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建立职业运动员工会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体育职业化、市场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在这一变革性发展的过程中,体育领域的劳动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职业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劳资关系矛盾日益凸显,而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体育劳资关系中的结构性部分——职业运动员工会组织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使得我国职业体育劳资关系中劳资双方力量极不均衡,而有效调整职业体育劳资双方矛盾的机制也尚未成型。在此背景下,在理论上就建立我国职业体育运动员工会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职业运动员工会的性质和建会模式进行论证,深入探寻我国建立运动员工会的相关法理基础;并对运动员工会在我国的法律地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我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奥运会我国女运动员获奖情况为分析切入点,从社会制度与举国体制、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传统文化与性别平等、运动队管理与科学训练、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与项目的战略结构调整、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体育商业化、女子竞技体育职业化与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世界女子体育的蓬勃发展等方面,探讨中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影响此现象的社会学因素.提出坚持和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保障女运动员的基本权益、加强对女子竞技体育的宣传、进行项目的战略结构调整、加强训练的科学性、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夯实学校体育基础、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女子竞技体育职业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对我国学校体育法律制度发展历史的梳理和对现行学校体育法律制度概述的基础上,从现有学校体育法制的时效性、学生体育权力、体育教师的权力保障、学校及学校体育主管部门的权益保障和义务等角度,分析了当前学校体育法律制度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欧盟委员会于2017 年12 月裁定国际滑冰联合会规则违反欧盟竞争法,导致对国际体育组织规则中常见的忠诚条款开始重新审查。欧盟法可以适用于体育领域的经济活动,欧盟委员会和各成员国国内竞争主管部门处理了一些有关忠诚条款的体育争端,但大多数以体育组织修改相关规则、当事人达成和解以及欧盟委员会结束调查的形式结案。此类忠诚条款对体育运动治理的"金字塔"式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是否违反欧盟竞争法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国际滑联案裁决无疑会进一步推动体育运动的商业化并加强对运动员等弱势群体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状况,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存在着生源质量较差,文化与体育之间的冲突,缺乏经费保障,思想意识的禁锢,教练员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建议拓宽运动员培养资金来源渠道;扩大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自主权;构建多级学校联赛体制;建立灵活多样的学训体系;转变对体育传统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申诉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对国家体育行政机关、全国单项体育协会、竞赛组织委员会等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不服时,依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运动员有权向上级行政部门或者有关国家机关申诉.然而,我国运动员在运用申诉权以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实际操作中却遭遇诸多法制困境.对运动员行使申诉权所存问题进行法理分析,提出完善体育法律规范、建立体育仲裁与诉讼制度、拓展运动员申诉路径等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等,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困境进行归纳与致因分析。竞技体育的发展困境突出表现为牺牲运动员的健康来提高运动成绩,违德事件频现等。它们由竞技体育追求目标的极端化、规则的非人性化、组织体系的不完善、过度商业化等所致。建议:制定竞技体育的多元发展目标、逐步完善组织体系、加快竞赛规则的人性化建设、加速商业化发展的同时限制运动员的参与时间。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当前我国运动员伤残救助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当前我国在运动员伤残救助和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社会保障薄弱、体育体制因素制约、商业体育保险开发力度不够、运动比赛过度商业化开发导致运动员伤残死亡风险加大等问题。应通过建立国家和地方三级救助机制,强化运动员伤残救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商业保险开发力度,强化对高风险运动比赛规则的调整,加大对高风险项目运动员比赛期间的医学监控力度等措施,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美国各州运动员经纪人立法缺乏协调性,为统一各州的运动员经纪人立法,加强对运动员经纪人的监管,美国统一州法全国委员会于2000年通过了<美国统一运动员经纪人法>.详细地介绍了该法的定义条款、监管机构、运动员经纪人注册、体育经纪合同、体育经纪行为、法律责任等内容,分析了该法具有统一州法、维护学生运动员和教育机构权利、方便运动员经纪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成本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雷 《体育学刊》2005,12(4):83-84
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成本及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说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成本包括获得成本、开发与使用成本、保障成本等;获得成本最低化、机会成本作用、边际成本作用、替代规则运用等特征会影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成本。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提高大学生运动员质量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和访问调查法,从普通高校高水平业余训练现状分析出发,对高水平大学生运动人才的培养目标、运动人才纵向衔接,以及相应的大学生专业文化学习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探讨.据此提出了有效实施“体教结合”,提高大学生运动员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温州高校77名大学生运动员的调查和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探析温州高校大学生运动员的特质运动自信心。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不同训练年限、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在特质运动任务和特质运动应对信心方面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集体和个人项目也存在着差异。测量数据可为大学生运动员特质运动自信心的培养和科学的心理技能训练提供参考,可为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选拔参加残奥会国家队冬训及部分春训的运动员进行调查,并就优秀残疾投运动员多年训练的主要动机进行了分析。结论是:1.我国优秀残疾投掷运动员坚持多年运动训练的因素既有对项目的热爱、对自尊和社会尊重的要求,同时也受生活压力因素的影响。2.男女运动员均表现出强身健体的训练动机。3.男运动员更看重运动训练的内部回报,女运动员则看重训练的外部奖励。4.男运动员注意运动训练的长远回报,女运动员看重运动训练带来的眼前利益。5.男运动员渴望通过训练及成绩得到社会认可,女运动员则更看重自我肯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运动员的受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发现运动员由于受训练、比赛的影响,文化基础较差,未能适应普通高等教育.为此,对体育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探讨,发现体育职业技术教育是符合运动员的知识与能力特点的教育形式,并对体育职业教育提出建议,以便更好地为运动队佑服务,解决运动员的再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竞技体育人才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内蒙古自治区现役专业运动员、一线教练员以及竞技项目设置和运动成绩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 ,得出如下结论 :民族性是内蒙古竞技体育最显著的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竞技人才是其发展的主体。加强“主体项目”的普及、注重教练员的培训与交流、培养大学生运动员是提高内蒙古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优秀运动员培养社会化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带来的必然选择。但优秀运动员社会化存在政策性、条件性、观念性和体制性障碍。为此,应当从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正确认识并恰如其分地发挥社会与市场在培养优秀运动员中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调整政府体育部门在培养优秀运动员过程中的作用点和着力点;在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中,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寻求我国优秀运动员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上海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引进?还是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缪佳 《体育科研》2012,33(4):1-4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曾为中国的竞技体育培养了不少优秀运动员。但随着上海经济发展,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面临着危机,上海不得不为实现全运会目标而大量引进外省市运动员,这一举措虽然缓解了上海后备人才匮乏的矛盾,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上海原有的输送系统受到阻塞,上海业余训练经费支出和业余训练人数减少,引进运动员退役后如何在上海生存等等。上海要兼顾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和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以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和上海本身的经验,改变固有的竞技体育发展思路,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竞技体育。  相似文献   

18.
对专业运动员男女各40人进行4周系统训练,以了解血象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为科学化训练提出一些客观依据。结果提示:(1)运动训练能使血液中运输氧的载体数量和质量下降;(2)加强对运动训练运输氧的载体监控;(3)训练计划的安排要依据机体对负荷的反映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了解高水平运动员的组织性应激影响因素,从组织层面更好地关注运动队和运动员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降低组织性应激对高水平运动员操作成绩的影响,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6名高水平运动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出现的组织性应激反应进行深度访谈,使用内容分析软件QSR NViovo 11.0对采录的运动员谈话内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运动员组织性应激影响因素可分为环境因素、个人因素、领导因素和团队因素等4类;其中领导因素(116)是运动员组织性应激的最大应激源,其次是团队因素(114)和环境因素(112),个人因素(58)最小;在二级指标中,教练员因素(96)对运动员组织性应激影响最大,其次是团队氛围(50)和选拔机制(43)。因此,呼吁运动队管理者、教练员等重视组织层面给运动员带来的困惑和压力,建议运动心理工作者就运动队组织性应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加大对运动员组织性应激的关注和调节,促进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和运动员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