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专业认同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专业认同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隐性逃课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1 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专业认同负向预测大学生隐性逃课;(2)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控制分别在专业认同和隐性逃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生命意义感、自我控制在专业认同和隐性逃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专业认同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控制来影响大学生的隐性逃课,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引导学生积极寻找生命的意义,重视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育,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减少隐性逃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隐性逃课作为一个在当今大学校园普遍存在且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正逐渐被重视。本文从我国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概念、特点、分类、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国内大学生隐性逃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研究我国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大学生认知风格对隐性逃课行为的影响,采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镶嵌图形测验对45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大学生逃课越演越烈,导致其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下降,甚至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如何解决大学生逃课,是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学校、教师、学生自身、社会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进一步探究解决大学生逃课的对策,力求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  相似文献   

5.
逃课可分为三种:显性逃课,隐性逃课,假性逃课。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学生逃课主要与下列因素相关:爱的需求,需要被注意,对教室感到恐怖,对他人的爱憎等。对逃课行为的错误归因可能会导致危险的后果,只有正确归因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学生逃课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逃课现象比较普遍已成为影响其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大学生功利主义的学习观、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及尊重意识的淡化是大学生逃原理课的深层伦理因素,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是解决原理课逃课现象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学生逃课已由一种简单的教育现象发展为一种不得不解决的教育问题。从大学的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考试形式和内容以及新时期大学生的一些思想特征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为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轻视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倾向,从而造成学习过程中提不起兴趣及逃课等现象。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本文主要以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为中心,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通过河南大学五个调查小组的数据发现,大学生逃课是一个普遍现象。逃课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理性选择,可能是无奈之举,也可能不需要任何理由。逃课对逃课者本人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逃课者会产生焦虑不安和患得患失的心理;事后要采取补救措施;影响逃课者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挂科的可能性增加;养成不好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习惯。最后,从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提出了降低逃课率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现在高校教育的扩招政策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进入高校就读的机会,尤其是现在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既为学生提供高校学习环境,同样也训练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体系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说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学生逃课并不是简单的制度约束就可以解决,需要高职院校和辅导员从学生的逃课心理出发,分析学生逃课的原因,并且利用合适的解决措施,让学生从心理让接受课堂教学,杜绝逃课。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也属于课程的一种,具有涉及范围的广域性、影响方式的隐蔽性、作用结果的深刻性等特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了利用隐性课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隐性教育本质上属于一种无形的内化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基于理论的思想意识引导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应用隐性教育实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意识当中的深化。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浅谈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方略。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是影响大学生能否顺利进行创业活动并取得成功的前提因素。本研究通过分析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的具体作用,探索如何开发隐性课程促进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的隐性课程开发应在以学生为本、整体统一、动态变化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以实践活动、规章制度、校园文化和学科教育为载体的隐性课程体系,以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发展完善和创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代部分大学生责任感出现淡化的现象令人担忧,剖析其原因主要是社会转型的折射、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渗透、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等。因此,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由他律型向自律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灌输型向互动式、由单一型向多样化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中的基础作用,引导大学生从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主流,理解社会主导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近年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学生的心理原因使然,更深层次的应是社会原因.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现象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隐性课程能发挥无声地育人作用,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在学生公寓利用隐性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兼职是普遍的社会现象,能够在改善学生生活条件的同时增长学生见识,取得一定社会经验。但由于缺少对大学生兼职的管理和保护,因而造成大学生兼职管理混乱,维权困难。需要学校引导并管理,以保证大学生兼职工作有序开展;要求法律提供保障,以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如今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道德自觉现状不容乐观。道德信念缺失、道德冷漠、人格社会化等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是大学生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所致。在高校教育中要注重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自觉,采用道德体验教育,以社会实践体验方式、学生道德自省体验等教学模式的创新引导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主动退学现象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退学现象巴经成为一个不客忽视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从社会、高校、家庭及学生自身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主动退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及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并依次在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困难生工作等方面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以期从根本上降低大学生主动退学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德育工作与隐性课程有着天然的契合性。本文试图探讨辅导员工作与隐性课程实施的必要性、分析当前二者结合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辅导员隐性课程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