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老师,今年我就把孩子交给你了,功课我辅导不了,孩子在家也不听我的话。""老师,我们孩子就听你的话,你对他严厉些。"作为老师,每每听到家长这样说的时候,我的内心很复杂——欣喜又失望。欣喜的是,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是绝对信任的;失望的是,家长把教育责任都推到学校和老师身上。  相似文献   

2.
B(来话者。以下简称B):我有点小孩的事想问一下。A(咨询员。以下简称A):您的小孩多大了?B:我的小孩子现在8岁,上小学二年级,是个女孩。A:您的小孩遇到什么问题了?B:孩子是择校生,因为我们家附近没有学校。孩子去了以后,开始比较淘气,不是蹦啊、跑啊,就是又跳又闹。老师就不喜欢她。后来老师又说她不是这一片的,孩子就有了负担。孩子回来就对我说:我以后不要去上学了。我就去和老师交流,老师就说你们在家也不教育教育她,其实我们在家每天都教育孩子,没有一天不说。A:您每天都是怎么教育的?B:就是帮助她默写、朗读,告诉…  相似文献   

3.
编前语:“家校沟通”是我们这期继续讨论的内容。北京光明小学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了孩子的父母与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配合的重要性。他们采取了种种措施,用一些很好的方法,使家庭与学校形成了合力,为孩子的顺利发展铺平了道路。我们选发了三位老师在“家校沟通”方面的好的想法和做法。同时我们还欢迎读者继续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有些学生的父母认为,孩子上学了就可以万事大吉,就全交给老师管了。我想说,学生父母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为了孩子,家庭和学校要产生“共振”,也就是协同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一致,首先是教育标准的统一。如果学生的父母与老师教育的标准不统一,老师教一套,学生的父母说另一套,就会在孩子的心理上造成混乱,从而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父母与老师协同一致,共同为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并将其深入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辈子。其次是教育方法的一致。这就要求学生的父母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法统一,基本做  相似文献   

4.
杨姗姗 《班主任》2012,(6):46-47
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不认同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对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不理不睬甚至唱反调;还有的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那样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孩子已经6岁了。因为即将升入小学,为了让孩子适应将来的学校生活,幼儿园开始留一些口头作业。每次,孩子都能如实地向我们复述清楚老师所留的作业,并完成得较好,因此总得到老师的好评。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我认为,既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培养,也离不开家长的耐心辅导。下面是我们配合老师的教育,帮助、辅导孩子的一些体会。1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促进孩子积极、主动进行各种活动的动力。兴趣的产生,离不开家长的启发和影响。记得老师第一次留的口头作业是要求孩子回家画一本10页的小人书。当孩子将这个作业向我讲了以后,我…  相似文献   

6.
正本期讨论的案例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不认同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对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不理不睬甚  相似文献   

7.
冉乃彦 《班主任》2012,(6):57-58
正有一次,我参加北京市教委召开的调研会,先参加了家长会,了解到家长普遍认为,现在的教师素质太低……接着又参加了教师会,听到教师异口同声地说,现在家长的素质太低……后来,两会合在一起开的时候,我转述了所见所闻,大家都笑了。我说:"历史的原因造成我们的素质都不合格。不说教师、家长,就连我们科研人员的素质也不成,没有搞出几个像样的科研成果。我认为,最好还是不埋怨别人,大家都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我以为,探讨"家长不配合老师的工作,怎么办",不能只说"家长不配合老师的工作",要跳出这个狭小的视野,放眼发展,创造性地去解决建立班主任和家长新型合作关系的问题。教育孩子特别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配合,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  相似文献   

8.
江苏一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上课经常搞小动作,让老师伤脑筋,也让我们伤透了脑筋。批评他,孩子就老实几天,可是过几天孩子又犯老毛病。我们不能天天到学校看着他,真是无计可施。主持:教育孩子需要花大力气,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共同配合,不可能一说就灵,一下子就解决问题。孩子不遵守纪律,基本原因是意志品质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弱。怎样提高孩子的自制能力?下面一些家长的观点和做法可供您参考。  相似文献   

9.
康松 《教书育人》2014,(8):25-25
从小就教育儿子要诚实不撒谎,有一天上小学的他问我:“省里领导要来学校检查,校长和老师要我们对学习时间和作业量等统一口径,都按老师教的说,我该怎么办?”我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只好反问:“你说呢?”儿子很为难地说:“来检查的人问到我,我只能是不理他们。”我追问:“要是你不得不回答他们的提问呢?”儿子想了想说:“我会对他们说,我不和陌生人说话。”他虽然无奈,却很巧妙地坚守了自己的诚实,也在善良地试图维护学校的利益。让孩子诚实,又让孩子撒谎,都是某些老师的要求,这让孩子们如何处之?  相似文献   

10.
李镇西 《湖南教育》2014,(11):58-58
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禁止择校,但家长们煞费苦心乃至不择手段地为孩子选个好学校,让"择校热"多年来依然持续升温。不少家长认定,只要孩子进了一所好学校乃至名校,孩子的前途就有希望了。我不止一次听家长对我说:"学校教育实在是太重要啦!"每次我都这样回答:"学校教育当然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它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  相似文献   

11.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着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班主任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所以,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到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如果家长能和学校步调一致地教育孩子,那么一切难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相似文献   

12.
理念:学校不是教育的独行客在学校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听到这样的对话:"老师,我的孩子全靠你们了。"是家长的信任还是家长面对教育的尴尬和沮丧?难道仅用老师的双手就能托起孩子的明天?这到底是教育的荣幸还是教育的悲哀?德国有位哲人这样说:"国家的明天与其说掌握在当权者手中,还不如说掌握在家长的手中。"学校的教育不应是教育的独行者。我  相似文献   

13.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说真的,我就怕孩子说,老师请您去一趟。”“一张条子或一个电话就把我们‘请’到学校,站在老师面前,我们做家长的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现在的老师,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有招数,只要你往他跟前一站,准会被劈头盖脸地数落一番。”……茶余饭后、公交车上、放学路上,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议论着。从家长的抱怨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教育好孩子,但是,彼此沟通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呀!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生涯…  相似文献   

14.
著名学者南怀谨先生曾说过:“现在天下父母以及所有老师都在做一件事,残害我们的幼苗!”对此我也深有同感。现有的应试教育把我们的孩子害得很苦,而许多学校、老师和家长,都无意识地充当了帮凶。以发展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正在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扭曲,而走向了教育的反面。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骑车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家长,家长对我说:"老师,请您帮我教育教育我家孩子,我们现在几乎无法沟通,孩子压根不和我交流,我说什么她都不听,孩子自己说他就听老师的。平时我只要一说她,她就烦我,就乱摔东西,气得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听了家长喋喋的话语,我答应了她的请求。  相似文献   

16.
独奏演员     
来自法国马赛的一个学生夏令营访问一所学校,这所学校的教育以艺术见长,中法两国的孩子进行了交流表演。真的,中国孩子们的表演很出色,孩子们发挥了自己的最好水平,许多高难度的曲子也被孩子们演绎得行云流水。演奏结束,法国孩子的带队老师一脸疑惑地问:“你们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独奏演员?”校长说:“因为我们的每个孩子都很出色。”法国老师仍然一脸迷惑。轮到法国孩子表演了,一共六个节目,没有一个节目是独奏表演,所有的演奏均有多个孩子参与。这下轮到校长迷惑了。他问法国老师:“孩子们是不是特别喜欢合奏?”法国老师说:“对,合奏需要配合…  相似文献   

17.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说真的,我就怕孩子说,老师请您去一趟。”“一张条子或一个电话就把我们‘请’到学校,站在老师面前,我们做家长的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现在的老师,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有招数,只要你往他跟前一站,准会被劈头盖脸地数落一番。”……以上并不是个别现象,茶余饭后、公交车上、放学路上,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议论着。从家长的抱怨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教育好孩子,但是,彼此沟通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呀!十…  相似文献   

18.
难题之八 教师不喜欢我的孩子66%的家长认为;“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表述为: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孩子常说老师偏向别的同学;老师有时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我的孩子;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和老师难以合作;孩子在学校总受欺负;孩子怕老师...  相似文献   

19.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说真的,我就怕孩子说,老师请您去一趟。”“一张条子或一个电话就把我们‘请’到学校,站在老师面前,我们做家长的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现在的老师,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有招数,只要你往他跟前一站,准会被劈头盖脸地数落一番。”……以上并不是个别现象,茶余饭后、公交车上、放学路上,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议论着。从家长的抱怨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教育好孩子,但是,彼此沟通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呀!十…  相似文献   

20.
杨子 《辽宁教育》2014,(12):51-52
正这学期刚刚开学,一位初一学生的家长找到我,谈到孩子开学后不愿意上学,老师留的作业也不写,心里很着急。家长说孩子的老师年龄太小,经验不足,上学期跟孩子之间发生过冲突至今都没有解决。老师自己都没长大,怎么教育孩子。原来这位家长所说的是86年出生的一个"小老师"。家长找过学校几次,希望校方更换老师,校方告知无法调换,家长就想把孩子转到其他的学校,可孩子说已跟同班同学有了深厚的感情,如果换了新学校,还需要花时间去适应新环境。家长面对以上诸多困惑,来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