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名词,怎么又能"粘"在一起呢?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保温瓶,一种能保持水温的瓶子,现在流行用不锈钢保温瓶,在寒冷的冬天,更能衬出它的功用。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那是众所周知的——为什么孩子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俗话"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今学生对付"题海茫茫,作业如山"也颇有一套办法的。有一个学生为了应付老师写字"错一罚十"的惩罚,想出来了一个高招,他将两支铅笔分别绑在两根筷子上,尔后用两根绑着铅笔的筷子写字。这样他一次在小楷本上就能写出两行字,真是提高功效一倍,这件事怎不令人啼笑皆非呢?有的教师觉得给学生布置作业愈多愈好,多多益善,其实往往是事与愿违;反而造成学生做作业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3.
<正>慕课带来一阵风,吹了三四年,从中国大学里吹出了千门课程,飨千万学习者。随之而来的,一直有两个问题备受关注:其一,学那些课程有什么用?其二,如何能持续发展?这两个问题其实密切相关:越是有用,就越能持续发展;用的人越多,就越有希望。这里想探讨的,是上述两个问题背后的一个问题,即如何降低慕课应用的广义成本,或者说门槛。所谓"广义成本",除了直接经济方面的成本,在此着重指让慕课被广为知晓、  相似文献   

4.
正一、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直观手段,尽量做到抽象问题具体化,让学生看得真切,易于记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可以灵活应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的推理,引出概念,形成概念。比如,在学"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这两个概念时,教师可以用"将纸剪碎"和"将纸点燃"的两个小实验,并让学生充分思考:这两个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学生在观察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剪纸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变了,但纸没有变;纸燃烧过程中,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的灰,灰不是纸。然后指出在第一种变化中纸没有生成其他物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本书     
从前,有一头驴子遇到了一只猴子。驴子是"电脑达人",热爱一切电子产品;猴子则很"守旧",手里总是捧着一本书。"书?"驴子很好奇,连连问猴子:"你怎么向下滚屏?你用它写博客吗?你的鼠标在哪儿?你用它打游戏吗?它能发短信吗?玩微  相似文献   

6.
现在有两句话在教育界十分流行,一句是:"像专家那样去思考",另一句是:"让研究成为常态"。这两句话结合在一起就是要成为专家型的校长或专家型的教师,这个目标听起来非常让人向往。但这两句话能在自己身上实现吗?现实中的自己距离这个目标有多远?忙碌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在不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角的认识"教学片段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这里有几条直线?生:这里有一条直线。师:现在老师在这条直线上点一个点,能看到几条射线?生:两条射线。师:从中你能发现什么?生:我发现了直线的长度是射线的2倍。  相似文献   

8.
<正>还记得开学第一课,当我在黑板上用柳体工整地写下了课题"师恩难忘",然后用隶书书写作者刘绍棠的名字后,教室里顿时发出了"天——啊——"的赞叹声,我顿时产生了一种自豪感,这不就是一种流泻于笔端间的幸福吗?如果让学生也能享受这一种幸福,那该有多好呀!我顿时产生了一种责任感。与其让孩子羡慕我的书写,  相似文献   

9.
哇 灯光上网     
<正>当今出现了一种神奇的上网方式,它既不需要网线也不需要Wi-Fi*,仅仅点盏灯就能上网。只要有光的地方就能上网,用窗帘遮住光线,信息就不会外泄!这就是Li-Fi(Light Fidelity),也被称为可见光通信。也就是通过可见光来传输数据,例如:灯亮表示1,暗表示0,通过快速"开关"来传输大量的"1"或"0"的数据信息。打开一盏LED灯就能上网,这种魔幻般的神奇功能是怎样做到的?这与目前常用的Wi-Fi有什么关系?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相似文献   

10.
<正>作家王安忆在选编《给孩子的故事》一书中,选择了不少表现"苦难"和"残酷"的故事,她希望这些故事能"澄澈地映照世界",让孩子们在故事里成长。有不少教育家并不同意王安忆的这一看法,他们认为应该让孩子多感受世界的温存,少让他们接触残酷的事情。对这两种说法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这两种说  相似文献   

11.
教师,因其"传道授业"的使命和职业特性,理应是书香社会的引领者,理应是读书人。但现如今,似乎比较缺乏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书的教师。教师为什么不读书?也许可以用几个反问句来回答这一"奇特"的问题——教师有时间读书吗?教师有心情读书吗?教师读书有用吗?  相似文献   

12.
<正>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笔者曾写过一篇《把学生当人》[1]的"口号"文章。"学生"与"人"有什么区别吗?这绝不是在玩什么文字游戏,它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学生"只是暂时的角色,"人"却是永远的身份。谋  相似文献   

13.
正爱在细小之处。看到一句话:什么是爱?就是八个字,叫"很有时间,不怕麻烦"。我拍案叫绝。爱这个东西因为是主观的心理状态,很难衡量。但是用"时间"和"怕不怕麻烦"这两个维度,就能把它客观化。时间这个东西的弹性非常大,我们经常在嘴上说"没时间",但扪心自问,真的没有吗?对爱的人也没有吗?还有麻烦这个东西,也有无穷的伸缩性。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四者之间的有效对话,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笔者以《夹竹桃》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与文本对话,奠定学生品悟的基础《夹竹桃》一课中有一句话"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这里作者怎么突然用了一个"也有"呢?找来原文,读罢茅塞顿开,原来课文在这里删去了一小节,原文是先介绍作者的家乡几乎家家都种夹竹桃,然后由面到点,转而具体描写"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抓住关键词句"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就能读懂这篇文章的主要内  相似文献   

15.
酷比科技     
《少年科学》2012,(11):1-2
嚼着用的"牙刷"这是什么?口香糖?不,这是一把牙刷。清除残留食物、口腔异味,清洁并保护牙齿……凡是牙刷能做到的,它都能替你完成。有了它,你只需轻松咀嚼,就能完成刷牙啦!这个牙刷上的276个"刷毛"会使你在咀嚼的过程中,充分按摩牙龈。同时,其内部含的木糖醇和氟化物会为你的牙齿涂上一层保护膜,防止细菌的侵袭。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阅读教学大赛中,笔者执教了《安塞腰鼓》一课,现撷取其中两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所思所得。【片段一】师:同学们自主学习了课文,那么,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儿?作者又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汇报你们的体会和收获。生:好在这是"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我从"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句话中感受到场面的豪放。师: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出这种豪放场面的,谁能说说?生:作者把鼓点比作像骤雨一样急促,非常具体,让我们感受到场面的壮阔、豪放、火烈。  相似文献   

17.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水和空气"这一单元中的一课,教材有两部分探究内容,一是空气占据空间吗?二是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对于空气占据空间探究,课本原来是这样设计的:在瓶子里装一些水,用几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在不倾倒瓶子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利用空气把水从瓶子中挤出来?因为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让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也有一定难度,因此,我通过其他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概念. 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先在一个塑料瓶的瓶盖上打一个孔,安装上一根吸管,再在瓶中装满水,将瓶口密封好.如果用手挤压瓶子,水就会顺利地从吸管的顶部溢出;如果用手堵住吸管口,再挤压塑料瓶,这时吸管里的水面就不可能被挤压到管口.这是因为水面到管口有一段空间被空气所占据,使得水面不能上升.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角的度量"这一单元时都比较困难,现在让二  相似文献   

19.
体格检查在诊断学中占据比例很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这门课在临床上能有多大用处?用B超是否可以替代腹部触诊?影像学检查能否代替心肺叩诊?等问题的回答则显现了学生对这门课理解的误区,也提示在教学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学什么"和"为什么学"都很重要,因为后者更能突显该课程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今天在网上看到许小年在"2011第五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对2.8万亿地方债大加挞伐,甚至用了"冤有头债有主,每一分钱都能追到"这样的言论,不知许小年对这2.8万亿的债务性资产和项目做过调研没有?从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