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衔接是语篇理论中重要概念,它对语篇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衔接理论在听力短对话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在听力教学中提高语篇能力的见解,期望对听力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英文语篇中的照应手段主要有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其中人称照应应用最为广泛.第一、第二人称照应通常构建语篇与语境的衔接,多为外指照应;第三人称照应多构建语篇内部的衔接,多为语内照应.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语篇衔接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大学学生习作在语篇衔接方面出现的典型问题,并且建议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英语语篇衔接方面的训练,文章具有切实可行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冗余信息广泛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是翻译过程中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在系统阐述冗余信息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以同义性冗余为例,详细分析了英汉互译中对冗余信息可采取的不同处理方法,力求达到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5.
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主要手段和跨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在旅游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文化差异给旅游翻译造成了较大的困难。旅游景点信息的译者不仅需要能翻译出源语文本所含的旅游信息,还需将与景点相关的旅游文化清晰的表达给目标读者。本文将从中外传统习俗以及汉英语言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翻译误区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究翻译误区的修正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评论性阅读的要素为基础,从篇章的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入手,研究两者在泛读教学中的相互作用,指导学生运用词汇、语法等语言手段,注重语境衔接,准确把握语篇内信息,从而通过已知分析、推断出未知或隐含含义,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推断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介绍了语用翻译和语用翻译具体在交流,文本以及社会文化三个层面上的应用。翻译的主要目的是追求“信”,而达到译文对原文忠实的手段不必追求千篇一律,决定翻译手段和策略的最主要参照标准应当是译者对译文读者的接受环境和译入语语言文化环境的正确评估和认识,对源语和译入语之间差异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武术要想走向世界,首先应该是理论先走上世界,武术术语的翻译是非常重要的。武术翻译是使中华传统武术走向世界,向世界宣传报道、介绍武术特色、民族文化的一种必然有效手段。在翻译过程中,对原语读者来说,显而易见的文化内容,对于译入语读者来说,却是难于理解的,极易在译入语中形成文化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会造成文化冲突。文化差异给翻译造成很大的困难,文章用词语和习语典故方面的实例探讨了英汉两种文化对语言互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市公示语翻译存在随意性,过于囿于原文而进行硬译、死译、一文多译等不规范现象。公示语翻译的乱象亟待解决,这就要求有统一的翻译规范来约束,本文从公示语的定义,翻译规范的内涵和规范的建立以及如何对公示语翻译过程发挥作用进行了论述,其目的在于使城市公示语翻译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语篇分析的阅读教学为大学英语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思路,作者详细分析了英语阅读教学的授课步骤,针对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利用清晰明了的图式结构,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对语篇的完整理解,形成很好的整体概念.  相似文献   

12.
翻译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可接受的译文。然而,在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中涉及语境作用时,人们往往考虑语境对源语语篇理解的影响,忽视其对于的语语篇生成的制约作用。实际上,翻译是在源语语篇语境和的语语篇语境作用下从源语语篇向的语语篇转换的动态过程。翻译过程中如果不重视这种双重语篇语境的作用,常常导致很多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语篇分析研究的是使用中的语言.其理论的重要前提是语言只能在语境中才有意义,话语的理解必须依赖语言及言语之外的提示.语篇分析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文章及话语中的语意连贯.语义连贯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有时语篇的连贯取决于说话的前提和发话者与受话者双方的共有知识.前者亦被称为“语境”.语篇与语境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篇产生于语境,也是语境组成的部分.语境是成功阅读的关键,也是英语教学的难重点.作者通过对《语篇分析》一书的阅读,对上述元素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究,以期将利用相关成果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4.
许长松 《精武》2012,(7):47-48
体态语言是人的身势语或手势语,它属于非语言信息,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体育教育的"语言"因素。体态语言是联系师生双方教学的重要纽带,是体育教师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际上,体态语言跟口头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起到的作用也不是口头语言所能代替的。它通过眼神、手势、示范动作、步姿等协助教学。体态语言在体育教学中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进师生双向交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古今中外的外语教学法 ,流派不下二十种。其中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对比法等几种主要流派流行甚广。翻译法作为教学手段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它的特点是 :以母语来教授外语 ,即在教学过程中母语与外语经常并用。例如 :说出一个英文单词 ,马上译成汉语。说出一个英语句子 ,马上译成汉语 ;逐句读一篇课文 ,然后逐句译成汉语。这样 ,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 ,学生始终和两种语言———母语和英语打交道。法国语言学家马尚说 :翻译教授法就是拿本国语去译外国语。翻译法把母语作为教学手段 ,着重笔头语言和阅读 ,重视原文学习 ,强调…  相似文献   

16.
店铺招牌属于公示语的一种,在实际翻译中往往错误百出.笔者通过对国内学者关于公示语翻译原则进行比较研究,再针对丽江古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店铺招牌的翻译进行分析,综合提出“拼写规范、译名统一、名称音译、突出重点”的翻译四原则,希望不仅能对丽江本地的店铺招牌翻译提供翻译的依据,同时也希望能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店铺翻译提供一点参照.  相似文献   

17.
所谓的释意理论就是基于意思的理论。1968年,塞莱斯科维奇在其论文中引入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交流行为,而不仅仅是语言行为。其本质是语言意思的翻译而不是语言结构的翻译。该理论“是对其同时代语言学家所提出的语言功能至上理论的一种反驳”(New mark,2004:85)。释意理论将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带到一个新的阶段,其新颖的理论构想使翻译界呈现出新的气象。尽管几十年过去了,释意理论仍然在翻译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价值。释意理论体系庞大,内容繁多。下面本文仅就该理论的一些显著特征和核心内容加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原型理论认为,范畴化是人脑的一种认知能力,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以范畴为基础的。外语教学是涉及词汇、语法和语篇等各个语言层面的教学,是以范畴为基础的,原型范畴理论为外语教学搭建了新的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我院英语选修课语篇教学的尝试,从“注重语篇的整体理解教学”,“正确对待词汇讲解”和“语篇教学意义”这3个方面对此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语篇教学的优点是能使学生摆脱低效率的逐词逐句的阅读习惯,掌握纵观全文,进行全面理解的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为他们今后能大量阅读英文资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间文化、思想交流、交往的一种手段。武术翻译是使中华传统武术走向世界,向世界宣传报道、介绍武术特色、民族文化的一种必然有效手段。文章探讨了几种翻译方法与技巧,并提出武术术语这一特殊文化翻译遵循的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