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强调:"儿童是起点,课程是终点。只要把教材引入儿童的生活,让儿童直接去体验,就能把两点衔接起来,使儿童从起点走向终点。"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应体现"儿童化"的探究活动理念,呈现"不一样"的科学探究材料,让科学探究材料基于儿童的心理需求、激发儿童的探究欲望、引领儿童的探究思维,成全儿童的探究活动,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材料的呈现与运用才是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三真课堂",即"真实任务驱动、真实情境体验、真实探究学习"的语文课堂学习全过程,是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整合学习目标,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学习任务,并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真实探究,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从更多的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当然,无论什么样的课堂变革,都要把尊重写入课堂愿景,把读懂学生变得更为具体。期望,"三真"课堂,能真正成为惊起语文教学变革的"黑天鹅"!  相似文献   

3.
<正>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与大自然的亲近感。大自然中真实的事物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纲要》中科学领域的指导要点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指南》中也指出:"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进行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野外考察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一种独特形式,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到野外考察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享受。我园在多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由最初的郊游、体验成人活动,到摸索、寻找、衍生出"野外考察"这一活动形式,为孩子  相似文献   

4.
道德思辨能力的培育离不开儿童自身的道德生活体验。道德与法治课堂须源自"真实",基于学生的实际道德困惑和成长需求,创设有效的体验活动情境,为其思维发展搭建台阶,引发学生真思考;营建轻松而宽容的氛围,让学生敢说真话;呈现生活的复杂性,引领学生展开真探究,才能以"真体验"引领其道德真生长。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源于生活,生活蕴涵科学。科学课程应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充分关照童趣,紧密联系生活,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乐于与他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一、教育内容生活化、趣味化生活是丰富多彩、真实生动的,而生活  相似文献   

6.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背景下,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开始关注活动过程中幼儿真实的探究过程,重视幼儿探究的状态及真实体验。目前,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幼儿亲历探究过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教师却往往担心活动的效果或者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是否到位,而忽视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亲历探究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儿童正是在他们经历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世界的理解,并初具自己的理论,因此,幼儿园就应通过为儿童提供以研究为基础,以探索为中心的经历,帮助儿童构建他们的经验基础。本课题主要从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有效策略入手,通过创设适宜的科学启蒙教育环境和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帮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应有的知识技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为了进一步激发儿童对科学的探究欲望,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经历科学、探究科学,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大胆设计以精彩的"玩"为主线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玩"中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在"玩"中拓宽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科学探究更有效。一、设疑质难——提供"玩"的平台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在"教教材",所得出的结论是单一的、  相似文献   

9.
"秘密空间"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创设幼儿园秘密空间可以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丰富儿童内心真实体验;有利于培养同伴交往能力,促进亲密人际关系形成;可以引导儿童学会调控情绪,培养儿童积极稳定的情绪。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应关注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创设秘密空间,尊重儿童的秘密空间,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确德育观的培养应当从小抓起。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理性判断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弱,极易因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误入歧途或道德品行恶劣,这就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真体验"的教学理念被逐步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发了道法教师与学生的极大兴趣。这一理念主要借助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体验,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道德素养的真实存在感,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敢讲真话、敢说真理,促进真道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11.
中学理科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从更深层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于是,大家非常关注并积极实践科学探究式教与学,相关案例可谓铺天盖地。其实,大多案例都是"伪"而非"真"科学探究。何谓"真"科学探究?判断的基准至少应有两条:一是探究问题是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科学问题,二是探究过程应弥散着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2.
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是新时代公民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基于一年级学生科学观察力的现状,本文从真实的教学案例入手,通过认知体验、探究体验、评价体验、生活体验四个方面,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观察力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2010,(1):141-141
教育家杜威认为:儿童有四种本能,即社交的本能、制作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探究的本能,与此相应,儿童有四种兴趣,即交谈或交流方面的兴趣、探究或兴趣、制作或建造的兴趣和艺术表现方面的兴趣。他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根据儿童的自然禀赋,通过组织某种适当的课程,使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相似文献   

14.
<正>让初中数学课堂回归自然,还数学教学以本色,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体验性生态课堂是以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因素的动态情境为教学背景,以学生亲身体验作为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呈现学生在生态情境中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这种生态课堂,应该是一种真实、自然、本色的学习课堂.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改多年,"生态"两字已经深入到我们的课堂,生态的课堂已经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育》2021,(5):13-20
消极参与是当前学校公共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在存在论视域中,其实质是外部世界与意义世界的"双重脱嵌"使得儿童面临存在状态的稳定性与确定性风险,这种风险催生了儿童的存在性不安以及随之而来的多重消极情绪体验,激发了其寻求安全、退避参与的本能。教育者要对儿童的消极参与行为保有现象学敏感,积极构建参与能力与责任意识获得之间的意义中介。具体而言,教育者应当致力于帮助儿童自主建构"选择性嵌入"的能力与勇气,既要及时、有效地识别儿童的异质性,尽可能以合理的公共参与活动安排引导儿童在活动中有序彰显自己的异质性价值;又要适当提供与个体能力、价值期望不相符的参与机会,帮助儿童在群己之间非对称的功能组合中寻找角色定位、重塑身份认同,进而获得存在性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从初中物理教学中容易出现的"说"实验、"伪"探究、"验证"结论中思考如何提升初中生实验探究能力。依托各章节实例,以及初中生学习的认知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体验"很重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真"体验,进而促进学生"真"探究。"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思考、分析,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小学科学组致力于深度学习在科学学科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基于学生身边真实的自然或科学现象的科学学习。在引导学生经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解释自然或科学现象,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建构科学概念。这种"现象教学"的方式非常值得探索。本文所述的"现象教学"与芬兰的"现象式教学"(Phenomenon-based Learning)不尽相同。虽然两者均强调基于学生日常所能接触到的"现象"来组织教学,但前者侧重于由真实现象产生的真实问题以及由此形成的探究任务,有别于后者围绕生活中某一现  相似文献   

18.
"儿童的科学课堂"应是立于儿童立场,研究和优化儿童的科学学习方式,以儿童喜欢和可理解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课堂。在"儿童的科学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可以从儿童探究活动的设计、儿童探究材料的优化、儿童科学思维培养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围绕"原电池原理及应用"学科主线和"电池发展"科学史辅线,通过一系列微型实验、拓展实验设计与探究,帮助学生认识学科知识发展逻辑,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先后15次用上了"体验"这一词眼,如"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写道:"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又如"教学建议"中写道:"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