困惑,是‘倒金字塔’结构不适合军报的新闻文体呢,还是消息写作有更好的结构斤式?希望您能给予回答。”’接到这封读者来信后,我也困惑了一段时间。不可否认,‘“倒金字塔”结构确实是消息写作的一种很好的结构方式,它把最重要、最新鲜、最生动、最有趣的事实放在最前面,能紧紧抓住读者,吸引读者把文章看下…  相似文献   

8.
以文会友     
去年11月8日《人民日报》在六版头条位置用了我写的一篇“调查与思考”的文章,题目是《一本人间难念的经——家庭“债务”》。没想到文章发表后,我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他们对这篇文章颇有同感。其中有一封是广东省顺德县桂洲镇中学初一(三)班班长郑宝球小姑娘的来信。这封信给了我极大的激励和无比的喜悦。在信中,她感谢我这位未见面的“叔叔”说出了她想说的话,并愿“拜”我为师,学习写作。我自知  相似文献   

9.
这位作者寄稿时,曾附有一封短信,信中说:“去年我参加了两本教材的编写。有一本,印出后我才发现有××长署名的序,一问才知是主编代写的。知道我反对,没告诉我这个副主编。另一本,由我主编的,几个人都提出要写一篇序拿北京去请领导签个名,我未同意。沈阳市一位青年同志送给我一本他们编的书,序是一位××长署名的,却不是××长写的。上周哈尔滨一位同志来信说我和他合作编译的书。他将代××书记或××长写一序,我回信不同意。”看了这封信,我们决定发表来稿。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曾有一位素不相识的人,先后4次给我写信. 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要给我写信?落款的名字前又为什么先冠上"一个真诚求助者"、后冠上"一个不该忘记您的人"、再后冠上"一个知恩难报的人"这类感情色彩浓烈的字眼?时间已过去10多年了,至今我与这位"真诚求助者"也尚未谋面,但他的一次次来信宛如发生在昨天.他的每一次来信,都是对我心灵的一次震撼,都促使我考虑该如何做人,如何当记者.  相似文献   

11.
有幸与《军事记者》结缘敬爱的编辑:您好!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我鼓足了勇气给您写这封信。我叫韩立建,2005年从山东省聊城市的农村入伍,现在是65549部队通信连的一名战士。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高中没上完就辍学打工。一直爱好写作的我,并没有放弃想写点东西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1986年3月19日至5月11日,我在《淄博日报》上,为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城乡建设局干部王延礼寻找失散59年的姑母一事。搞了一组连续报道(共7篇),最终使他们亲人得到团聚。在1986年的山东省好新闻评比中,这组报道中的通讯《千里寻亲记》,被评为一等奖。 1986年3月17日下午,分管读者来信的编辑,拿着刚刚收到的一封来自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城乡建设局的信,找到我(我当时在读者来信部工作)说:“这封信是辽宁的一位名叫王延礼的同志写来的,他要求我们在报纸上为他刊登个寻人启事,并说明随后给我们寄来10元钱,作为刊登费用(钱已如数退回)。他问我:“这封信怎么处理?”按照惯例,这类来信应该转给广告科处理。但是,我当时出于对外地来信的好奇心,便把这封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信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下列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一封催人泪下的读者来信11月6日中雨这是一场罕见的冬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天气渐渐凉了。上午在办公室审完要发的稿件,我赶紧分发通讯员来稿。蓦然,一封读者来信的标题抓住了我的眼睛:《少女家贫难圆大学梦,独到异乡打工实堪怜》。我从头到尾读完这封信,已是泪流满面。来信是河南省鹤壁矿务局五矿党办安国政、呙有江、邓迎雪三人写来的。信中说,10月31日,他们在一家小吃摊遇见一位鄂  相似文献   

14.
1989年8月26日,《中国商报》在一版报眼的重要位置,刊登了一位商业局长写给报社总编辑的一封信,来信反映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控制物价工作成绩显著。在编辑所加的按语中提到,报社欢迎包括各级领导同志在内的广大读者,经常写信反映情况,交流信息,加强报纸与读者的联系。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广大读者(包括通讯员),给报社写信也是投稿的一种方式。在广大读者中,除少数通讯员外,很多人把写新闻看成是很神秘的事,不知怎样写新闻,或者没有写新闻的习惯,但是,写信总是不成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敬爱的编辑:您好!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我鼓足了勇气给您写这封信。我叫韩立建,2005年从山东省聊城市的农村入伍,现在是65549部队通信连的一名战士。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高中没上完就辍学打工。一直爱好写作的我,并没有放弃想写点东西的想法。在我辍学不久,我的语文老师送我一本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在打工的那段日子里,  相似文献   

16.
"新闻战线"来信提起改进文风,我非常高兴.要我谈谈我的看法,我愿意谈谈.我只说一层意思,不求其全面.来信单就改进报纸的文风说.我知道这是"反求诸己"的意思,并不是说需要改进的只有报纸的文风.其实呢,凡是写些什么给人家看的,写下来的东西靠着现代的印刷技术或是通信技术传播极广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莫言作品评价的一封信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在一片庆祝和赞美声中,我收到了一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的电子邮件.信写得比较委婉,其实有一句潜台词没说出来,那就是相比而言,她更喜欢村上春树的作品,而不能够接受莫言的作品(2011年春季给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上课的时候,也有学生对我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这封信所提出的问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年青一代人的看法.所以我把这封信全文附在下面:  相似文献   

18.
1991年3月北京申奥的消息传来时,我还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我想表达一下一个普通中国人盼奥运的心情,于是用不太熟练的英语给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写了—封信,寄往国际奥委会总部。信发出去之后如石沉大海,申奥也失败了。我心灰意冷,几乎忘掉了速封信。  相似文献   

19.
爱书短语     
在苏联作家阿迪尔·雅库鲍夫的长篇小说《良心》里,诺尔穆拉特教授写给区委第一书记辞库罗夫一封信,开始这样写着;“我知道您对我的事很了解,所以才写信给您。我一生中收集了相当多的图书。这些书都是着意为青年读者挑选的。其中有科技书籍,也有哲学著作,还有大量的文艺作品和艺术专著。如您所知,这一万多册藏书我已捐赠给‘列宁之路’集体农庄学校。我恳求您,千万注意别让一个随随便便的人来管理这些图书。应当挑选一个本身就热爱书的人。……”  相似文献   

20.
贝维布鲁克先生: 贵报特派记者、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公子兰道夫·丘吉尔,不久前在麦克米伦访问我国期间曾来我国采访。我在莫斯科国际饭店同(?)道夫·丘吉尔作了长时间的谈话以后,就产生了给您写这封信的念头。先生,您大概从来没有机会看到和听到小丘吉尔在莫斯科对苏联记者谈话的情形。因此,某些情节对您可能是有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