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青年报》转述了一则报道:一篇600字左右的小学生作文,里面接连出现了"热死了""烦死了""紧张死了""开心死了"等词语,有人统计了一下,总共有72个"死了"。无独有偶,据报道,一位初中语文教  相似文献   

2.
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有一篇文童曾经说过这样一个事实:一篇500字左右的小学生作文,其中使用了72个“死了”,如“热死了”“烦死了”“闷死了”……整篇文章毫无文采可言,语言严重地“沙漠化”。  相似文献   

3.
刘桂荣 《河北教育》2005,(23):27-27
学生根据教材中的作文要求完成一篇作文后.教师往往把这次作文的“要求”当作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全班学生的几十篇作文“一刀切”,达到要求的就给个高分.给个“漂亮”评语,达不到要求的就给个低分.给个“不漂亮”或“不够漂亮”的评语。我曾就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评语.对学生进行了多次问卷调查,主要情况是:  相似文献   

4.
王海珺 《陕西教育》2003,(11):41-4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无疑,这次课改是号到了作文教学的死脉,为中小学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作文虽然不同于文学创作,但也必须是学生情感和灵性的自然升华,是用自己的眼睛和思维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感受和判断,因此,它也必须是“情动而辞发”,是“自鸣天籁”。  相似文献   

5.
康靖贤 《现代语文》2009,(5):142-143
据新华社2004年2月11日讯,一篇600字左右的学生作文,其中用了72个“死了”。如“热死了”“烦死了”……整篇文章都是十分简单的词语,毫无文采可言。笔者对中学生语言贫乏程度也做了相关调查。1.从500名初三学生中随机选了30名,对这30名学生的338篇作文运用雅词情况做了详细分析。每篇作文运用雅词约10个。2.给足够的时间,让180名学生写出所能想到的所有成语或四字词语。有54人写不到100个。3.从人教版第一册到第五册课文中,选出含有1000个雅词的800句话,以按拼音填空的形式,填写那1000个雅词。  相似文献   

6.
在对小学生作文心态的调查中,我们深深感到,改革以“文”为本的旧作文教学机制已刻不容缓,改变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消极心理,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如何化消极为积极?让学生从消极心态的“阴影”中走出来,走进“阳光”?我们的思路是:以人为本,从“怡情”、“沟通”、“松绑”、“实践”、“积累”五个维度构建作文教学框架。 一、怡情 将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作为作文教学的灵魂。在操作上,一是充  相似文献   

7.
实施开放型作文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表达真情实感,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文章从只划范围、不命死题,强调写“实”、不受“实”限,明确要求、不拘一格,给足时间、重在实效等几方面阐述了开放型作文课堂教学的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8.
刘春芳 《学语文》2011,(3):50-51
作文评改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应该成为中学作文训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作文的自改能力?下面几个方面是关键所在。一、启“识”“识”.是指学生对自改作文这一做法的认识。对于自改作文,学生的初始认识是不够到位的。有人认为批改作文是老师的职责,学生是无法胜任的;  相似文献   

9.
作文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主要标志之一。作文教学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侧重于“怎么写”,忽视了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情感意志等因素,学生被当作消极的接受知识的贮存器,造成学生作文脱离实际,对作文无激情。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写作效率,必须重视学生的写作心理。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只有一个文本。作文教学有两个文本:一是教材的文本.二是学生的作文。长期以来,老师们只关注了第一个文本,即教材,即“作前指导”。忽视了第二个文本——学生的作文。老师们把批改学生的作文看成一项累死人的工作。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要把学生的作文当成“教学的文本”。学生的作文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文本”,因为从学生作文出发的教学,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11.
鲁玲华 《学子》2013,(1):26-27
最近,武汉某报刊登了《写作文一背作文一默写作文》一文,作者谈了“下水作文”的三大弊病:其一,“逼迫学生就范”,让他们“千方百计地模仿”老师的“下水之作”。其二,这种模仿“熄灭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其三,“于老师也无补”,“下水作文”既害了学生,也害了教师自己。该作者如此看待“下水作文”,可能源于认识上的三个误区:其一,认...  相似文献   

12.
语文姓语,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作为在语文中占有很重分量的作文,它该姓什么却似乎很少有人去顾及,以至作文已逐渐失去了它的本“姓”。古人云“字如其人,文亦如其人”。可见文章乃人性之表露,怎样的人便会写出怎样的文章,怎样的文章亦可看出是怎样的人。然而,当前的作文教学似乎走了样,变了味,不再是“文如其人”。高考中曾有许多人竟忍心让自己的母亲在自己笔下死上一回,以此捏造一丝悲凉,乞求阅卷老师的一点怜悯,换取一点可怜的分数资本。实在可悲!作文已不再是作文,而是造文,由此便可得出当前我们的学生作文已姓:“造”———尽显造假…  相似文献   

13.
齐亮 《新疆教育》2013,(10):17-17
教育学家吕淑湘先生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个老大难,“少、慢、差、费”的情况仍未改变,作文教学更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作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个“乐学”和“乐写”。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我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4.
张树涛 《教育艺术》2008,(12):78-79
近几年来,在作文教学中“作文评改”这一用语渐次通行,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正在逐步取代以往通用的“作文批改”、“作文讲评”。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简单变化,而且从作文指导思想和评价内容上都有所创新,提法更科学更合理。这一变化,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作文评价突破了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形式,逐步朝着多向互动的多样化形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人长期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一、由“死学”转变为“活学”在作文教学时,我首先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接受能力,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难,作文教学更难。但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们。教师愁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课堂上,教师指定“圈、框”,把学生的思维完全囿于限制之中,没有创新的余地,只能死搬硬套;课后,教师的办公桌上则堆起了一座又一座的大山,每天“搬山”不止,犹如“愚公移山”,眼见心烦,一筹莫展。有时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也完不成批改任务,即使完成了,也大部分是应付了事。  相似文献   

17.
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来纠正或者说确定一种说法,改变一种视角。历来都说“批改作文”或者“作文批改”,我觉得有必要在“作文”和“批改”之间强调“学生”一词。“批改作文”或“作文批改”是一种只见文本或者说以文为本的视角。而“批改学生作文”是既见文本,更见作者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学生作文老师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大“传统”。对一篇作文,学生搜索枯肠地作完后,就成了局外人,所有的事全由老师“承包”了。实践证明,这是极不科学的,我们应该大胆地将作文批改放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徐敏南 《教书育人》2001,(19):20-21
一、“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由于“应该教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致使中学作文教学陷入了“一切为了”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诀窍的作文指导,于是便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于是便有了千人一面,千文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因而自然就形成了教师厌教、学生怕写的局面。中学生的作文大多是徒有躯壳没有灵魂、死不死活不活、黑不黑白不白的“灰色作文”。考试前,学生畏之苦之,不得已而为之;考试后,轻之厌之,如…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个研究、探讨的热门话题,而这一热点的中心就是如让学生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来,这当中指导写作固然是个关键步骤,但科学、有效地批改作文则是激励学生写作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才能“乐其业”,满意的习作也将应运而生。笔者认为“批改作文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