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根远 《收藏》2001,(10):33-34
在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会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收藏》杂志顾问杨伯达先生致力玉学研究几十年,在玉器鉴定辨伪、玉学的学科构建诸方面戮力耕耘,主编有《中国美术全集&;#183;玉器卷》、《中国玉器全集》等权威典籍。今年,杨先生应邀来陕,为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与《收藏》联合举办的文物鉴定班讲授“玉器鉴定”,记者就一些藏界感兴趣的问题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2.
李霞 《收藏》2006,(1):132-134
我没有其他访问者的幸运,也就是说,没有亲眼看到周倜先生多年精心收藏的两大专题670件之多的藏品。  相似文献   

3.
陈青 《收藏》2001,(4):19-23
最初认识杨鲁安先生是十多年前在一次会议上。那时我只知道他是一位饮誉海内外的书画家,一位备受同行推崇的篆刻家。他擅长书法,诸体皆能,尤精甲骨和金文,其作品包容峭拔,风格爽健。他所治印,古拙淳厚,苍劲郁勃不失清新。前不久在郑州召开的全国文史馆工作交流会上,我有幸再次见到了杨先生。中国书协副主席、西安交大教授钟明善馆员告诉我这样一件事:1999年,杨鲁安将自己多年收藏的200多件文物捐献给了杭州西泠印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此事引起了我们极大兴趣。杨老为何要将自己的收藏捐献出来?都捐了哪些珍贵文物?满怀兴趣,我在会议空暇采访了这位和蔼谦逊、具有君子之风的学者。  相似文献   

4.
杨燕 《收藏》2007,(3):169-169
由玉友发起的“庆祝杨伯达先生八十华诞”系列活动之“中国玉文化论坛”于2006年12月20日下午在北京金钱豹王府井店举行,与杨老一起工作过的“战友”同志,还有他的学生,朋友百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5.
《收藏》2006,(12):116-116
彝海结盟纪念馆静待珍贵文物,酒类博物馆落户上海金山,温岭建成洞穴石文化博物馆,海宁首家私人收藏馆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 ,聊城市是清圣旨博物馆开馆 ,[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徐华铛 《收藏》2001,(2):69-70
浙江省嵊州市收藏协会会长赵樟华收藏“空石”3118枚,经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验证,授予赵樟华“空石收藏之最”大世界基尼斯证书。“空石”是一种有价值的石材。此石外壳浑圆,呈黄褐色,腔膛却空,中含内核,摇动有声,故称空石,也有人称其为“石馒头”、“禹粮石”或“魂石”。空石只在少数地方才有所发现,也是一种珍贵的矿物药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诸石药中惟此最贵”,“久服之能轻身飞行千里,延年,不老”。  相似文献   

7.
李宝才 《收藏》2001,(12):61-62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文革”曾是个沉重的话题。30年过去了,当年兴盛一时的毛主席像章也被当成“文革”文物进入了现代收藏。收藏家们将各式各样的像章分门别类组成了套章,根据珍贵程度打上了不同的星级。  相似文献   

8.
郑理 《收藏》2001,(4):28-29
几十年来,经过史老先生亲自鉴定过的各类文物,不下百万件。他有一个原则,每当发现珍贵的文物,总是要想办法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刘国华 《收藏》2001,(1):79-79
读《收藏》总第81期谷苇《苏东坡与雪浪石》一文,发现文中所说的雪浪石与定州的雪浪石大相径庭,据我所知大雪浪石和小雪浪石还在定州,而被称作前、后雪浪石。  相似文献   

10.
大漠石共赏     
刘景双 《收藏》2006,(1):110-110
大西北是美丽的,在这里的山里山外,我已游憩了近40年了。40年来她教我知道了好多东西——大漠的胸怀。  相似文献   

11.
郑理 《收藏》2001,(2):38-40
我同史树青老先生相识虽然已近30年,但是从来没有写过介绍他的文字,因为史老太忙,没时间长谈。众所周知,史老不仅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还是国内少有的几个顶尖级的文物鉴定权威。在盛世文物的今天,他终日忙得不可开交,很难静下来好好聊聊有关自己鉴定与收藏的轶闻趣事。终于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相约在北京西山八大处一家别墅里小住几天。  相似文献   

12.
13.
罗雁君  汪勤 《收藏》2006,(3):77-77
笔者藏有清代寿山石山子一件,现介绍给诸位藏友。  相似文献   

14.
李正蔚 《收藏》2001,(3):50-52
从古至今,在我国众多的观赏石品种中,灵璧石声名卓著。近十年来,各种规模的赏石展览日益频繁,姿态万千,色彩丰富,多品种的灵璧石被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喜爱和收藏,灵璧石的开采也达到空前的程度。其中一个珍奇品种,短期内身价猛增,在国内外赏石界赢得高度赞誉,这就是灵璧龟纹石(以下简称龟纹石)。  相似文献   

15.
张敏 《收藏》2001,(10):48-48
蔡锷(1882~1916年)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十四岁中秀才,1898年人长沙时务学堂,师事梁启超、谭嗣同。戊戌政变后至沪入南洋学堂,次年赴日,先后入东京大同高等学校及横滨东亚商业学校,1900年随唐才常回国,参与将在汉口发动的武装起义,事败复去日本人士官学校,学习军事。1905年到广西任新军总参谋官,新军混协统等职,1911年调云南第十九镇三十七协任协统。是年10月30日,与革命党人李根源等在昆明发动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被推为总指挥,旋成立云南军政府,任都督。后被袁世凯调北京,任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  相似文献   

16.
藏瓷夜话     
高学训 《收藏》2006,(1):71-71
古陶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醉心于古瓷艺术的收藏家注定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7.
李雪梅 《收藏》2001,(1):6-9
与人类文明史同样久远的收藏又跨过了一个世纪而进入新千年。时间不留痕迹地流逝了,而那些流传于世的艺术品,却能让人体味到时间的价值与分量。  相似文献   

18.
杨才玉 《收藏》2001,(3):8-11
被称为东方明珠的香港,在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的严竣考验之后,经济全面复苏,文化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一所耗资6亿港元、藏品数量达7万多件、面积达2.85万平方米的香港文化博物馆全面告竣,为香港市民增添了一处求知探美、休闲娱乐和与世界交流的新场所。  相似文献   

19.
周振铎 《收藏》2001,(3):32-33
张德武先生酷爱收藏,藏品颇丰,除为数甚多的瓷器、铜器外,一千多件玉蝉,蔚为大观,引人入胜。到目前为止,还不曾听说谁有如此数量的玉蝉藏品。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由秦汉至隋唐,再至宋元明清,应有尽有,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玉雕艺术发展的脉络。其造型、刀工、雕法千姿百态;沁色、纹饰、玉材竞秀争妍。观赏这一件件或玲珑雅致,或苍劲古朴,或圆润秀丽,或端穆淳厚的古代艺术品,令人遐想联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