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篇幅小,语言要求精粹凝练,尤其是近体诗,受字数、声律的严格限定,这种要求就显得更为突出,正如前人在评述五律时所说的:“五言如四十个贤人,着一个屠沽不得。”①必须句句精心斟酌,字字反复推敲。同进,诗歌语言又要求有鲜明的形象性,要做到“叫人读了仿佛有许多影象跃跃欲出的样子。”②因此,在近体诗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常有具象意味的实词占有较大的比例诗人在“炼句”、“炼字”时也往往更注重这些实词。有些近体诗句甚至仅仅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如“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歌,尤其是格律谨严的近体诗中常常出现一些较为特殊的名词词组。这类词组一般呈偏正式结构,如“风牖”(许敬宗《奉和过慈恩寺应制》:“风辅送花来”)、“软尘”(陆游《三月二十一日作》:“软尘骑马梦京华”)、“藤萝月”(杜甫《秋兴》:“请君试看藤萝月”)等。说它特殊,是因为与散文相比较,这类名词词组的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的关系显得复杂一些,如上面举的“藤萝月”、“藤萝”对“月”既非性状上的修饰,亦非范围上的限定,它们之间也不能简单地插入“之”字,其意义联系需要根据上下文去灵活地把握。这类名词词组在近体…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语词的意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但在特定语境中,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破坏其规范,超常使用,以此提高言语交际的质量,增强言语表达的效果。一易“色”语词除了基本意义外,还有附加于基本意义之上的某种色彩,如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4.
5.
从定语与中心词的搭配关系看,定中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合常规搭配的定中结构,另一种是超常规搭配的定中结构,如“岁月的珍珠”、“记忆的底片”等。用“岁月”限制“珍珠”、用“记忆”限制“底片”,是不合常规的,并且近似荒诞。但从修辞的角度来看,这是言简意深、蕴含丰富的警语,在文学作品特别是在诗歌中,有它广阔的地盘。本文  相似文献   

6.
近体诗形式的文化功能不仅在文本操作层面上有其内在的价值,在深层结构上,还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出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和“阴阳”、“五行”、数术等文化观念。对此,必须从哲学、历史、文学、美学、语言学、文化学甚至宇宙学的角度全方位地予以立体观照,才能深刻体认近体诗形式深厚的文化内蕴和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维近体诗句法具有丰富的诗学功能.首先,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矛盾冲突造成的句式异常使全诗匀称中显出参差,严整中显出灵动,使诗歌达到整齐与变化的和谐统一;其次,对诗句内部句法层次划分的不同会造成对诗句的多义理解;最后,成分异置也是适应格律、强调语义、营构诗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从汉以后出现五言诗和七言诗,到魏晋南北朝,就越来越注意诗的声律,大抵已有律诗的雏形。至唐,诗人总结前人的经验创造出律诗和绝句的诗歌形式。这种诗有严格的格律,和以前的诗不同。为了便于区别,当时诗人把所有的律诗和绝句叫做近体诗。否则,就叫古体诗。这种划分后人一直沿用。古体诗的格律宽,近体诗的格律严,因此讲诗的格律,就是讲近体诗的格律,本篇拟就  相似文献   

9.
“游”字在先秦典籍和后世文化诸多领域出现 ,文章通过探讨“游”语词的文化内涵 ,进而揭示其由自然的语词层面进入到审美领域的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词语都有一定的语义特征,这些特征规定了它只能和哪些词语搭配,不能和哪些词语搭配,从而构成一定的逻辑制约和语法规则。如动词“吃”要求含有“动物”义素的名词作它的施事格.要求含有“食物”义素的名词作它的受事格,这是合乎规则、合乎逻辑的正常搭配。而在修辞上将两个语义特征互不相容的词语搭配在一起,就叫“超常搭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爱着您的爱,幸福着您的幸福”等。这种搭配由于打破了语言的线性组合规律,不合逻辑、不合语法,造成了独具效果的陌生化现象,从而在语言接受上具有多方面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个词语都有一定的语义特征 ,这些特征规定了它只能和哪些词语搭配 ,不能和哪些词语搭配 ,从而构成一定的逻辑制约和语法规则。如动词“吃”要求含有“动物”义素的名词作它的施事格 ,要求含有“食物”义素的名词作它的受事格 ,这是合乎规则、合乎逻辑的正常搭配。而在修辞上将两个语义特征互不相容的词语搭配在一起 ,就叫“超常搭配”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爱着您的爱 ,幸福着您的幸福”等。这种搭配由于打破了语言的线性组合规律 ,不合逻辑、不合语法 ,造成了独具效果的陌生化现象 ,从而在语言接受上具有多方面的审美意义。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逻辑的角度对汉语语词进行了新的分类,提出了关于词项的新的观点,得出了“语词的意义就是词项”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逻辑的角度对汉语语词进行了新的分类,提出了关于词项的新的观点,得出了“语词的意义就是词项”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4.
鼎,原是古代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煮肉盛肉,如鼎俎、鼎镬,多为青铜制成,园形、三足、两边有耳,中间腹部可盛物,后也盛酒。鼎以三足为其主要特征,但也有少数是四足方形的。后来统治阶级把它作为庙堂之礼器,这种礼器是奴隶社会贵族用来“别上下、明贵贱”,作为统治权力和等级的一种标志的。由于这种礼器只有君主才可  相似文献   

15.
标点符号的审美功能及其运用欣然标点符号是继文字之后所创造的书面语言中的符号系统。作为书面语言形式的主体部分的文字系统,通过标点符号的梳理和标示,才能达到准确无误地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目的。可以说,标点符号是建筑在文字系统之上的符号体系。随着标点符...  相似文献   

16.
超常儿童是指智能与非认知心理品质方面显优于一般儿童的儿童。对超常儿童实施特殊教育,对于早出人才,出好人才有着重要意义。人们对于超常儿童的界定、超常儿童的鉴别、超常儿童的成因、早期教育的涵义、超常教育的模式等。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实践中有所失误。针时超常儿童及其教育中的种种偏差与失误,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张海鹰 《文教资料》2006,(32):171-172
本文通过实例阐明模糊语词在日常交际中的语用功能,并透过Grice和Leech会话原则中的各准则进一步分析模糊语词在礼貌交际中的作用,揭示模糊语词的使用是日常有效交际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诗歌发展史以及民族审美理想的角度,探讨唐代近体诗形成的意义。指出近体诗的形成标志着诗歌史进入了格律化的新时期,解释格律化形成的条件,并描述诗歌格律化的表现。文章同时指出唐代近体诗是我国古典诗的审美范式,是和谐美和含蓄美的载体。并作了例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超常搭配是言语变异的手段,这种手段在言语交际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里我们想先就超常搭配的结构分布和语体分布作一些调查,然后考察超常搭配的表达功能。一现代汉语中的句法结构到底有多少,诸家说法不一。我们以丁声树等先生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为据,举例说明超常搭配在五种基本句法结构中的分布情况。这五种基本  相似文献   

20.
最近10年,国内学者对鲁迅旧体诗的语言艺术、审美特征和主要风格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但是,对于鲁迅近体诗在形式上的变化及其意义尚无人探讨。钱理群提出二十世纪旧体诗词是一个有待开发的研究领域,他强调说:在考察二十世纪旧体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