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惯于失去     
周国平 《老年教育》2006,(11):23-23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便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得到,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相似文献   

2.
人的天性大都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习惯于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不免感到委屈。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得到,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的多还是少,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相似文献   

3.
习惯于失去     
<正>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就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下决心要重新获得,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  相似文献   

4.
习惯于失去     
人的天性大都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习惯于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不免感到委屈。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  相似文献   

5.
习惯于失去     
一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做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做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得到,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相似文献   

6.
高伟 《中学生英语》2010,(10):33-33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感谢.而实际上我们却没有表达感谢之情。忙碌是借口,忘了是实情,关键是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读完这篇短文赶紧去感谢你应该感谢的人吧.让感谢成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邹可享 《中国德育》2013,(14):68-69
一、用孩子的标准而不是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孩子卢梭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因此,我们应该习惯用孩子的标准而不是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孩子。因为儿童  相似文献   

8.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鲜明地指出了遣词造句的一大流弊是“套板反应”.他说:“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个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用爱创设对话的氛围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的对话层面里,学生是对话活动的中心,追求的是师生关系的平等。我们应该用期待孩子学走路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我们应该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来爱,把学生看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来爱,这种爱循乎自然,没有功利。爱在心灵,溢于眼神,融于言语。爱的课堂里充满赏识、期待和鼓励,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把成人的需要径直地看作是儿童的需要,把成人的方式看作是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不考虑儿童的需要,不从儿童的视野出发,传统的德育课程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独白”的课程,是成人文化。新课程所营造的是一种儿童文化,“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由成人文化走向儿童文化,“童心”、“童趣”成为我们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底色。  相似文献   

11.
所谓习惯是指重复和不断地强化而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更改的行为、倾向.并且能成为完成某种工作而巩固下来的一种需要。习惯具有超凡“惯性”魔力,它能使人的行为自动化,在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下.在下意识的状态下完成许多事情。任何社会的任何人都有习惯。习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实际上习惯是人的行为倾向的一种需要.它作为心理素质的一部分.贯穿于人的一生。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习惯是把信念变为习性.习惯是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威严的联想     
曾经从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教育使一些孩子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一是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变得现实.麻木、呆板;二是失去了积极的态度,变得消极、沉默;三是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四是失去了活泼、开朗,变得封闭自己。”反复咀嚼这些话语,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我问自己:“你在干什么?当你还在为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时,孩子们得到了什么?新课程改革真的能改变这种状态吗?你应该怎样去傲呢?”  相似文献   

13.
一要清洗脑子,更新观念。在推行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师必须以新的观念来理解和实施新课程,否则,以原有的观念看待新课程,无异于“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实际上体现不了新课程理念的要义。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看作是消极的知识的“容器”,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拥有无穷的创造潜力。其次要树立全新的德育观。我们不要使德育空调、乏味甚至失去可信度,  相似文献   

14.
培养思考力     
张振鹏 《家长》2008,(12):24-25
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该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5.
学校不是机关的行政机构,而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办学实体,校长就不应该把自己看作官员,而应该把自己看作教育的专业管理人员。校长作为  相似文献   

1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地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并不相同的人。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中等生和优等生的层面上.也不叫素质教育,所以我们更应该充分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佐拉 《高中生》2013,(6):37-37
生活。把我们看作调色盘,而我们.就要给生活点颜色看看。  相似文献   

18.
张海蓉 《宁夏教育》2005,(11):69-69
大人每天要去上班.其实,孩子游戏的意义也如此。法国著名思想家蒙山说过:“不应该把孩子的游戏仅仅视为娱乐,而应看作是孩子们最认真的行动。”孩子每天都需要游戏,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心理需要之一。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德育方式是以教师说教为主,把幼儿看作被动接受的个体,忽视幼儿的需求,较少顾及幼儿的个体差异。一些教师经常以外在的价值标准对幼儿进行知识灌输和行为要求,习惯于强调“应该怎么样”或“不应该怎么样”,不注重过程,注重结果。此外,一些教师片面地强调幼儿对于义务、责任的认同,孤立地要求幼儿做出分享、  相似文献   

20.
有很多同学在解完题后,感到任务完成了,就高高兴兴地合上了作业本.如果这样学生将失去做这道题目本来应该得到的更多、更宝贵的东西.无异于“进宝山而空返”.那么解题后学生还应做些什么呢?又应该如何进行?其实我们应回过头来进行解题后的反思,自觉地吸取营养,作为示范.但大部分学生没有反思习惯,这需要我们来进行引导.特别上课时讲例题时,教师本身应作解题后的反思,并逐渐过渡到上课和课后要求学生反思.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本人对上课时如何进行解题后反思从三个方面作了总结:一是进行各方面总结;二是追求解法的优化:三是善于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