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指示剂与中和反应 例(2005年江西中考题)如图所示,小田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指示剂.为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田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只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刘祥鸽 《课外阅读》2011,(8):236-236
(2011十堰市)45、小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没有发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滴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了“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1.指示剂与中和反应在中和反应的溶液中加入指示剂,是指示中和反应进行程度的常用方法.往滴有酚酞溶液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应边滴加边振荡,当溶液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即为该反应的终点.例1在实验室用15 mL NaOH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相似文献   

4.
有关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下面以氢氧化钠与盐酸为例,对中和反应的探究进行分析归纳.例1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下图进行实验,证明了  相似文献   

5.
在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中,浙教版《科学》九上教材中是分两次来学习完成的。第一次在书本第8页,学习稀盐酸性质的过程中,以活动形式编排: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色;再逐滴滴入盐酸,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要求学生用紫色石蕊试液来寻找中和反应变化的证据。第二次出现在书本第14页,在学习碱有哪些性质的过程中,以活动形式编排:在2支分别盛有3ml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加1滴酚酞试液,再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要求用酚酞试液来显示中和反应的变化证据。选用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6.
中和反应虽不属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但在中考题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现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中和反应实验的有关疑难问题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类复分解反应,其中又以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最具代表性。但是他们之间的反应和一般的化学反应不同,没有明显的现象。如何确定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发生了反应,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在各种考试中也常常出现。现将实验方法及典型习题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过氧化钠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物质.为了说明过氧化钠的性质,教材中给出了它与水的反应,然而教学中却出现这样情况:为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生成产物,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可在一段时间过后,发现溶液颜色褪去.而教材给出的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产物是氢氧化钠和水,如果反应只生成氢氧化钠和水,实验过程中是不会出现溶液颜色褪去这一现象的.  相似文献   

9.
张军 《化学教与学》2012,(10):95-95
一、问题的提出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的中和反应"活动与探究"(第193页)中,提出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应呈红色,且在一定时间内红色不会褪去(简称正常现象).然而,我们向其溶液中滴加8至10滴酚酞试液,溶液虽呈现红色,但振荡试管后,溶液的红色很快褪去(简称异常现象).本文从反应过程所涉及的因素,如反应原理、反应产物等方面来分析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酸碱中和滴定是要求较准确的实验,我们在做这一实验时关键要做到两点:(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伞反应.而滴定终点的判断则是通过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定的.所以,在具体的酸碱中和滴定中,酸碱指示剂的正确选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中和反应的探究实验是初中化学重要的探究内容之一,是酸碱盐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纽带,同时在生产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下面将该实验常考查的类型题归纳如下。题型1: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例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未变质),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13.
考点1酸碱指示剂(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为3分左右)例1果导片是一种常用的缓泻剂,主要成分是酚酞。某同学欲将其作为酚酞指示剂的替代品,他将果导片研成粉末后放入消毒酒精中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白醋和食盐水中,看到(填现象,下同),滴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  相似文献   

14.
中和反应在初中化学中是比较典型的一类复分解反应,也是中考中经常考察的重要知识点。现对这一内容总结如下。一、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实质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  相似文献   

15.
"中和反应"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中考化学热点之一,有关"中和反应"的考题在近年来的中考中频频出现,它们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形式对中和反应的内涵进行了考查,体现了命题的灵活性和新颖性,现例析几题,供大家参考.例1 向盛有10mL 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 pH 计(测pH 的仪器)测定溶液的 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和反应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的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通过溶液的颜色的改变,学生明确了酸和碱是能反应的,课本的实验到此为止.然而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果我们只是把注意力放在通过实验来加深对实验现象的印象,或者是对实验结果的验证上,就与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  相似文献   

17.
酚酞和淀粉是无机实验中滴定反应经常用到的指示剂,通过实验探讨淀粉指示剂和酚酞指示剂的用量对无机化学滴定实验结果的影响.在酸碱滴定和碘三负离子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中,使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溶液时,根据酚酞指示剂和淀粉指示剂的不同用量来测定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滴定准确度的情况下,酚酞指示剂的合理灵敏度使用范围为0.04-0.08m L,0.2%的淀粉指示剂的合理灵敏度使用范围为3-5m L.  相似文献   

18.
一、指示剂的作用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为H^++OH^-=H2O,外观上没有明显的现象,推测不出反应进行的程度,因此必须借助于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常见的指示剂与其变色点为:  相似文献   

19.
初中化学中不少实验如氢氧化钠与盐酸,二氧化碳与水、氢氧化钠反应等无明显现象,从而导致了学生的认知困难.为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设置对比实验,使现象从"无"到"有",具体包括: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性、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检测反应物减少和生成物产生等,让学生利用间接的实验现象或手段感知反应的发生及其微观过程,深刻理解"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现象与"怎么加"和"加多少"有关,但初学者往往对此很疑惑,那么在教学中该实验就有了探究的必要。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由于开始时并无明显现象,导致学生不易接受该反应事实。为了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从而认识到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并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