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是教育的一种境界,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其实质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实施教育,从而"把普通的教育转化成美的教育"。美的规律与美育规律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所以,这种学说特别关注教育自身的美质及其特殊规律性。认为教育作为人类自身发展的实践过程,在建立美的教育形式过程中,具有相应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水平和境界,其最高境界,是以美为体的真、善、美的统一,从这点来看,该学说是对立美教育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2.
管理即教育。教育应该是美的,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与超越。学校管理要以真和善为基础,孜孜追求美的境界。作为校长,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管理学校,使学校管理达到美的境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3.
教育美学视野下的教学操作艺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美学要从教育自身的创造规律来理解和把握美。在教育美学的视野里,教育自身的美的创造和表现是无处不在的。作为最基本的教学环节,教师的课堂教学操作就可以处处体现出美的创造,使自身臻于艺术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教学美日益成为教师职业追求的境界.教学美能够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美可以提升教师的职业体验,教师在教学美的创造中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5.
管理即教育。教育应该是美的。学校管理要以真和善为基础,追求美的境界,以美导真,以美导善。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管理学校,使学校管理达到美的境界?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尝试。一、优化教师管理,要高扬和谐之美1.以校长自身的美好形象感化教师校长的管理,有职务的影响力和非职务的影响力的作用。校长应特别重视非职务影响力的作用,以自身高尚美好的形象为师师表,去潜移默化地感染教师。如果校长能以自身美的仪表、美的举止、美的语言、美的情操去影响教师,那么,教师与校长之间交流、共处,就会产生如沐春风之感,就会为实施和谐管理奠定…  相似文献   

6.
"更好的教育"就是不断回归教育本质的教育,好的教育就是要不断引导师生与美相遇的过程。"美的教育"理念得以实践的关键在于有"美的教师",学校要强化"美的教师"建设,孕育智慧之美。在"美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在实施美的教育过程中,要构建"美的课程"体系,体现育人之美。开展美的教育,需要努力寻找教育活动自身的审美活动形式,创设"美的课堂"样态,彰显灵动之美。  相似文献   

7.
杨碧琼 《湖南教育》2009,(11):45-46
美是什么?美是和谐,美是创造,美是生命的变奏曲,美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一种生存境界。两年前,我提出了“美的教育”的办学思想,致力于建设一所师生都能享受美的教育、美的生活的学校。“美的教育”首先必须落实在“美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闫颖 《教书育人》2002,(10):10-11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而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作为塑造人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是“美”的,那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核心的课堂教学则更应该努力追求美的境界。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自觉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的审美理想,不断提高其审美能力和积极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还要塑造美的心灵,从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语文教学的美学思考也正日益受到教师的关注,从审美的角度来把握语文教学活动,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教育实践美的理性分析,认为教师独特风格是教育实践美的形式,流畅体验是教育实践美的主体感受,自由创造是教育实践美的智慧,实践伦理是教育实践美的理性升华,教育生态是教育实践美的生命关照,教师合宜的行为是教育实践美的形象,身处同一心境是教育实践美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教育必须坚持立美育人,通过挖掘内在美质“语文美”,创造语文教学美,来追求语文教育美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自然不能忽视美的教育。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体验教材中本有的美感、诗意、情趣和思想,从而使学生心灵受到净化,使学生进入美的境界、形成美的思想。一、肯定每位学生都是美的课文是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感知材料,是树立学生美的意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加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教育实践美的理性分析,认为教师独特风格是教育实践关的形式,流畅体验是教育实践美的主体感受,自由创造是教育实践美的智慧,实践伦理是教育实践美的理性升华.教育生态是教育实践美的生命关照,教师合宜的行为是教育实践关的形象.身处“同一心境”是教育实践美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作为培养人的教育过程,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认知活动过程,而且也是教师和学生的审美活动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活动过程。具有审美潜能的师生与具有美的潜因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相互作用达到和谐圆满的境界,从而引起审美主体的心灵愉悦的状态,无论对于学生感情的陶冶还是智力的发展都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让学生“将求知过程的一切艰辛与苦涩统统消融在轻松、愉快的美感体验中”已成为广大教师追求的一种至高的教学境界.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挖掘教材内容美、创设课堂结构美,将美育渗透到化学教学之中,创造化学教学美,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丰富审美情感,在充满美的化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以达到以美育德、以美启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马克思揭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哲学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教育立美原则”———教学活渗透着教师爱美的感染力 ,充分挖掘并表现美的教学内容 ,选择美的教学艺术 ,运用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 ,表现教师美的仪表形象 ,在教师的乐教美和学生的乐学美中 ,实现德育美、智育美、体育美、劳技美 ,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实现全面素质美。  相似文献   

16.
教育境界的高低是教师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志,提升教师教育境界是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教育境界的可显示性决定了可以从多角度对境界进行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把教育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守纪之境、守德之境和审美之境;求生之境、执迷之境、自如之境;困顿之境、平淡之境、合乐之境、自由之境。教师教育境界的提升通过“内美”和“修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人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提高人格境界,最终达到美的境界。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证实了这一点。真善美是紧密相联的统一整体,美是对于两者的升华和自然表现。确立这样的人文教育理念,对于当今我国人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基础教育阶段,审美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基于基础教育阶段"美"的内涵的特殊性,进行开拓性的梳理与解析,从美的形式、美的经验、美的精神境界等角度对基础教育中的"美"的内涵进行厘清与界定,力求使审美教育在个性化与创新式发展方面有更大的上升空间,有更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同时,为了保证基础教育阶段的审美教育实践实现创新发展,从教学资源、审美场、审美角度、审美案例、审美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审美教育的五个实践原则,为实践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拓展审美教育的视野,为教学过程与方法提供实践保障,总体提升审美教育的境界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曲玲 《现代语文》2009,(10):83-84
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多样化的综合。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王国维认为"无我境界与有我境界和谐中产生美"。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创设美的环境,贯彻美学理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美、欣赏美、体验美。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审美素养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构成。教师的审美素养不仅具有工具价值———可以促进教师创造教育艺术和提高教育艺术水平,而且具有本体价值———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教师要提高审美素养,最重要的是要直接感受美的事物,接受美的陶冶,并尽可能地从事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