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核酸及纳米材料辅助化学发光和荧光偏振信号放大分析新技术项目发现了碳纳米管可作为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CRET)的受体,解决了传统均相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灵敏度低的问题,为构建高灵敏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提供了新思路。提出了纳米材料协同增强荧光偏振新原理,发展了荧光偏振信号放大新策略,突破了传统荧光偏振技术难以用于生物大分子检测的局限性,为复杂样品中痕量生物分子的高灵敏荧光偏振分析提供了新方法。建立了基于DNAzyme和切  相似文献   

2.
<正>二维层状化合物光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及活性提高机制光催化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目前存在太阳能利用率低、光生电荷易复合导致活性差的问题,制约了光催化技术在实际中的规模化应用。项目通过调控二维层状化合物结构、组成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可见光的高效利用和光生电荷的快速定向分离。率先发现了脉冲微波对二维片层断续剥离与短程堆垛的作用本质,建立了脉冲微波快速制备插层复合光催化剂的新方法。揭示了等离子共振效应与二维量子限域效应协同作用规律,提出了调控二维层状化合  相似文献   

3.
<正>肠道微生物组与肠肝疾病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肠肝胆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人体微生物组的核心——肠道微生物与肠肝疾病的关系研究意义重大,但未形成体系。项目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出发,以率先创建的肠道微生物与肠肝疾病研究平台为技术支撑,围绕微生物、肠肝轴、肠肝胆重大疾病,系统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参与肠肝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项目分析了健康人肠道7个不同部位黏膜组织微生物群落和物种分布规律,首次阐明正常人  相似文献   

4.
正高分子组织再生材料的表界面设计及功能构筑项目围绕调控细胞在材料上的迁移行为、传递活性物质的微纳米粒子结构调控及与细胞相互作用、复合活性因子的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等关键问题,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工作,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1.提出了通过高分子梯度材料调控细胞迁移,从而促进组织再生的研究思想。2.微纳米粒子在组织再生过程中常用于活性物质传递,其微结构和性能影响与细胞的相互作用行为。3.针对组织再生材料的活性功能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煤系有机质演化及油气生成主要完成人:孙玉壮陈建平秦身钧赵存良李彦恒主要完成单位:河北工程大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该项目成果隶属于地球科学,涉及煤田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学科交叉领域。主要发现及创新点:1.在中国石炭一二叠纪煤中发现二叠纪厚达2厘米的丝炭层,首次提出北方二叠纪森林大火干旱成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奖励》2012,(7):69-69
对流传热传质的涡强化和磁化力抑制 该项目采用涡产生器产生的二次流(在垂直于主流截面上的流动)强化对流传热传质,获得新一代强化对流传热机理和低能耗换热器设计基本理论。同时项目揭示对流对蛋白质晶体生长影响机理,并采用磁化力抵消重力抑制自然对流,获得高质量蛋白质晶体的蛋白质晶体生长环境。项目的主要成果为:提出一无量纲数描述对流对蛋白质晶体影响机理及程度,无量纲数已成  相似文献   

7.
<正>新型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创制项目设计合成出一系列能与异氰酸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有机化合物,形成了基于新理论研究成果而衍生出的三大系列新型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专利和相关产品。主要技术发明点有:构建了新的发泡剂分子设计原理,颠覆了传统聚氨酯发泡剂的设计思想;发明了用于聚氨酯发泡的碳酸有机醇胺盐类新物质;提出了CFA系列发泡剂产品在聚氨酯泡沫材料制备过程中全新的发泡原理。项目已经获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刊慕名采访了澳门大学数学系教授钱涛.走近钱涛,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了数学中的奥秘以及他获奖背后的故事…… 潜心研究独辟蹊径 2012年10月19日,在首届澳门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上,钱涛主持完成的"瞬变讯号的时频分析和算法实现:信号的调和分析及Clifford分析"项目力压群雄,摘得了唯一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桂冠,并因此一度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已连续四年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终于在2002年度有了归属,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蒋锡夔院士等人获得.其获奖成果为“物理有机化学前沿领域两个重要方面--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已连续四年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终于在2002年度有了归属,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蒋锡夔院士等人获得。其获奖成果为“物理有机化学前沿领域两个重要方面——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新型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学及其光催化作用的科学问题研究该项目属于光(电、材料)化学、催化及环境化学交叉技术领域。光催化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具有节能、低成本、无二次污染、广普和稳定等优点,存在问题是太阳光利用率差、量子效率低、高浓度污染处理难及夜间无法光催化,关键科学问题是提高光捕获和光激发活化能力以及抑制光生电荷复合。该项目的主要成果:1.发展了光催化剂合成方法学,率先引入超临界、EISA、醇热多醇醇  相似文献   

12.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别表彰了两项成果,一项是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和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在“探测宇宙中微子”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一成就导致了中微子天文学的诞生;另一项是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在“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一成就导致了X射线天文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正>苹果主要病虫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针对陕西省苹果病虫种类多、为害重,长期大量频繁使用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和果园环境污染以及绿色防控技术缺乏等问题,在系统研究明确苹果主要病虫种类、发生动态及演替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了防控关键时期,开展了免疫诱抗、理化诱控、天敌控害、高效药械等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集成了苹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形成了防治技术规程。项目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系统研究明确了病虫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家教委1994年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三优”评比的通知》精神,河北省教委于1995年1月委托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开展我省高仗学报的“三优”(优秀学报、优秀编辑学工作者、优秀编辑学论著)评比工作。在这次评比中,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获优秀学报二等奖。编辑部苏柏山获优秀编辑工作者奖,苏柏山的论文《用Fuzzy聚类分析评估学报质量》获优秀编辑学论文二等奖。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一等奖(20项) 文献标识码:E   一等奖(20项)   1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济南16号 完成单位: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2山东新型日光温室蔬菜系统技术工程研究与开发完成单位:山东省农科院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省农技站 临沂市蔬菜办公室 济南市蔬 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寿光市人民政府 苍山县人民政府 临淄区人民政府   3水库灌区节水灌溉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水利厅农水处   4海水稚鱼系列微粘合饵料的研制完成单位: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5海水增养殖生物优良种质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海洋大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6人类辅助生育技术系列研究及临床应用完成单位:山东省立医院   7中西医结合营养治疗计算机专家系统完成单位:山东省青岛疗养院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8动态三维(四维)超声心动图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原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9阿奇霉素及胶囊剂的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 齐鲁制药厂   10重涂高档铜版纸完成单位:山东省高唐纸业集团公司 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所   11BCD-183B/188B/208B/218B数字节能系列电冰箱完成单位: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   12高效遗传性AITiB中间合金的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   13山东电力客户服务中心语音信息支持系统完成单位:山东电力集团 山东鲁能软件有限公司   14小型热转印打印机完成单位: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多元金属氢氧化物超细粉制备及应用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大学   16二茂铁工业生产新工艺及石油助剂TKC系列产品完成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曲阜市天昊化工助剂有限公司 临沂大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7预应力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新技术研究完成单位:青岛零零一工程有限公司   18复杂含金矿物无废料提取多种元素新工艺体系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山东国大黄金冶炼股份有限公司   19干熄焦技术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20原子-分子散射及结构的理论研究完成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6.
<正>花生抗逆高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明确了花生非生物逆境胁迫机理,揭示了钙离子信号途径调控抗逆性的共性机制,创建了钙肥调控技术。探明了花生单粒精播增产机理,提出了总生物量基本稳定前提下提高经济系数的高产新途径,创建了单粒精播技术。明确了穴播双株生态位重叠、地下部根系自毒并竞争肥水、地上部叶片遮挡竞争光热是造成生物逆境的主要原因。发现了花生茎部节间对优化群体质量的关键作用,首次提出"调控节间分布"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2021年10月4日至6日,2021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先后公布,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包括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获得本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和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美国生理学家戴维·朱利叶斯和雅顿·帕塔普蒂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是德国科学家本亚明·利斯特和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他们是因为什么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呢?他们的发现有哪些神奇之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相似文献   

18.
易鑫 《云南教育》2014,(21):14-17
10月,拥有美国和英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约翰·奥基夫与挪威科学家莫泽夫妇——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因为发现“大脑内部的定位系统”——一种可以定位和导航的脑神经细胞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科技奖励》2022,(9):59-78
<正>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召开2022年6月22日上午,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总结成绩,表彰先进,研究部署山东省科技创新工作。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