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分析了中国男篮2008-2010年参加奥运会、亚锦赛、亚运会和世锦赛的队伍状况、对手情况和对参赛竞技状态的调控,结果表明,因姚明的退役和亚洲篮坛格局的改变,中国男篮在亚洲已无明显的优势,中国男篮的参赛调控因自身和对手的情况变化而要有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对近3年世界体操大赛的动作类型、动作难度、动作编排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项目都存在动作类型发展的非均衡性,每个项目动作的发展都展现出北京奥运周期的延续性和伦敦奥运周期的创新性;运动员对动作的选择价值倾向具有多元化;规则的修订、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等致使伦敦奥运周期出现较多新的动作和连接;通过难度的提高来提升竞争力是伦敦奥运周期世界男子竞技体操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4.
以各省为单位,以区域划分为依据,探讨了中国第6~10届全运会期间各区域竞技水平与经济实力的关系问题。经过数据搜集调查分析研究得出,各区域竞技实力区域分布与经济实力均呈明显的非均衡性,并且二者存在明显的一致性,东部地区各省实力较强,中西部地区实力较弱。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理论视角,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观、竞技体育发展思路、竞技体育培养模式、竞技体育赛事管理4个层面出发,分析总结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研究认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应由增量型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模式,改变对运动员价值认同绝对化并注重其全面发展,改变单一赛事目标管理为多元赛事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2005-20084年奥运周期内国际重大女排比赛相关数据整理,对世界7大强队在比赛成绩、身体条件、年龄、技战术、球队把握比赛能力以及球队人员更新率等竞技特征进行比较,同时做出这些数据与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成绩的相关性分析。从中更好的把握高水平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动向,全面对比世界各强队的竞技特征。为研究下一届奥运周期女排相关竞技特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第16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比赛过程和结果进行研究,认为:目前世界男子篮球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欧美传统强队衰落,美国和欧洲新势力崛起的局面;欧洲篮球占有主导性地位,美国篮球与欧洲篮球相互融合;攻击性防守盛行,身体对抗成为比赛的主旋律;速度更快、攻守日趋平衡,身高优势不再成为各队的绝对优势;双控卫战术成为各队执行战术的新变化;传统中锋稀缺,影子中锋(大前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媛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8):40-41
运动竞赛是一种和平的竞争,它和军事实践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和相似之处。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的《孙子兵法》,其内容博大精深,包含的众多战略战术思想完全适应当今的体育比赛,对于我们参加或指导体育比赛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连络技技术在柔道训练和实战过程中是一种较好的得分技术动作,在训练实战中必须反复的进行单个动作和两个以上技术动作的合理训练,要根据不同的对手和情况必须快速做出反应,成功的运用连络技技术战胜对方取得比赛胜利。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现场观看十二运会男子柔道60公斤级比赛与录像、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柔道“连络技”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及其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柔道连络技术具有“力量大、速度快、动作变化多、隐蔽性强”等特点,这三种形式的连络技术发展不平衡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参加伦敦奥运周期3届世锦赛决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比赛前景进行分析:团体实力以亚洲的中国和日本最强,属于第一集团,美国队是第二集团的佼佼者;个人全能以日本队实力最强,其中内村航平更是一枝独秀;中国在吊环、双杠和单杠等项目上,都构成夺金"双保险";欧洲运动员在鞍马项目上具有集团优势;韩国和日本等亚洲运动员在跳马上略占上风,各国运动员的水平逐渐接近,比赛胜负取决于临场发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女子竞技体育获得的辉煌成绩一直以来受到学界关注,相关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知识体系。为促进女子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为该领域未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平台,该文对女子竞技体育相关文献进行了阅读和梳理,结果发现:(1)研究数量偏少,呈先增后降趋势;内容具有多学科特征,但作者多属运动训练学方向。(2)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有运动成绩、训练计划与年龄、运动技术与战术、体能特征、运动损伤与病症、心理特征、社会效应和职业化发展八个方面。(3)未来,应注重研究的系统化,重视学科间融合,形成稳定研究团队;促进研究方法技术的多元化;以女子竞技体育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实现研究的具体化。因此,女子竞技体育领域极具研究价值,期待形成更多该领域的稳定研究团队,促进女子竞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创新训练方法 转变发展方式——关于竞技体育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最近6届奥运会世界竞技体育格局的研究,初步论述中国竞技体育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建立举国体制下的运动训练"产业化大生产模式",有效构建学习创新型"复合型训练团队",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加大对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投入,启动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互动机制,实施"跨项目挖掘和培养天才运动员工程";彻底排除兴奋剂的干扰,才能够解放思想,才能够探索和把握项目规律,才能够跟上世界竞技体育运动训练方法学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4.
罗智波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3):8-9,12
通过论述竞争情报在体育竞赛中的相关关系和应用方式,将竞争情报理论、方法引入体育竞赛,结合比赛实际,阐述竞争情报在体育竞赛中的重要意义以及竞争情报对体育研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武术竞技套路裁判员职业道德建设入手,对裁判员建设进行探讨,得出结论:根据武术竞赛套路的运动特征和\"规则\"评判标准,裁判员应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遵循裁判员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注重职业道德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加强法律约束和加大新闻监督的力度;建立武术竞赛裁判员的\"武德段位\"考评制度,有利于裁判员职业道德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DATA VOLLEY软件分析、现场及录像观察、数据对比分析,对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日比赛及2013年亚洲锦标赛中泰比赛中的进攻、拦网和防守反击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面对类似日本、泰国女排这些技术全面、打法快速多变,充分利用2、4号位球网长度展开高速进攻风格的球队时,中国女排拦网及防守反击环节的效果较差。建议中国女排面对此类风格的球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拦网和防守区域相结合,提高防守反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试论田径运动中的竞技状态与最佳竞技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取得的竞技状态是呈波动型的,一般赛事和训练应使运动员的有机体处于竞技状态波动的波峰期,重大比赛应使运动员有机体处于竞技状态波动的最高波峰期。 相似文献
18.
基于竞技体育的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中国体育智库建设的价值进行研究。建设中国体育智库对内是竞技体育发展内在需求,推动竞技体育创新发展;对外有利于引导公民形成正确体育价值观,促进体育决策科学化,提升体育软实力、加强国际话语权。研究发现,现阶段体育智库建设存在发展不平衡、缺乏独立性、核心竞争力不足以及缺乏核心人才等问题,严重限制了体育智库价值作用的发挥。结合我国体育智库建设的现实情况,提出积极发挥政府作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整合学术资源、提高成果转化率,多样化渠道吸纳体育智库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校竞技体育始发期的状况分析──兼与美国高校竞技体育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技体育向高校发展是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是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高校自身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内在需要。从1986年至今,是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改革的“始发期”,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与美国高校竞技体育比较,认为:新时期高校竞技体育的改革应以促成常规化的“校际体育竞赛”为切入点,带动高校竞技体育训练、科研及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整个高校竞技体育的前行:它将有助于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改革的成功,而且有益于我国培养当代高水平“文化体育人”之事业。 相似文献
20.
浅析世界冠军张津京比赛心理稳定性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在体操比赛中的心理稳定对技术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白远韶教练关于世界冠军张津京比赛心理稳定性形成的切身体会,其所用的方法手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