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反思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果不是有机会浏览英语世界的体育学术成果,如果不是有机会接触西方的体育社会科学学者,我永远不会对改变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的现状有如此强烈的念头。投身体育社会科学领域已经10年的我甚至曾经认为中国的体育社会科学水平并不比国外差。然而,在阅读了一批出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学者的体育社会科学专著后,在翻阅了一些西方体育学术刊物后,在感受了一点西方体育的学术氛围后,我不得不承认这个残酷的现实:中国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在整体上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原本只想对中西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方法等做一…  相似文献   

2.
3.
目前我国体育仲裁的研究往往注重理论介绍与逻辑推演,并且大部分的研究都存在"制度迷信"的缺陷,抽空了中国的具体现实。在对这些研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其贡献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考量体育仲裁生成所需要的各种制度条件,得出中国体育仲裁的理想只有在国家竞技体育所处的政治经济条件发生积极变化时,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制度才有可能建立。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民族体育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古老绚烂的中华文化,也包括创造了中国的民族体育。中国民族体育是别于西方体育和其他国家体育的中国的本土体育,是一个内容博大而结构复杂的文化体系,它源远流长,多姿多彩,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人文精神。但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经历了艰难的现代化历程,中国民族体育也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由于外患频仍,国事多艰,政治和其他因素的干扰等原因,中国民族体育在近代化转型中的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以至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草率处理和指导偏颇的现象,还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浅薄化倾向。时至今日,中国民族体育的体系化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还应该做深入的理论探研和思考,并实践上进行大幅度调整。总之,以改革为动力,重新建构中国民族体育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这是当前中国体育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个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总之,中国需要有自已的本土体育运动会,需要民族体育的系统化。这对保护甚至是抢救中国民族体育、传承与完善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中国体育体系而言具有深远意义,对发展多彩的世界体育文化和打破西方体育一统天下的局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体育角度审视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福芬  靳卫平  黄晨华 《体育科技》2010,31(4):46-47,51
和谐社会的构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向更加成熟的阶段迈进。生态体育的发展,正契合了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要义。民族传统体育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活动,为生态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演进过程中的生存环境进行探究,来寻求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途径,为不断完善生态体育的体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现有的大学园区内体育设施的建设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学校体育生态环境下的体育资源共享问题,同时阐述大学园区的建设是现代高校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大学园区的体育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与学校体育生态环境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从发展的角度上,两者结合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必须把大学园区体育资源共享与学校体育生态环境因素综合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2000年至今,体育旅游研究引起我国学者广泛关注已有十几年时间,但当前对“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仍比较模糊.界定清楚体育旅游的概念是开展体育旅游研究基本前提.通过国外体育旅游概念的追溯,对我国学者对体育旅游概念研究的分析,运用逻辑学的方法对体育旅游概念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8.
体育的哲学面向一直是建构体育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但迄今为止依旧无法阐明体育的实质与本源,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束手无策呢?对体育科学本质的本质之追问与上升到哲学层次的批判也许有助于对体育的理解.以问题-分析-0解答为进路,梳理了体育科学的争议,分析了体育学科的性质,理清了体育相关概念实质,从体育哲学与哲学体育的双重批判出发,系统论述了体育科学的本质及其发展动因.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变迁中的原生态体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志丽 《体育科研》2014,(2):81-83-89
运用逻辑分析法,借助生态学、社会学、哲学、体育学等理论,在环境变迁的前提下,分析原生态体育的类型与限制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哲学上认识原生态体育发展的逻辑起点,运用生态系统观来阐明原生态体育系统构成与承载力.不仅在意识形态上解读原生态体育文明,解决人-自然-体育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正确认识原生态体育.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体育的重建是个牵涉面极宽的复杂问题。在其涉及的诸多问题中,确立并贯彻重建的基本原则对重建的结果具有决定性意义:立足包括体育在内的整个文化传统将使新建体育得以保持其民族性;新建的体育坚持对时代诉求的跟进并向时代水准看齐,则能满足时代需要和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根据具体项目特点采用不同的建构方法,更是一种直接联系着重建实际过程的操作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体育教学与体育人文精神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而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无"人"的现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趋势格格不入.在21世纪,我们不能钻进传统体育教学的小胡同越走越窄,高等体育教学应贴近社会,融入更多的社会因素,呼唤人文精神回归,以人为本,使体育成为维护人类健康的最有益方式,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朝着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学生个性的发展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2.
试析学校体育礼仪的失范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既要教育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获得强健的体魄,又要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礼仪素养,做精神文明的典范。采用文献资料方法和归纳法,阐述学校体育礼仪的涵义及其特征,揭示学校体育礼仪缺失的原因,提出加强体育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旨在为加强学校礼仪教育、培养学生掌握一些现代奥运礼仪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竞技体育的强势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竞技化、市场化和校本化发展模式来应对与消解全球化危机。仔细审视和梳理现实状况,发现3种模式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文化的断裂,由此可能会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学理上讲,断裂是由现代性造成的,因此,需要通过文化寻根来重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发展模式,以消除现代性的后果和化解全球化危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新材料、新工艺所研制出来的新型体育器材在高水平国际性的比赛中,在创造世界纪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一综述.要创造世界纪录,不仅要有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行进的运动场地.体育器材也是关键的内容之一.尤其在高水平的比赛中,成绩差距仅丝毫之别.但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所生产的新型器材就会在改写世界纪录或夺取冠军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社区体育成为落实全民健身基本国策,实现"单位中国"向"社区中国"转变的重要环节。当相对有限的社区体育资源面对日益繁杂的体育活动需求,管理者应如何对其间的社会风险进行治理恰恰是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从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三个主体角度,我国社区体育潜在社会风险表现在:群体分化与冲突风险、市场风险、政府管理掣肘风险。基于城市社区体育中"民众需求-制度效能"传统维度审视,政府内部管理存在"内卷化"倾向,政府外部体育资源分配亦具有粗放化的特征。未来治理路径应基于内外兼修的方向,内部形塑出共建、共治与共享治理格局,外部推动精细化的体育资源供给机制,最终打造长效性风险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生态体育是摩梭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它的母系元素、宗教色彩、乡土气息、浪漫主义等是对摩梭民族文化的最真实、最生动的描绘和记录。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研究揭示摩梭民族生态体育的嬗变过程,探讨与母系文化、宗教信仰、游牧农耕生活以及“阿夏”婚俗的渊源关系,进而深入挖掘摩梭民族生态体育的文化内涵特征和体育价值,为弘扬与继承中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体育旅游生态化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生态体育旅游的研究基础还相对薄弱。生态体育旅游包含了多层级的主客体关系,不同主体的价值诉求差异较大甚至相互背离,如何实现多主体间的价值共创,是生态体育旅游研究应有的题中之义。通过梳理生态体育旅游概念内涵,从价值论角度分析生态体育旅游价值产生的基本动因与价值表现,需要将生态体育旅游价值关系统一到最高层级的人与自然主客体关系之下,实现不同主体利益博弈中的平衡、协调与价值共创,促进体育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创新体育旅游产品和管理模式、培育和经营体育旅游市场、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了生态体育旅游保护性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生态是人们一直追求的方向。广西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与利用价值。从生态体育的内涵及广西生态体育的特点出发,提出生态体育的开发途径,为研究广西体育与自然、与社会、与人自身的相互关系及发展经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雷锋精神视角下的我国竞技体育道德重塑进行深入研究。首先简析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其次对雷锋精神视角下的我国竞技体育理论道德缺失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其中主要包括:不敬业而敬"金",诚信和公平竞赛精神的缺失;崇尚形象,抛弃节俭,甚至不计成本;个人与集体矛盾重重三大方面。最后,指出了以雷锋精神重塑我国竞技体育道德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