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何一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1):9-12,32
1949年新中国建立,江山易代,现代新儒家漂泊海外。最终,孤悬海外,宗儒职志,家国情怀,书生意气,加之恻怛不忍的个性五因素,凝结成唐君毅心中的遗民情结。  相似文献   

2.
末世情绪是晚清文人面对西方入侵,异族文化涌入,传统文化崩塌的集体性情感反应。面对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断裂碰撞的文化语境、传统与现代更迭的情形,他们或激愤慷慨,为民族奔走呼号;或意志消沉,失检放纵;抑或不问世事,遗世独立。无论持何种出世态度,他们都承受着山河破落的国殇和前途未卜的私痛,相对于前两者,后者的行为安静,似是消极,但往往无言的伤痛才更加深入骨髓、久远深沉。晚清蒙古族诗人崇彝即属后者。  相似文献   

3.
清代诗人集会唱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也是研究清代诗歌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各类集会唱和伴随着遗民诗人的一生,从这些集会唱和的诗歌创作中可以看出清初遗民诗人的心态在甲申事变、南明灭亡和己未"博学鸿儒科"三次事件后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明清易代的特殊时势下,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使士人的生存境遇、思想观念受到强有力的冲击。清初遗民黄宗羲、钱澄之、朱之渝、冒襄、傅山以自身的逃难流亡、抗清守节等真实经历及对家国的独特感受为依据创作了多篇“赋”,这些赋作表现出的对故国的忠贞志节,抒发的战乱之愤、民生之苦,洋溢着浓烈的家国情怀。从他们的辞赋作品对家国的书写中,可探析清初文士的特殊心理以及相比于前代的独特书写艺术。  相似文献   

5.
《研堂见闻杂记》是清初一部颇具史料性质的杂记。它以娄东人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明末清初时期江南社会之百态,包括由娄东抗清到江南抗清、由娄东人物到江南人物、由娄东科弊到江南狱案。在这些种种故事与人物的描写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易代的历史巨变对江南士人的冲击,又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的遗民情结。  相似文献   

6.
检阅清代篆书家,不能忽视学者篆书(家)的存在。他们的学术素养、书法取法、治学态度及对书法发展的贡献,都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清代乾嘉学者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群体,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超古迈今的成就。乾嘉学者以学术研究为职志,主张以艺为末,以道为本,对于书法一艺表示不屑。文章考察了凌廷堪等乾嘉学者对于书法的态度,以期揭示书法艺术在中国古代学者学术视野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具有自卑情结。自卑情结对他的人生追求、诗歌创作,以及田园生活等均产生了影响。具体表现为:推动他追求声名的高标准化、想象的完美化,以此获得对现实困境的超越和人生优越感。  相似文献   

9.
田娟 《现代语文》2007,(2):39-40
作为新时期出现的著名女作家张洁,以其独特风格的作品享誉文坛。本文试图从其孩子情结的角度出发,分析它对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留学生教育始于1872年。归国学者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还是在科学、教育上,都为国家发展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归国学者对国内的大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云南大学正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本文结合有关史料,以云南大学为例,总结概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留学归国者对中国大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弗洛伊德与传记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篇短文里,作者威廉·舒尔兹博士(WilliamToddSchultz)介绍了弗洛伊德对西方现代传记与自传多方面的影响,涉及到许多传记理论热点问题,比如精神分析与传记的关系、传记的自传性、后现代的自我观念以及理论的自传性等问题,颇值得一读。这篇短文最早出现在《传记写作百科全书》(MargarettaJollyed.,TheEncyclopediaofLifeWriting,FitzroyDearbornPublishers,London,Chicago2001)。原题为:"FreudandLifeWriting"。译自舒尔兹的个人网站:http://www.psychobiography.com/articles/freud.html。威廉·舒尔兹,心理学博士,男,现为美国俄勒冈州太平洋大学(PacificUniversity)心理学系副教授,是当代非常活跃的心理传记家与理论家。  相似文献   

12.
汪道昆对司马迁《史记》的学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对其史传观念的继承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必信而传,必征而信,在散传写作中坚持考信征实的原则;二、赞扬循吏,提出养民的观点,以检讨明代吏治;三、肯定商业,提倡以儒侠之义节利;四、秉承平民史观,为平民阶层尤其是女性作传,具有补正史之阙的重要意义。此论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汪道昆散传与《史记》的亲密关系,同时对其散传真实性、批判性、时代性等个人特点的揭示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民初前清遗老圈政治心态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雷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12):105-108
民初前清遗老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具体生存状态,很少受到世人关注。而其政治心态更加隐晦。对其政治心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新旧嬗递之际所谓旧派人物心事之纷纭。  相似文献   

14.
鲁仕骥是阳明学说的身体力行者,是关心国计民生的贤绅循吏。他早年师从朱仕琇,在朱仕琇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散文风格。姚鼐称赞他的散文“冲夷和易而有体”,曾与他讨论散文美学中的“阳刚”、“阴柔”问题。鲁仕骥后来对姚鼐非常崇拜,他对姚鼐的推崇直接导致了他的门生陈用光对桐城古文理论终生不易的宣传和实践。他的创作成就不是很高,散文理论上也有缺点,但他的确促进了桐城古文在江西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孟子荀卿列传>是<史记>中写法非常独特的一篇人物传记.它不是以记写人物的生平事迹为主,而是以人物为媒介,从而达到记写历史、抒发感慨、发表议论之目的.具体来看,其具有以人为引连缀历史、以次衬主显示态度、以议代叙表现思想等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杨宗岱是清代中期较为有名的戏曲家和诗人,但因为相关文献资料匮乏,学术界对他的生平研究并不多.本文勾稽索引,考订辩证,大体厘清了杨宗岱科举、宦游、交游和主要的创作活动.  相似文献   

17.
李念慈是清初诗人、画家。《清史稿》对其生平仅有非常简短的记述,且有明显讹误:传主之号失载、传主履历不清、历史地名错误、引用评价不当。对其生平、著述,亦有可以补充的余地。  相似文献   

18.
简述额尔庆额带兵出关西征、镇守边疆、建设边防的一生,并予评价。  相似文献   

19.
李玉《千忠录》演述建文帝逊国事,是清初著名的历史剧。《千忠录》的历史书写具有特色,它在采录史传的同时,也进行了增饰和虚构,所以它的历史叙事呈现出“虚实相生”的特点。在建构历史人物时,《千忠录》并未完全化用史传形象,而是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创造出高于历史的艺术典型。在书写历史的过程中,《千忠录》浸润着“寓言性”,一是“厚人伦,美教化”的旨归,二是个人命运与遗民情结的抒发。  相似文献   

20.
明遗民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应当区别并辨析明遗民内在的差异。明遗民典范虽为数不多,但对谈论明遗民问题,其最具说服力。明遗民典范所代表的明遗民内涵是:正气是明遗民的立身根本;文化贡献是明遗民的本业;贞节修行是明遗民的生活态度;重儒容教(佛与道)是明遗民的世界观。为了凸现明遗民论题的现实意义,还可以申论明遗民的警世意义:士之为士,规范自尊;士民不分,百业可从;是非分明,不失操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