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对切线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最初用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来定义圆的切线,接着用判别式为零判别直线与二次曲线相切,而在微分学中所研究的曲线不都是二次曲线,切线与曲线的交点可以不止一个,就不再用交点个数来定义,而是用割线的极限位置来定义曲线的切线.直线与圆相切的情形在同学们的大脑中已根深蒂固,受此负迁移的影响,不少学生对切线问题产生错误的想法,导致错解时常发生.请看下面几例:  相似文献   

2.
中学阶段我们对切线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平面几何中,我们说当直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时,直线与圆相切,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在解析几何中,平面几何里有关圆的切线问题放在了坐标平面内,除了将直线与圆相切的位置关系转化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这是比较合理的解法),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求出圆和直线的方程,然后联立方程得到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当这个方程组有且只有一组解时,直线与圆相切.虽然后一种解法的运算量较大,但是由于对学习直线与椭圆相切问题的解法有正迁移的作用,因而教学中很多教师会说明这样也可以解有关直线与圆相切的问题.在紧接着的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觉得心应手,可是在双曲线的学习中出现了新问题.而在微分学中所研究的曲线不都是二次曲线,切线与曲线的交点可以不止一个,因此就不再用交点个数来定义,而是用割线的极限位置来定义曲线的切线.直线与圆相切的情形在同学们的大脑中已根深蒂固,受此负迁移的影响,不少学生对切线问题产生错误的想法,导致错解时常发生,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华章》2007,(Z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经常在学习探究新概念新规律的过程中,出现根据不准确的前概念、经验形成错误规律的现象,或是学生虽然能记住概念、规律的名称和内容,但遇到实际问题时仍会不自觉地用自己头脑中原有的思维模式进行思维,结果导致错误。究其原因,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受思维定式影响而带来的负迁移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物理教学中,不能低估思维定式的负迁移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影响,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消除负迁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负迁移是日常生活经验和观察对比生物现象的一种直觉认识,受到先期学习的影响.它们在学生头脑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在日常的生活中慢慢积累,是学生头脑中强烈具有的一种稳定的认知结构,不易消除.负迁移一旦形成,就会在人的思维中形成定势,因此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对同一问题"屡犯屡错,屡错屡犯"的现象.通过对生物学习过程的微观分析可知,各种定势的干扰是负迁移产生的主要原因.下面笔者结合生物课堂教学中遇到的负迁移现象,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对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负迁移种类进行归类,并探析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相关研究表明,英汉思维和文化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句法差异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了阻碍作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和短文写作中,普遍存在汉语句法负迁移现象.母语负迁移现象在英语写作中突出表现为动词使用的错误、冠词使用的错误、句型结构的错误、"There be"句型使用的错误和句子结构失衡的错误等.教师应当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注意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务实学生的英语语法基础、增加学生的英语阅读量等减少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转化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以往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个体经验,其中有很多认识是与当前的科学概念相违背的,这就是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对学生物理概念的学习具有阻碍作用.为促进物理概念学习,提出以下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转化策略:设疑引发冲突,克服经验错误;加强变式教学,把握概念关键;注重探究实验,否定错误概念;加强正误对比,理解科学概念;适当进行比喻,抽象化为形象;进行逻辑归谬,转化错误概念;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小组讨论;相似概念归类,运用促进理解.  相似文献   

7.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作用,学习迁移的实质是原有知识在新的学习情境中的应用.两种学习之间的作用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就称为正迁移,如方程的学习有助于不等式的学习;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就称为负迁移,如日常生活中的垂直概念对几何中的垂直概念往往会产生负迁移.从数学教育的目的看,应该追求的是正迁移.即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达到"闻一知十"的境界,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式,会给新知学习带来负迁移,干扰思考的进程,为数学概念的学习制造困境。因此,要从教学实践入手,有效抑制小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式带来的负迁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母语负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影响会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该文从词汇意义的负迁移、名词的负迁移、形容词的负迁移、冠词的负迁移、介词搭配的负迁移、文化内涵的负迁移,这几个方面分析了母语负迁移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往往会出现错误。为了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学生应该努力去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语音学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然而,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过程中会出现来自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所导致的一些发音错误,如果能克服这些母语负迁移影响,学生的语音水平将会大大提高.本文从音素、连贯语音和语调三个方面分析母语负迁移对英语语音学习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希望能够指导教师在语音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提高英语语音水平.  相似文献   

11.
蓝小平 《考试周刊》2014,(47):186-186
在科学课教学中,科学概念的学习是三维目标之一,负迁移会影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本文阐述了引起负迁移的因素的主要表现和克服负迁移的有效办法,旨在帮助教师在科学课概念教学中预防和克服负迁移的影响,从而增强科学概念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学前认识负迁移对于学生学习产生着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学前认识是学生脑中错误的认识,这种不合理的认知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因而需要采取措施转化学前认识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3.
法语二外课堂上的英语负迁移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是研究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长期受到英语学习的影响,法语二外学习者倾向用英语知识来构建法语.这种英语知识的负迁移是造成法语二外学习者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语音负迁移、词汇负迁移,语用负迁移等层面分析了法语二外课堂上学生的英语负迁移现象,并探讨了这些语际负迁移现象对法语二外教学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教学中,常发现学生的作文汉语式英语严重,追溯缘由是由学生母语负迁移现象所产生的.负迁移这个术语可追溯到行为主义,是指第一语言或母语所形成的习惯会影响第二语言的认知习惯.因此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会出现主谓宾结构顺序的错误,及语篇错误等问题.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写作能力,笔者先做问卷调查得出结论是,由于母语负迁移的存在,一个人若没有犯这样的错误是无法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在语言习得中,错误是无法避免的,从而提出了一些可以提高写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1]就切线概念的理解及一个“常见”的误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就切线问题的实际来源给出了正确的解释.对于文[2]产生的错误,文[1]仅就事论事地评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没有从切线概念的理解及曲线切线的求解与数学课堂的教学的角度去剖析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教师队伍素质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引起表达错误的原因 1.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母语文化的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过程之中.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就外语学习而言,母语对所学外语知识起促进作用,产生积极影响,就叫正迁移,它能帮助学生加快对外语的理解和掌握.如:"I like English."这一句,由于汉英语言顺序一致,学生在外语实践中就不会感到困难.相反,母语对所学外语知识起干扰或阻碍作用,产生消极影响,就叫负迁移,又称干扰,它会妨碍学生对外语的理解和掌握.如学生表达"我非常喜欢英语"时,往往把汉语的语法结构完全搬进英语句子中,从而造出"I vew like English"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一道高考模拟考试试题的命制和推敲过程,对"求切线方程"问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了辨析,明晰了"求切线方程"问题的"图式",最后还指出了一则高考试题的答案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负迁移”的产生及对策姚春生,曾护荣学生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难点、错误和问题,不少是回为“负迁移”规律在起作用。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负迁移”的产生原因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一、因名称类似或相同而形成。有些概念的名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在数学...  相似文献   

19.
张萌 《文教资料》2009,(22):52-53
母语迁移是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促进外语学习,负迁移则妨碍外语习得.本文从词汇结构、句型结构和篇章结构三个层面对母语迁移现象在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写作上的负迁移进行详细的分析,旨在预测学生英语写作变异,指导学生在写作中避免由负迁移所产生的错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习中的迁移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促使正迁移的形成,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分析一下学生产生负迁移的原因将是十分必要的。一:范围变化,概念延伸,易产生负迁移由于数学学习的阶段性,随着研究范围逐渐扩大,不少概念发生了变化。有的外延缩小,内涵扩大;有的外延扩大,内涵缩小。这时,如果学生的认识仍停留在原有的范围内,就会出现知识的负迁移。例1 若一个数的倒数大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