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一学者提出语言起源新说有一种观点认为,语言的出现是实际需要。在这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男猎手。打猎是很危险的,如果没有语言交流,猎手很容易送命。可是,伦敦大学的罗伯特·丹巴尔教授认为,语言绝不是男子发明的。发明语言的,恰恰是女性──家庭妇女。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的工具,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要表达语言使用者的思想和感情。口语课所培养的不是单纯的口语能力而是交际能力。交际法在口语课中的运用就是要教会学生有目的、创造性地运用外语进行交流,使学生能把所学的语言知识在新的场景中重新组织,从而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交际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绝不是靠一两节课就能见成效的,所以英语教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最终带来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思维是人类的理性认识活动.人具有社会性和群体性,人在群体中,相互间必然进行交往,必然要凭借语言这个物质外壳进行思想交流.要交流思想,就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则,不然就会出现混乱,以致无法进行交流.在逻辑学产生以前,人们在思想交流中也都遵循这些规则,只是不自觉罢了.逻辑学产生了,人们遵循这些规则就由不自觉转为自觉.人首先是在实践中从客观世界本身学会逻辑的.绝不是有了逻辑学,才有这些“逻辑的格”;恰恰相反,正是有了这些“逻辑的格”,人们才研究它,才有了逻辑学.  相似文献   

4.
口语交际是融“听、说、交际”三部分于一体的听说综合训练形式。它是交际双方在特定的环境里,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恰当、准确、规范的口头语言,选择适当的话语和方式,进行思想交流,传递信息的语言活动。它绝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而是基于一定的话题展开交流,或陈述事实,或抒发情感,或议论评析,从而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它具有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方式,都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我们说汉语强调“抑、扬、顿、挫”,英语也不例外。基于它是一种拼音文字这一特点,讨论音节的划分对进一步掌握词的读法,单词重音及读音规则进行深入了解很有帮助,同时也给正确的书写提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体态语言的含义及其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交流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语言交流,二是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是指语言交流以外的一切形式,包括手势、声音高低、服饰、各种符号、标志、工具等.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体育课上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中,和学生的交流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语言交流在教学中一直是被重视的,而非语言交流则往往被疏忽。这两种交流形式都是教学方法的组成部分,其运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本人通过学习和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体育教学中非语言交流的形式,谈几点体会。 非语言交流的意义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姿态、手势、表情、目光等都属于一种无声语言,这种无声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往往是有声语言难以阐述清楚的。教师可以通过这种非语言交流的形式,及时地向学生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商务交流中,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是两种最基本的交流形式。现实中人们往往过多的偏重于语言交流,忽视了非语言交流在交流中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而且各国之间由于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交流中非语言交流的方式和含义也就有所差异。因此,了解非语言交流的作用及特点,掌握非语言交流的方式及文化差异,是正确理解和运用非语言交流的前提,也是优秀商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得出结论:脱离非语言的单一语言行为无法进行有效商务交流,而脱离文化孤立地看待非语言交流也难以达到最佳的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是指交际者出于某种社交需要 ,运用连贯标准的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社会活动。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语言活动 ,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运用口头语言接收对方信息 ,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对方的过程 ,它具有及时性、流动性、现场性、综合性等特点。口语交际的这些独特性使之与阅读和写作教学有着迥然不同的教学策略。以下这些策略对口语交际教学具有指导意义。一、真实情境策略口语交际是以交际为核心 ,交际双方通过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 ,它绝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 ,而是基于一定的话题 ,展开交流 ,或陈述事实 ,或…  相似文献   

10.
林华明 《考试周刊》2014,(32):56-56
皮亚杰·布鲁纳等著名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语言是在个性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与人们语言交往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在家庭中,成人与成人的语言交流,成人与儿童的语言交流,为儿童提供了重要的语言模仿和语言学习环境;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同伴之间的语言交流为儿童提供了语言交流实践环境;各种影视节目更丰富了儿童的语言环境。但是,儿童在一般语言交往环境中虽然能够进行语言学习,却不能使语言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要促使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就要对其进行有计划、系统的语言教育。  相似文献   

11.
英语写作是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学生英语水平全面、真实的反映。它不仅能再现学生英语知识的基础,还能表现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中考中,与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题型相比较,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更容易出现错误,想得高分比较困难。那么,造成初中生英语写作中出错的原因到底有哪些?众所周知,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活动可分为两方面,一是靠听读接受外部信息,即输入。二是靠说写表达自己的思想,即输出。在学习语言过程中,输入总是大大领先于输出,也就是说,学习外语绝不是听读多少,就会说写多少,说写总是远远落后于…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缺乏真实的语言交流,即使有语言交流也往往流于形式,未能关注交流的实质内容。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分析了实现师生间真实交流需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翻译绝不仅是跨语言的交流,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一对客观存在的矛盾体。同时,翻译过程中的"忠"与"信"也是相对存在的,绝对中式原文的译文也是不存在的。本文先阐释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接着提出缓解这些不可译现象的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日益的发达与强大,与外界其他国家的沟通和交流是很频繁的,中国与日本是隔海相望的邻国,自古至今都有往来,目前中日在贸易、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都有交流,由于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发展历史、语言习惯等的不同,导致在交流中有不可避免的误会与误解。本文通过讨论中日在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上的差异,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误解,从而达到互相理解沟通自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自然环境和课堂环境中的语言输入和交流分别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环境中的语言输入和交流的分析、比较,作者指出为了提高学生的二语习得和应用能力,在二语课堂中营造自然环境中语言交流的氛围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匹配的,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途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落脚点,强调学生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媒介来完成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绝不是让学生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地去完成,而是通过完成任务,不断地促进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7.
构建语言交流环境是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慢慢习惯语言,完成语言的积累,在适应语言交流环境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英语水平。本文就构建语言交流环境的作用入手,简单探讨如何通过构建语言交流环境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口语交际是以交际为核心,交际双方通过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它绝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而是基于一定的话题,展开交流,从而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的活动。口语交际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怎样上好口语交际课,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口语交际课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一、创设贴近生活的交际情景,让口语交际有氛围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富有生命力的语言。自《诗经》以来,有"风""骚"并举,有百家争鸣,有汉赋铺陈,有唐诗宋词,有元曲,有明清小说。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绚烂多姿。古诗文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跃动着各种各样优美的文体。语言之美,恰似那清流,那急湍,滋养过多少中华儿女,当然也应该  相似文献   

20.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语言活动,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运用口头语言接收对方信息,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对方的过程,它具有思维的及时性、时间的突发性、情境的特定性、能力的综合性等特点。口语交际的这些独特性使之与阅读和写作教学有着迥然不同的教学策略。耿春龙老师在这一节口语交际课中很好地实施了以下策略,对于我们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真实情境策略口语交际是以交际为核心,交际双方通过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它绝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而是基于一定的话题,展开交流,或陈述事实,或抒发情感,或议论评析,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