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1年10月4日至6日,2021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先后公布,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包括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获得本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和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美国生理学家戴维·朱利叶斯和雅顿·帕塔普蒂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是德国科学家本亚明·利斯特和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他们是因为什么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呢?他们的发现有哪些神奇之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相似文献   

2.
百年获诺贝尔奖女科学家共性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到现在的100年中,有11位女科学家获自然科学奖,10位女文学家获诺贝尔文学奖,11位女社会活动家获诺贝尔和平奖。她们是巾帼英雄,她们的丰功伟绩彪炳千古。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下简称"诺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医学研究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屠呦呦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至此,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文理兼得,这份奖在国人心目中意义非凡。一、唤醒中国文化创新的自觉和自信意识  相似文献   

4.
王金聚  徐海龙  何勇 《物理教师》2010,31(11):47-48
汤姆孙,英文名字为Thomson,早期曾译为汤姆森、汤姆逊、汤姆生等.现行高中物理教材涉及名为汤姆孙的科学家有3个,他们都是英国人,其中最早的一位就是热力学当中大名鼎鼎的开尔文.另外两位是一对父子,父亲发现了电子,儿子发现了电子通过金属箔的衍射现象,父子二人都分别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下面分别对这3位科学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时空的隧道里,无数前人曾留下足迹。2011年1月,又有两位杰出的科学家站在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在中国科技的历史中,师昌绪、王振义两位科学家也刻下了自己的光辉印迹回首两位科学家的人生历程,虽然他们分属于不同的科研领域,但人生经历与理念却有着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师昌绪扎根材  相似文献   

6.
激光三豪杰     
10月4日,200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三位从事激光研究的科学家,他们是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汉施。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幽默地评论道, 他们弄明白了烛光和激光到底有  相似文献   

7.
1998年12月在澳大利亚召开的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年会,33岁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卢柯博士成为该年度仅有的2枚年会金质奖章的获得者之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学者。在此之前,卢柯因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成绩突出而连年获奖。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1992年获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4年获原国家科委等部委颁发的“金牛奖”,1995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获国…  相似文献   

8.
2008年,日本科学家在物理、化学研究领域有4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至今,日本有16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其中自然科学奖13人,物理学奖7名,化学奖5名,医学奖1名,而且多数为日本国内科学家。韩国很重视科技教育,但至今除了前总统金大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外,再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项。对此,韩国的教授们自嘲为“13:0”(日本有13人获科学奖,而韩国是0)现象。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王莜磊):从2000年开始,我们国家共有9位科学家获得了最高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当我们提起这些名字的时候,心中升起了无限的崇敬和感怀。正是这些人,他们构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科学圣殿。那么在今天,又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将和他们并肩而立,这位科学巨擎,就是接下来为你介绍的这位——  相似文献   

10.
《云南教育》2014,(21):17-19
10月7日,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日本科学家中村修二、赤崎勇、天野浩因发明蓝色激光二极管(LED)而获殊荣。迄今为止,共有19位日本籍(裔)科学家摘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人数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在全球镁光灯聚焦今年3位日本科学家时,我们不得不深思,为何隔海相望的日本能孕育出如此众多的诺贝尔奖得主?  相似文献   

11.
正到2012年日本大学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已经培养了16位诺贝尔奖科学家,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日本科学家获诺贝尔奖频率明显呈加速发展态势,这些获奖科学家的大学教育、科研训练基本出自日本国立大学系统,其中11位科学家获诺奖部分研发工作是在国立大学完成,这种后发外生型大学系统井喷式获得诺贝尔奖堪称"诺贝尔奖井喷现象"。日本大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本质在于国立大学系统形成了高层次创新能力,本研究即以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为切入点,从构建大学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入手,提出大学创  相似文献   

12.
早在100多年前就有科学家提出,鸟可能是由恐龙演变而来的。1868年,英国一位科学家就把恐龙和鸟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有35个共同之处,从而猜测它们是“父子”关系。的确,就外表看起来,鸟有点像长了羽毛的“小恐龙”。  相似文献   

13.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科学上杰出成就的最高象征.运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察了1901年至2008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创造性成果与其作出获奖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的年龄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和"最佳峰值年龄",阐发了中青年科学家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的思想及其对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八年12月10日下午,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里奏起了莫扎特的雄壮的《D大调进行曲》。去年诺贝尔奖颁发仪式在这里举行。观众席上有2名中国人:一位是身穿黑丝绒旗袍的修瑞娟,另一位是着深蓝色中山装的刘再复。他们都是特邀参加颁奖活动的。 修瑞娟,这位50出头的医学科学家和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副理事长依然有着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王泽山、侯云德共同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正式设立至今,已有29位科学家获奖,他们在科技领域成就卓著、贡献巨大。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  相似文献   

16.
时空的隧道里,无数前人曾留下足迹2011年1月,又有两位杰出的科学家站在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在中国科技的历史中,师昌绪、王振义两位科学家也刻下了自己的光辉印迹.  相似文献   

17.
<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大论断,也是对创新与发展关系的新认识。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上海自启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来,近一年重大原创性科技进步硕果累累。2015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13项(人)。其中,授予金亚秋、丁文江两位科学家上海市科技功臣奖;授予简·埃蒙德·阿布瑞尔等5位外籍专家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授予31项成果上海市自然科学奖,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3项;授予  相似文献   

18.
肖川 《青年教师》2006,(8):42-43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有6位华裔科学家获得了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他们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康文、崔琦),但他们都与1949年以后的中国内地教育没有关系:杨振宁、李政道是1949年以前在中国内地受的教育:丁肇中、李远哲、朱康文是在中国台湾和美国受的教育,崔琦是在中国香港和美国受的教育,那么,这样一个事实能够说明什么呢?我想,能够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说明我们中国人的智力天赋是世界一流的,这不是虚假的民族自信心,1990年代以来的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在人类学上得到了证实;二是说明1949年以来中国内地(大陆)的教育存在着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可以称为女性诺贝尔年,3位女士领走了一半的奖项。2004年12月8日,琳达·巴克成了颁奖会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她是第11位获得自然科学奖的女性。当主持人希望巴克给年轻女性留下赠言时,这位女科学家站在演讲台上,淡淡而坚定地说出了女性解放的心声。她说:“请追随你的梦想!”是的,女性科学家正是在梦想的鼓舞下,付出更多的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她们的经历和贡献使严肃的科学殿堂多了一份绚烂而迷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20.
1999年10月22日,第8届“蓝色星球奖”颁奖仪式在日本东京举行,获奖者有两位,一位是中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另一位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鲍尔·埃里克教授。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摘取这个大奖,也是曲格平先生第三次获得国际环保大奖。“蓝色星球奖”是由日本旭硝子基金会1992年设立的奖项。每年授予在环保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两名科学家或团体。旭硝子基金会设立此奖的目的是,弥补诺贝尔奖没有环保奖的缺憾,让全世界的科学家和有识之士都来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蓝色星球奖”的奖金和诺贝尔奖一样,是96万美元,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