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换一种说法,其实就是当某些应用题条件比较隐蔽,数量关系结构不太明显时,在不改变问题情节的基础上,把相关的条件作合理的变化和调整。这样便于厘清已知数量与要求问题间的关系,让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地浮出水面,从而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复合数量关系问题是指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数量关系的问题。要能正确而熟练地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有敏锐的数量关系分析能力,能对多个数量进行正确取舍,并准确把握数量间的对应性,在多个数量及多种数量关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而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传授技能(从问题入手、从条件入手等),让学生找“切入点”。怎样做才能即不走老路,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与此同时,教师在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其中数量关系被弱化的问题引起了众多教师的关注。有人提出:新课程教材一般不总结、提炼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比较重视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几乎没有体现分析数量关系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苏教版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策略,重点是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由因导果的思考方法是解决问题时分析数量关系的最基本策略,几乎在每一次解决实际问题时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因此感悟、理解、掌握和应用这一策略,对于学生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65):55-56
<正>【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学习内容之一。从问题想起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小学数学重在指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是建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经验基础上的。主要是对一些简单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形成从问题着眼,从条件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感受并形成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在竞赛中,常有不少问题看上去缺少条件,很难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但若将题目中的一些隐藏数量设为一个具体的数值,并结合其它条件一起分析数量关系,就能化难为易,较好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安排的是"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下册安排的是"从所求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四年级上册安排的是学会用合适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灵活运用从已知条件出发和从所求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面对繁杂的问题情境,学生如何通过有条理地摘录数学信息,找到数量间的关系,形成解题思路?如何使"从条件向问题"与"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有机融合,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更加灵活、更加流畅并在解题的过程中完整体验解题的过程?这些都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数学题已知条件比较隐蔽、复杂,数量关系不明显。解题时可以适当改变已知条件的表达方式,或者改变题型,使数量关系变得较为明显,从而找到解题途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1小刘、小王、小张三人捐款支援灾区。小刘捐款数是小王、小张捐款总数的  相似文献   

9.
所谓函数思想,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谓方程思想,是指从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题目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与不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分析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无论解简单问题或复合问题,都要认真分析题里的已知条件和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才能确定解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苏教版教材注重呈现知识的生活面貌,数量关系穿插于各部分教学内容之中,“悟”的成分很多,没有概括。课程改革数年,不少教师经历了教与不教,如何教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学生对数量关系模糊不清,也影响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华章》2007,(11)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让头疼的一种类型,对找到方法的学生来说非常简单,但对于有些学生就很困难了,找不到解决的"钥匙"犹如题海捞针。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一种好策略。所有解决问题的题目中都有数量关系,只有分析清楚题里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条件比较隐蔽、数量关系不太明显的题目,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发现似乎缺少了什么条件,总觉得无从下手。其实,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借助方程的解题思路,把需要参与解决问题的某一个条件巧妙设立未知数,为"未知"和"已知"之间架  相似文献   

14.
<正>解决问题的变式,就是改变解决问题的呈现形式——变一般式为特殊式、变标准式为相似式、变定型式为活动式。这种变式教学,旨在突出解决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本质,训练学生在多变繁杂的情形中准确审题和灵活解答的能力。即:将解决问题看作一个整体,一般包括事理、情节、关系、结构、条件、问题、数量等因素,现着重介绍其中的几种。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中,同学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关系复杂、条件较少的问题。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分析这些问题,很难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用代数的思想解决问题会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转换思维方式,借助字母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就是代数的思想。用代数的思想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把未知量当作已知量来考虑,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等式。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6~58页例1、“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列表整理实际问题条件和问题的方法,能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使学生在运用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自觉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推理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灵菊 《考试周刊》2011,(68):88-89
新课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是不讲数量关系.恰恰相反,新课程十分重视数量关系。在理念上关注数量关系.我们需要用数量关系去认识事物、分析事物.更需要用数量关系去解决问题,在运算上感知数量关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数量关系,教师要时时把握机会。在体验中构建数量关系,新教材提倡让学生自主经历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探索隐含的数学模型,然后试图去解决数学问题,体现数学化的过程。在运用中提炼数量关系,学生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感知、构建数量关系后,还要通过一些必要的相关练习.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并在以后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这些数量关系式,达到进一步提高对数量关系认识的清晰度。教师主动参与,更应该以新的观念、开拓创新,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动态探索,真正灵活运用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拐杖,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四步中的核心环节。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量关系是学生解题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载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已知条件入手,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得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数量,再根据新的已知数量和其他的已知数量提出新的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最终解决问题。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综合法。  相似文献   

20.
有些数学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借助表格可以清晰地显示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有助于分析、推理,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