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近年来,各市气象局积极推进新媒体宣传体系的建设,气象宣传融合发展机制不断增强,如今已逐步形成大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气象宣传工作新局面。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武川县气象局新媒体时代发展的现状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进一步思考今后如何发展新媒体气象公众服务工作。今后建设气象宣传服务人才队伍,加强新媒体气象宣传人才发展,开发具有旗县气象部门特色的应用服务,提高旗县气象公共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传媒发展形式中,从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到视频网站的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媒体形态的主流,在我国传媒产业以及信息产业当中产生着巨大的作用。在新媒体的发展中,其具备着高科技的技术优势,更能够吸引用户满足公众对于传媒的需求,对通信行业和传统的媒体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它改善的不仅仅使受众的数量或者参与者的主动性,更大的程度上是能够使每个人成为媒体,对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在新媒体的视角下,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网络公众服务更为快捷和迅速。新媒体的发展为信心时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创造良好的新媒体服务模式,实现公众信息的全面交流,促进新媒体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指出新时期电子政务的内涵更加突出公共服务的理念,重点应助力提升公共服务领域的能力和水平;总结了国际电子政务发展在理念模式、整合治理和应对互联网政治挑战方面的新趋势,指出其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启示;归纳了新时期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并提出新时期推进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建议:通过电子政务加快政府转型,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电子政务,提升电子政务覆盖受益面,以基本公共服务为根本,加强电子政务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4.
使用中国37个大城市的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和客观绩效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共服务的公共支出总量增加未能提高公众满意度水平,与理论预期不符;公共服务客观绩效中的效率与公众满意度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意味着提高效率的政策策略不一定适合于公众满意度水平提升;公共服务客观绩效中的效果性与公众满意度正相关且显著,揭示了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与客观绩效具有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从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角度,分析了服务型政府网站的建设模型,提出了可促进服务型政府网站建设的绩效评估模型,重点在于服务领域、服务目标、服务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网站绩效评估领域指标的设计思路:地方服务型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模型围绕公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应覆盖公众、企业在教育、社保、企业开办、信息公开、互动交流等11个领域的需求,并以教育、企业开办、信息公开三者为例进行了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6.
陈岚 《现代情报》2011,31(6):59-61
结合我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目标和内容,提出了基于公众视角的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形成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搜集,同时将AHP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从创新2.0理论沿革和模式探索的角度,分析了在知识社会中城市管理领域公共服务创新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述了创新2.0与城管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介绍了北京市城管执法局从城市管理实际问题出发进行的面向创新2.0城管地图公众参与平台建设的探索,并对市民参与、社会协同、“共建、共享、共治”的面向创新2.0的“城管地图”公共服务模式创新案例及其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公众对教育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提升,政府垄断提供教育公共服务出现了失灵,需要进行改革。市场化公益行为理论和志愿公益的第三部门理论之成功实践,表明在提供教育公共服务方面,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可以和政府一道成为重要的提供主体。多元化的服务提供主体,相互之间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在教育公共服务中的独特作用,共同完善着我国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朱红灿  李建  胡新  肖诗依 《现代情报》2019,39(11):137-145
[目的/意义] 从满足视角探讨线上线下整合环境和信息爆炸对政务新媒体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为政务新媒体发展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探讨感知整合对公众政务新媒体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并结合感知过载构建公众政务新媒体持续使用意愿概念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感知整合通过对公众感知使用政务新媒体的内容满足、社会满足、过程满足的积极影响,间接积极影响公众的政务新媒体持续使用意愿;感知过载对公众的政务新媒体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消极作用,进而与感知整合共同影响公众对政务新媒体的持续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已进入以移动传播为主的智媒时代.我国各级气象机构开展的公众气象服务与新媒体时代传播环境及用户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和技术的变化,提升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新媒体时代公众气象服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新媒体时代公共气象服务挑战发展战略、开展生态圈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西方工业化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取向的动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是西方工业化国家行政改革的新发展,是公共服务的民营化。其动因来自于财政压力、新技术革命、公众舆论、民主化发展等。公共服务市场化也即政府功能输出的市场化。这种市场化的改革,产生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但也招致了一些批评。了解西方政府职能的市场化改革,对中国的行政改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电子公共服务公众参与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模型及公众参与电子公共服务的机制及过程,从政府网站和公众两个方面作了调查研究,分析目前政府网站的建设现状、公众对政府网站的参与程度及对政府网站所提供的服务的满意度,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北京市市民在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的公众参与状况的实证调查,总结我国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中公众参与状况的现状。参与的层次分别有:公众接受新技术食品安全教育、公众参加新技术食品安全宣传和新技术食品公益活动、公众参加新技术食品安全监督。发现我国的新技术食品领域公众参与状况存在自发性、被动性的特点,对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中公众参与机制模式以及政策导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网站公共服务的现状分析与优化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政府网站普及率逐步提高、政府网站的公共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的同时,公众对政府网站的满意度却不尽人意.政务信息公开不充分、在线办事能力薄弱、政民互动效果不佳等问题日益凸显.政府对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调动不足使得政府网站公共服务的主动性难以有效发挥.以激活政府网站公共服务功能为主导,调动公众主观参与的积极性,加强政府与公众间的合作是优化政府网站公共服务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传统的公共服务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即政府公共服务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本文试图以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角度,并以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为着力点,来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接受度研究——基于TAM与TTF整合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子政务公众接受度低,严重影响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有效性和公众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在技术接受模型TAM与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的整合模型的基础上,有用认知与易用认知两方面的分析,得出影响电子政务公众接受度的因素主要有:服务获取渠道的便利程度、系统的可操作性、电子政务服务的一站式水平、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度等.政府必须加大对公共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公共服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力度,了解公众需求,提供公众需要的公共服务,并积极推广电子政务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25)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资讯越来越依赖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南充市气象局也推出了"南充气象"官方微信公众号,通过借鉴和学习新媒体行业相关经验,与南充市青少年宫、南充市广播电视台等部门开展紧密合作,同时基于微信公众号后台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提升了粉丝数量,增强了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用户黏性,提升了南充气象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让公众更加关注气象、了解气象。  相似文献   

18.
公众电子公共参与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陆敬筠  仲伟俊  梅姝娥 《情报杂志》2007,26(9):54-56,59
通过对G2C模式的电子公共服务进行研究,从电子公共服务所涉及的三个方面(供应方——政府,工具——政府网站,需求方——公众),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了影响公众通过电子方式获取政府公共服务的各种因素,为以后对公众进行电子公共参与度进行实证研究提供了总体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是我国改革幅度最小和变化发展最慢的领域,我国公共服务一直归属政府投资和管理,政府既"掌舵"又"划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公共服务成本高、效率低,服务质量和效益差的矛盾尤为突出。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科学传播模型经历了由缺失模型到公众参与模型的演化,但体现的科学传播本质还是传播者向公众传递科学信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嵌入,智能媒体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新的沟通体系。本文分析了智能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特征,即互动性、动态性、精准性、自学习性,以及传播主体的多元性和传播时空的多重性,设计了以互动性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媒体科学传播模型。对企业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新媒体获取科普知识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基于205份有效问卷分析了企业家使用新媒体获取科普知识的特点。最后,在理论研究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媒体环境下面向企业家进行科学传播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