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肩负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也应当在学生德育的工作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以及全面发挥出小学语文教学在渗透德育教育方面的优势,是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与研究的课题。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1.有助于小学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目标不应仅停留在实现学生知识层次的深化与文化素养的提高方面,建立针对小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体系以实现小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的任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怎样使语文教学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呢?本文提出了形象感化法、细节深究法、迁移综合法、情感熏陶法、求异创新法等五大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一直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将"德育"放在教育内容的首位,发展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几方面的教育。德育为首,五位一体,力求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而在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只有不断地改革与创新小学语文教育,才能不断地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细胞,注入新活力。通过小学语文教学的变革,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地为学生的学习增添新鲜的热情与力量。本文着眼于新课改背景,从发展原则、类型、途径等方面探究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渗透的关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赏析课文、进行拓展学习、利用教学媒体等方式渗透德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道德品质的感染与熏陶,逐步养成完善的人格。从发挥阅读教材的作用、发挥补充材料的作用以及发挥教学媒介的作用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  相似文献   

6.
赵洪 《教师》2009,(15)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面对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要发挥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我们可以尝试从两个方面着手,即"情感感染,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和"德育引导,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在教学中突出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具有深厚人文色彩的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的德育作用受到了高度重视。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有德育价值的课文,这就需要教师深度发掘课文中的德育契机,发掘语文实践活动的德育价值,体现语文教学中"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的特点,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育和德育的无痕融合。基于此,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的正向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实现语文与德育深入融合。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存在学生不喜欢读名著,反而喜欢影视剧的现象,联系当前影视文化占据强势地位的现状,深入地思考语文教学与影视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究出应该以对影视文化的善加利用来推动语文教学发展的对策,倡导语文教师在其中发挥"选"与"导"的重要作用。以初中语文鲁教版为例,分别从主题单元、具体课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德育渗透等几个方面来举例分析,力争摸索出让影视文化成为语文教学的第二教材,以期发挥影视文化应有的作用,倡导语文教学应该"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的实用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9.
刘亚军 《现代语文》2014,(7):159-160
语文教学以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为主要任务。语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等多重属性的基础学科,其本质特征是基础工具性和思想教育性的统一。因此,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和人格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语文德育又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语文德育是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根据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按照语文教育规律对学生所进行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的教育。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决定了语文德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顾勇 《教师》2010,(28):68-68
在中职教育教学工作中,德育课程是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德育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职业操守教育、创业精神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疏导等方面的成效,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与学业进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教师利用小学语文教材,充分发挥自身优良品德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是德育的重要阵地,而教材中如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坚强意志、自强不息等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教学与德育应该积极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与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一、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实施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等,领略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将道德教育深入学生内心,让学生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职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章》2007,(12)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有其不同的任务与要求。高职语文课是高职教育中一门不可缺少的、培养和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为了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大批的专门人才,高职语文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思想、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的革新,使高职语文教学在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文德育是语文教育固有的属性 ,是它的本质任务和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语文教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广大语文教师应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 ,从自我做起 ,凭借语文教材 ,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语文德育中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而这一主导作用的发挥 ,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素质。因而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就必须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首先 ,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格素养。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积极或…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占主导性作用。学校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基地,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德育纲要中"各种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必须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而在小学语文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经。那么怎样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德育为先"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而语文课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主要有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自然保护、保卫和平、反对战争等。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渗透德育内容,体现教书先育人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处理好德育与语文的关系,潜移默化地教育,必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在语文学科中实施德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健康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思想教育要以“渗透”为教学艺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艺术是教学魅力必备的条件之一,是教师创造性思维在教学方法的具体展现,也是教师美好心灵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体现。因此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艺术尤其重要。我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17.
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亦指出“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作为从事语文学科教学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确立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的自觉性,真正做到“文道统一”。怎样才能有机地自然地将德育目标变为现实而发挥其应有的思想效应呢…  相似文献   

18.
陈清林 《教师》2014,(25):81-81
正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去体验、发现、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发展。语文教育和德育的关系就像沙土与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语文课程中的德育因素,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鲜明的道德观点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是德育的主战场,学科教学则是落实德育的重要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发德育资源,能发挥语文教学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如何开发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资源?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20.
正教书是育人的艺术,每一位教师,既是各科目教师,又是德育教师。在中学各科目中,语文学科有其工具性,更有其思想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在语文教学中,需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训练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把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什么是德育德育,是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总称,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