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新的课程功能,促进了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从而使教学赋予了很大的灵活空间。新的课程理念使语课堂变“大”了,教材变“多”了,教学方式变“新”了。课堂不仅包括传统的教室,还延伸到课外活动中的许多场合,课程资源也拓展到学生身边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人性美教育应该是语课教学中与专业知识并重的内容之一。新课标的实施,无疑将使语教学中的人性美教育继续走向深入。笔凭多年在教学一线积累的经验和感受,认为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还缺乏这种教育,致使一些孩子心灵扭曲、行为越轨。故此,乘新课标实施之东风,试就语课教学中的“人性美”教育小论一二。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给语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教育也正经历再次淬火,它在反思中前行。但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无视传统经验、无视教育规律的倾向,这不能不引起关心语教育的各届人士的高度关注。我们认为,在当前的情势下,认真学习与研究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的语教育思想,实在是一件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钱梦龙,名的语教育改革家。长期以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语教学和学习规律的研究与探索之中,冲破传统语讲读模式的藩篱,创造性地提出了“语导读法”这一富有新的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语教学在继承与创新、批判与建树中一路前行。广大小学语教育工作的深思与躁动、憧憬与探索使语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欣喜与振奋之余,对时下的语课堂进行一番冷静而理性的审视,我们发现,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越位”或“不到位”的游离状态,这显然有悖语课改的初衷。因此,如何厘清理念,匡正失衡,使语教学实践摆脱游离状态,这是每位语教育工作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精神,对话教学为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语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气象。但是我们也发现:由于一些教师对对话教学存在着种种形而上学的、似是而非的理解,致使语教学对话中产生了一些误区。笔认为以下三个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7.
朱萍  袁浩 《江苏教育》2006,(1B):25-2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小学语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与管理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正困惑着致力于推进语课程改革的同志们。怎样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与困惑,已日益凸显其紧迫与重要。江苏省首批名校长、特级教师袁浩认为:有问题、有困惑不是坏事,课改进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是必然的;问题和困惑呼唤着深入反思和不断探索,孕育着新的突破和超越;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一是要坚定课改的信心,二是要有探索解决的思路和具体办法:立足课改、研究现状、关注热点、讲求实效。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他和部分小学语教师从教学、教研、教管和教学评价等不同角度提出的一些意见.以期引起更多同志的关注.更热情地投入课改.更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益。[编按]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小学正在实施新一轮语课程改革,但人们对此并没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更多的是在观望或应付。中国诺言教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影响与在国内所面临的尴尬现状,使我们不得不站在科学发展观的哲学高度重新审视语教育。  相似文献   

9.
试论当代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中学语教育问题一直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大热点,语难教,难学,难考,难提高的严峻现实是目前制约语教学的基本因素,尤其是语教育的泛政治化和语教育的标准化更是制约语教育的两大弊端,因此,语教育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革,即对语学科的性质进行再认识,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和单一的教学手段,改革语课程,教材和考试方法,进一步提高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以语教育的现代化带动整个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课程”。这一新理念要求我们进一步认清学校语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更好地改进教学。语教学与生活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一方面,语课向学生展示丰富的生活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的能力,塑造其人精神,使之  相似文献   

11.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稳步而积极地向纵深推进。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进一步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更新教育观念,切实转变教学思想,从而实现“为了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下面笔就课程改革中语教学观念的转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从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质疑;创造新的教学过程、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形式和方法等诸多方面,探讨了语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要进行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的实践性、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并明确指出“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体现之一”,进而大张旗鼓地号召“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因此,在语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其它课程的相关知识、基本原理、学科精神巧妙引入,“嫁接”到语课程上来,使之成为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育出语课程的综合性大树,绽放语教学的五彩奇葩,实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开始的语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四五个年头。这期间,既有令人喜悦的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反思我们的语课程改革.使我们的语教育更健康地发展,将是十分有益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向深入,新理念、新行为渐行渐深,新情况、新问题也渐行渐现,随之而起的是对传统的语教学的批评愈演愈烈,各界人士对传统的语教学大加挞伐,认为传统的语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只会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甚至一些语教育工作也跟着鼓噪呐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插上了飞翔的双翼。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课程,首先受到改革大潮的冲击。如何改变语教育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人精神的培养,过分强调学科的工具性这一现状呢?只有转变观念,树立大语教育观.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上审视语教学,还语以本来的真面目,才能给语教学注入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在语教学改革中,贯彻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语课程改革能否深入进行下去的重要问题。笔在中职语教学中探索了“三阶段三课堂”的方法,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现阐述如下,与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语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教学的一些内在矛盾日益凸显,诸如:淡化语知识与重视语素养,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注重语言的学习与注重情感的熏陶,语学习的专门化与语学习的宽泛化、生活化,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师的讲与不讲、多讲与少讲等等。可以说,当下的语教学正处在一个问题丛生、矛盾重重的迷惑阶段。  相似文献   

19.
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未有的。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一些新的思想、新的技巧、新的方式。目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对老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本文试探讨如何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语丈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尊重个性和发展个性的时代。语课程、语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具性特点,使语教学极具个性化。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和我国语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及基本理念,迫切要求语教学个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