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体育与科学》2017,(5):115-120
目的:使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久坐吸烟大学生群体的抑制功能进行研究,寻找其受到损害的行为学与电生理学证据。方法:选取扬州大学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共39人参加本研究,将其按照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与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RRSQ)得分划分为久坐吸烟组和对照组。其中久坐吸烟组21人(21.3±1.4岁),对照组18人(20.9±1.3岁)。被试完成改版的Go/Nogo任务,同时记录其脑电数据。结果:在行为数据上,久坐吸烟组在Go条件下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在Nogo条件下,两组被试反应正确率差异不显著。在脑电数据上,Go条件下,两组被试在P3波幅上差异显著(p<0.01),在P3潜伏期、N2波幅和N2潜伏期上差异不显著。在Nogo条件下,P3的波幅差异显著(p<0.01),P3潜伏期、N2波幅和N2潜伏期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久坐吸烟大学生的整体认知加工速度受到损害,其无法有效动用认知资源对刺激表征进行更新;久坐吸烟大学生的抑制功能也受到损害,其无法动用足够多的有效的认知资源进行抑制加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足球运动训练对运动员静息态下与视觉注意和视觉运动协调加工整合的相关脑区的影响。方法:以国家二级及以上足球运动员和无运动等级的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运动组(n=33)和对照组(n=34)。基于静息态脑电信号,比较各频段功率谱密度、脑源激活以及脑功能连接的组间差异性,进一步探讨足球运动员静息态下脑区的激活与脑功能连接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在θ、α(P<0.01)、β(P<0.05)和γ(P<0.05)频段相对功率谱密度均有增高。睁眼静息态标准化低分辨率电磁断层成像溯源结果显示,在全频段中,各脑区的神经电活动变化不一,运动组右侧颞叶的颞中回(BA21)、MNI(65,-40,-15)等表现阳性差异,在左侧顶叶的顶下小叶(BA40)、MNI(-40,-40,55)等表现阴性差异;δ频段运动组在右侧颞叶的颞中回(BA21)、MNI(65,-40,-15)等表现阳性差异;θ频段运动组在左侧额叶的额中回(BA10)、MNI(-30,40,25)等表现阳性差异;α频段运动组在大脑激活区域最大,右侧顶叶的顶下小叶(BA40)、MNI(40,-50,50)等表现...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科学》2016,(6):94-101
目的:探讨11周运动干预对聋哑儿童执行控制及其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影响,并揭示运动干预影响聋哑儿童执行控制的神经机制,为阐明体育运动与聋哑儿童执行控制关系提供新的科学证据。方法:分别在扬州和泰州特殊教育学校筛查选取聋哑儿童共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11周以中等强度、每周4次、每次30min的组合方案(花样跳绳+武术操+花样跑步)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干预,对照组在相同实验周期参加常规体育活动。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技术评价运动干预前、后聋哑儿童执行控制网络功能连接的改变;使用2-back任务测量运动干预前、后聋哑儿童执行控制的变化。结果:(1)11周运动干预能改善聋哑儿童执行控制行为表现;(2)11周运动干预使得聋哑儿童执行控制网络功能连接发生变化,右侧额下回与右侧小脑、右侧额下回与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额下回与左侧颞下回的功能连接显著减弱,左侧丘脑与左侧小脑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强;(3)11周运动干预所致右侧额下回与右侧小脑功能连接减弱与执行控制行为表现改善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体育运动可改善聋哑儿童执行控制,其神经机制涉及右侧额下回与右侧小脑的功能连接减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太极(八法五步)对大学生刷新功能的影响及其脑机制,为提升大学生刷新功能提供新的途径和科学依据。方法:以3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3(组别:太极组、健步走组、对照组)×2(时间:前测、后测)的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8周运动干预前、后使用3-back任务评价刷新功能,同时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检测脑自发神经活动。结果:1)在刷新功能上,太极(八法五步)显著降低了刷新功能反应时,且显著优于健步走组、对照组。2)在比率低频振幅(fALFF)上,太极(八法五步)显著增强了2个脑区的fALFF,即右侧梭状回、左侧内侧额上回,显著减弱了2个脑区的fALFF,即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中央旁小叶;健步走显著增强了1个脑区的fALFF,即右侧梭状回,显著减弱了2个脑区fALFF的增强,即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中央旁小叶;与健步走相比,太极组左侧内侧额上回的fALFF显著增强。进一步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太极(八法五步)干预前后刷新功能反应时变化与右侧背外侧额上回fALFF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右侧背外侧额上回fALFF的减弱能够显著预测刷新功能反应时的降低,预测力为80.2%。3)在功能连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静息脑电(EEG)分析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探寻身体活动对抑郁症状的潜在作用路径。方法 随机招募239名大学生填写《抑郁自评量表》《国际身体活动问卷短卷》,采集5 min EEG信号。结果 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为1 109(509,2 232) MET-min/周,抑郁评分为47.401±10.562,二者显著负相关(r=-0.189,P=0.003);中央区、顶区delta功率值,眶额、前额theta功率值与前额alpha1右侧化对抑郁评分具有19.89%的解释力(R2=0.199,P<0.001);顶区、颞区delta功率值,顶区beta1功率值和前额alpha1右侧化与身体活动水平及抑郁评分均显著相关(P<0.05),且相关方向相反;身体活动水平对抑郁评分具有65.37%的直接效应(B=-0.123,95%CI:-0.260~0.016),顶区delta功率值介导16.56%的中介效应(B=-0.031,95%CI:-0.073~-0.005),前额alpha1右侧化介导18.07%的中介效应(B=-0.034,95%CI:...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离知觉线索的注意捕获和反应抑制,进一步探讨注意捕获在体育锻炼影响老年人反应抑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横断设计,使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三轴加速度计(ActiGraph GT3X+)对老年人的体育锻炼量进行测量,根据结果将被试分为运动组及对照组。2组被试完成经典停止信号任务、注意捕获任务和复杂任务3个行为实验,记录反应时和准确率,同时采集结构磁共振检测灰质体积。结果:1)运动组老年人的停止信号反应时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停止信号反应时与左侧辅助运动区灰质体积显著相关。2)运动组老年人的注意捕获反应时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注意捕获反应时与准确率均与右侧额下回灰质体积显著相关。3)运动组老年人的复杂任务反应时及准确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反应时与左侧辅助运动区、右侧额下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和右侧直回的灰质体积显著相关,准确率与右侧额下回的灰质体积显著相关。结论:1)运动组老年人的反应抑制优势源于更好地调节注意资源分配,加快了对冲突信号的注意捕获。2)运动组老年人在左侧中央前回、左侧辅助运动区、双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右侧直回和右侧前/中扣带回表现出更大的灰质体积。3)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儿童执行功能脑激活模式的影响,从脑系统的角度揭示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影响儿童执行功能的脑机制.方法:选择10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使用Flanker任务评价执行功能,综合利用体育测量技术、心理测量技术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一次30 min的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前、后儿童执行功能及其脑激活模式的特征性变化.结果:1)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儿童执行功能产生积极的改善效应;2)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使儿童执行功能脑激活模式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儿童执行功能脑激活模式中的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双侧顶上小叶和左侧顶下小叶激活程度增加,左侧前扣带回激活减弱.结论:一次30 min的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改善儿童的执行功能,其脑机制是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诱发儿童执行功能脑激活模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尼古丁依赖男大学生运动习惯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不同运动习惯尼古丁依赖男大学生肠道菌群及代谢物差异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方法:按照是否有运动习惯,将30名尼古丁依赖男大学生分为有运动习惯组(HE组)和无运动习惯组(n-HE组),使用斯滕伯格范式和Go/NoGo范式测量其工作记忆和抑制能力,利用高通量测序和非靶向代谢组技术分别对肠道菌群和肠道代谢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HE组的工作记忆和抑制能力显著好于n-HE组(P<0.05)。2)HE组肠道微生物中β-变形菌纲、丹毒丝菌纲、伯克氏菌目、产碱杆菌科和萨特氏菌属等丰度显著高于n-HE组(P<0.05),埃希氏菌属作为有害菌在n-HE组丰度高于HE组(P<0.05)。3)代谢组学分析表明,HE组γ-氨基丁酸和乙酰胆碱含量显著高于n-HE组(P<0.05),n-HE组肌氨酸和鞘氨醇含量显著高于HE组(P<0.05)。4)肠道菌群中产碱杆菌科与认知功能相关性非常显著(P<0.01),普雷沃氏菌科、拟杆菌科、孪生菌科等与认知功能呈显著负相关(P<0.05);代谢物中吡哌酸、吲哚与认知功能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念练习对大学生注意的影响及其脑结构机制。方法:选择瑜伽、太极拳作为正念练习手段,形体练习作为积极对照,不运动为空白对照,80位大学生进行为期12周、每周一次80分钟集中练习干预,干预前后进行正念注意觉知量表、注意网络测试,同时采集所有大学生的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数据,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进行脑区灰质体积计算。结果:(1)12周正念练习显著提高大学生的正念水平;(2)12周正念练习显著改善大学生的注意执行控制能力;(3)12周正念练习后瑜伽组右侧颞中回颞极、太极组左脑颞上回和双侧小脑后叶灰质体积显著改变;(4)瑜伽组右侧颞中回颞极灰质体积的改变与注意执行控制的改善显著正相关。结论:12周正念练习改善大学生的注意执行控制能力,改变颞叶、小脑等脑区的灰质体积;正念练习可能通过影响大学生颞叶灰质体积等脑结构,改善其注意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有氧运动对超重青少年反应抑制功能与干扰抑制功能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的Go/Nogo范式与Flanker任务分别测评行为抑制和干扰抑制,首先比较超重青少年与正常体重青少年在抑制功能上的差异性,探究超重青少年抑制功能是否存在弱势;其次,将超重青少年随机分成运动组和对照组,分别经过2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和静坐阅读后,检测其抑制功能。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超重青少年的Nogo正确率显著降低,Go反应时显著减慢,Flanker任务的反应时显著延长;(2)运动组后测的Nogo正确率显著提高,Flanker任务的不一致刺激正确率显著提高。结论超重青少年表现出较弱的反应抑制和干扰抑制,20 min的急性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够促进超重青少年的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对20名运动等级为一级以上的优秀射箭运动员表象刺激下前额叶背外侧白质及前部扣带回皮质N一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和肌酸(Cr)等代谢物的浓度值及其相互之间的比值进行分析讨论,为研究大脑的高级功能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其结果表明:1)优秀射箭运动员的前额叶背外侧白质及前部扣带回皮质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和肌酸(Cr)等代谢物的浓度值及其相互之间的比值在不同性别分组,男、女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表象刺激下前额叶背外侧白质及前部扣带回皮质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浓度水平显著降低,运动员表象状态下脑功能应激代谢水平增高,这表明前额叶白质和前部扣带回皮质一定程度参与了表象过程,提示大脑对工作记忆进行提取也参与了运动员的表象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类研发的运动干预方案对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小学生脑执行功能改善的有效性,进而为促进小学生脑执行功能健康发展提供可选择的精准运动干预方案。方法:依据运动干预改善小学生脑执行功能发展的多路径理论,针对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小学生脑执行功能发育特征,分别开发"趣味游戏+花样跳绳+花样跑步"(针对语困小学生)、"合作游戏+武术操+花样踢毽"(针对数困小学生)、"篮球"(针对双困小学生)运动干预方案,采用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2(类型:学困小学生、普通小学生)×2(时间:前测、后测)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实验组实施10周的运动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育课内容,实验前、后采用脑执行功能测量工具全面评价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和普通小学生的脑执行功能。结果:(1)从脑执行功能发育特征上看:语困小学生的刷新功能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抑制、转换功能与普通小学生无显著性差异;数困小学生的抑制功能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刷新、转换功能与普通小学生无显著差异;双困小学生的抑制功能、刷新功能和转换功能水平均低于普通小学生,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2)从运动干预方案的有效性上看:"趣味游戏+花样跳绳+花样跑步"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语文学习困难和普通小学生的刷新功能;"合作游戏+武术操+花样踢毽"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数学学习困难和普通小学生的抑制功能;"篮球"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双困和普通小学生的抑制、刷新和转换功能。(3)从脑执行功能的改善效果上看:"趣味游戏+花样跳绳+花样跑步"方案对语文学习困难小学生刷新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合作游戏+武术操+花样踢毽"方案对数学学习困难小学生抑制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篮球"方案对双困小学生抑制、刷新和转换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结论:(1)语文学习困难小学生刷新功能发育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小学生抑制功能发育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双困小学生抑制、刷新、转换功能发育水平均低于普通小学生。(2)分类开发的运动干预方案能够针对性的、有效的改善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小学生的脑执行功能,且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  相似文献   

13.
乒乓球运动员动作识别时的脑电相干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乒乓球发球动作识别实验过程中不同脑区的相干性分析,探讨乒乓球运动员发球动作识别时大脑皮层与皮层之间同步性变化的特征,了解大脑皮层之间功能耦合性.方法:采用64导脑电测试系统记录18名乒乓球运动员和18名乒乓球初学者观看发球旋转的动作视频时的脑电数据,基于Matlab平台计算低频alpha(8~10 Hz)、高频alpha(10~12 Hz)、低频beta(13~22 Hz)和高频beta(23~35 Hz)频段内发球动作识别时半球内(顶叶与额叶、中央区、枕叶、颞叶)和脑区间(额叶、中央区、顶区、枕区和颞叶)的相干性.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与运动新手相比,乒乓球运动员显示了更低的脑电相干性,半球脑区内低频alpha在双侧顶叶和额叶(P3-F3、P4-F4)、顶叶和颞叶(P3-T7、P4-T8),左侧顶叶与左侧中央区(P3C3),左侧顶叶与左侧枕叶(P3O1)的相干性低,高频alpha和低频beta频段在左侧顶叶与左侧中央区(P3C3)、左侧额叶(P3F3)、左侧枕叶(P3O1)、左侧颞叶(P3T7)均显示了低相干性,高频beta频段左侧顶叶与左侧额叶(P3F3)、左侧颞叶(P3T7)的相干性低;半球间在低频alpha频段内额叶(F3F4)、顶叶(P3P4)和中央运动区(C3C4)相干性低,高频alpha和低频beta频段顶叶和中央运动区的相干性低.结论:与运动新手相比,运动专家发球动作识别时大脑皮层之间的功能耦合精细分化,主要涉及顶叶与额叶、颞叶脑区及中央运动脑区,暗示运动员发球动作识别时脑区间有效的功能耦合.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冬训期间脑机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对冬训期间不同阶段脑电图进行对比研究,了解冬训期间不同阶段射箭运动员大脑机能变化的特点,为科学训练提供客观依据.研究结果:专项负荷训练课后,射箭运动员顶枕区双侧α频段脑电功率值有下降趋势,而中央回双侧β频段脑电功率值有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专项训练课对运动员中枢机能有较显著的影响;冬训期间大负荷量低强度专项训练阶段,射箭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会由兴奋转向抑制;在冬训期间小负荷量高强度专项训练阶段,由于训练的负荷强度增加以及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随之增高;优秀射箭运动员中枢机能的各项脑电指标波动范围较大,存在个体差异.在建立优秀射箭运动员冬训期间主要脑电指标评价参考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重点运动员个性化参照标准,以便更好地用于训练监控.  相似文献   

15.
通过脑电相干性分析,探讨运动员射击中击发和收枪两种不同运动表现时各脑区间的沟通差异。采用64导脑电测试系统记录12名女子气手枪运动员击发与收枪时的脑电,将两种不同表现击发前的脑电分为4个时间段(每段1 000 ms),分别计算低-alpha频段(8~10 Hz)、高-alpha频段(11~13 Hz)、低-beta频段(14~22 Hz )中前额区(Fz)与其他脑区间(额区、中央区、顶区、枕区和颞区)的相干性。结果发现,在低-alpha频段,与收枪时相比,运动员击发时大脑信息沟通较少,表明击发时运动员只需要较低的皮层唤醒和注意努力。左脑脑波相干性显著低于右脑,表明大脑半球不同功能体现在了运动员射击过程中,运动员射击时右半球交流多,注意力转移以视觉空间为主。不同表现过程中不同时间点显示了不同高低的脑波相干性,故推断稳定的大脑皮质活动与较好的运动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参与上下肢左右侧关节随意运动的大脑皮层控制区及皮层下基底神经节核团进行研究,探讨不同运动控制区在随意运动中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Siemens公司MAGNETOM Trio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7名健康右利手志愿者进行左右侧踝关节以及利手、非利手随意运动时的全脑fMRI扫描.数据经过头动校正、空间标准化,高斯平滑等预处理后,通过相关分析分别获得左右侧踝关节、利手以及非利手随意运动的脑激活图,采用SPM软件对参与随意运动的脑区进行解剖定位并对其调控机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利手运动主要激活对侧初级运动区(M1),双侧辅助运动区(SMA)和双侧小脑,各激活区域中心点激活范围为3.15~6.68.非利手运动主要激活双侧小脑、SMA以及苍白球、纹状体和丘脑等基底神经核团,各激活区域中心点激活范围为3.30~7.19,参与非利手运动控制的脑区激活量是利手的2.31倍.左右侧踝关节随意运动主要激活对侧M1、双侧SMA以及小脑,中心点激活量范围为3.15~7.41.结论:上下肢的随意运动主要依赖于大脑皮质和小脑等结构,同时基底神经节也是参与其调控的重要神经核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多模式运动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老年人认知功能、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Fs)、β-淀粉样蛋白(β-amploid,Aβ)、Tau蛋白及海马亚区体积的影响。方法:将25名健康老年人和25名MCI老年人分别随机分为运动组与对照组,对运动组进行20周多模式运动干预,评估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海马亚区体积萎缩率,配对比较干预前后各类指标变化,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干预后MCI运动组整体认知功能、注意力、语言流畅性及逻辑记忆水平显著提高(P<0.01);2)MCI运动组Aβ1-42含量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Tau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运动组NFs水平显著提高(P<0.01);3)运动组左侧海马安蒙氏角1区(LCA1)(P<0.01)、左侧海马齿状回(LDG)(P<0.05)萎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认知功能变化与LCA1、左侧海马安蒙氏角4区(LCA4)萎缩率及Aβ1-42、Tau蛋白变化呈显著负相关,与NFs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小世界分析方法,探测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大脑的结构网络及功能网络的可塑性变化。方法:收集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和与之匹配的普通被试作为对照组,采集静息态,3DT1及DTI磁共振数据。首先根据DTI纤维追踪结果构建结构网络,根据功能连接构建功能网络。进一步计算不同稀疏度下的结构及功能网络的网络属性。结果:通过计算其网络属性发现,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与普通被试的结构及功能网络都具有小世界特性。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组的结构网络及功能网络的聚类系数和局部效率比对照组高,在部分稀疏度下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结构和功能网络的全局聚类系数显著相关。结论: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大脑的结构网络及功能网络的聚类系数和局部效率比普通被试高,且结构和功能网络的全局聚类系数显著协变,说明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的脑连接比普通被试多,脑区之间通信更加迅速有效,信息容错能力更强,且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的脑结构、功能网络具有一致的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殷春宇  史利  张文 《体育学刊》2024,(1):143-148
空间知觉能力是决定足球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关键,更是提升运动员竞技表现的核心因素。选取20名国家一级足球运动员(专家组)和20名高校足球俱乐部的体教专业大学生(新手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探讨心理旋转任务下行为绩效、前额叶脑血氧(Oxy-Hb)激活以及脑功能连接的组间差异。结果显示:(1)专家组心理旋转任务正确率显著高于新手组(P<0.05),反应时显著短于新手组(P<0.01)。(2)专家组左右侧背外侧前额叶、额极区和右腹外侧前额叶激活低于新手组(P<0.05),并且脑间功能连接协同更强。研究认为,长期足球训练能够改变运动员的空间知觉加工模式,提高神经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大脑网络连接性,对认知功能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项研究,采用当前先进的ET空间脑涨落图技术,对人体大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两年的重复实验数据2508万个左右,获得了肯定的结果。客观生理变化的现象证实了:人体进入气功态后大脑呈现出高度协和有序时,第二神经系统的生物大分子震荡、神经胶质细胞活性加强、微管效应提高等构成了脑S波谐振慢系统的功能效应。采用“双盲”法测试兴奋和抑制功态时调控对方,大脑产生相干震荡,反应出大脑更深层次上的自组织活动是相干全息的,运动方式是脑涨落太极模型。这一重大的发现,进一步论证了达到国家领先水平的“气功遥感信息在体育运动中实验研究”科研成果的可信性和实用价值,从实践上支持了鲍姆提出的超全息宇宙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