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月之故乡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解读:彭邦桢是我国台湾著名诗人。他这首小诗的创作灵感,显然得益于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却表达了诗人作为台湾游子内心的独特情感。诗人在“  相似文献   

2.
月亮作为一种自然景物,常常被我国古代诗人当做寄情之物。小学语文课本里编选的古诗,有不少描写月亮。诗人的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呢?一、表达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亮的月光照在井床前,诗人还以为是白霜洒落地上。当他抬头遥望天空明月的时候,不禁低头思念起自己的故乡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此处离我故乡钟山很近了,春风又一次吹绿了长江南岸,明亮的月亮呵,什么时候照着我回去呢?诗人王…  相似文献   

3.
月亮是被古代诗人久咏不衰的对象,而咏月诗人大多是游子.本文从月亮的自然属性和人的审美心理的角度,论述了月亮美丽的形象,温柔的性格,丰富的内涵,揭示了月亮为什么总是和故乡连在一起,总是和游子连在一起,总是和相思连在一起,总是和诗歌连在一起的心理秘密.  相似文献   

4.
寓民族精神于语言文化之中,是古诗的固有特色。无论是借景抒情、咏物状景的名篇,还是托物言志、叙事明理的精品,无一不是诗人情深意浓的喷涌之作;之所以能世代流传,千古不衰,感动人的,不外乎是诗人的情真意切。普天之下,人们看到的只能是同一个月亮,而一旦融入杜甫依恋家乡的情怀,景随情至,便道出了“月是故乡明”的惊人佳句。孤身异乡的李白,四句短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知勾引起多少游子的爱国心、思乡情。李绅笔下的《悯农二首》寓义于情,主题深远,足以唤醒世人的同情与思索,可以说…  相似文献   

5.
(一)天空中的圆月,一个带着面纱的美人儿,凄美,孤傲,明眸皓齿,略显羞涩,任我欣赏,任我咏叹,任诗人讴歌,依然宁静如故,不曾骄躁。她比传说中的嫦娥更漂亮吗?我不知道,曾经跌落的流星知道吧。(二)月亮里有每个人所眷恋的故乡,不论你身在何处,飘零何方。于是乎,李太白把盏畅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于是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咏叹油然而生……月亮是诗思的源泉,于是乎汩汩流淌出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名诗佳句……  相似文献   

6.
在诸多星球中,月亮是最能够撩拨人们情怀的奇物天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千里寄相思”……干百年来,人们望月生情、以月传情,流传着很多神话、故事;也留下很多睿语佳句。请以“月亮”为话题,选择适合自己的言情写志或记事明理的表达方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章(诗歌不得少于20行),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7.
何伟 《作文与考试》2022,(30):46-47
<正>独在异乡为异客,当看到天上孤悬的明月,总会勾起无限相思,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风俗民情。“月是故乡明”,山河共鉴,大地为证,遥望苍穹一轮明月,故乡瞬间成为游子心灵深处最后的栖息地。摘抄笔记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只,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相似文献   

8.
师:走进古诗世界,我们惊讶地发现,这里处处有月亮的影子。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许多有关月亮的诗歌,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生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生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生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师: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月亮有如此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诗人?诗人又在写月亮时寄托了哪些情感,让这个平凡的星球变得如此富有诗意?月亮究竟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点击“课堂探究”网页)师:在中国众多文人中,苏轼是比较喜欢写月亮的,而…  相似文献   

9.
月亮,是古代诗人最钟爱的意象之一。在诗人笔下,朗月、淡月、新月、残月、缺月、斜月、孤月……意蕴丰富。各得其妙。其中,“明月”一词,以一个“明”字写月亮普照大地,皎洁明亮,被诗人们用得最多,似乎也最“俗”。其实,细细体味,在不同诗人笔下,这个“明月”也是各具情致的。  相似文献   

10.
“月亮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自《诗经》始历史上不少诗人便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曹操“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的思贤衷肠;王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隐逸情趣;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飘逸情怀;苏轼“明月儿时有,把酒问清天”的放旷胸襟;李清照“雁子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闲愁……无处不凝聚着诗人的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月亮意象负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蕴,流淌在墨客骚人广阔的心灵空间。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大体蕴涵如下情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乡愁——是学和艺术作品中常写常新的题材,故乡在诗人的笔下不只是一个地域抑或内心深处的字表述,它是一种日久弥深的往日情怀。故乡,对游子来说足挥之不去的长久思念,是难以排遣的莫名忧伤。在我国的古典涛歌里,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心,雨雪霏霏”到《古涛十九首》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从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到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月诗     
古往今来,咏月亮的诗词何止千万首,其中好诗好词也着实不少。以诗而言,李白的《静夜思》家喻户晓,为此千百年来游子“举头望明月”,就会油然勾起故乡之思。李白在四川长大,热爱巴山蜀水,将出蜀时,写了一首七绝《峨眉山月歌》,通过咏月表达了对蜀地的依恋,诗也非常出色。以词而言,人们不会忘怀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千百年来每到中秋就会吟诵它,祝福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外国咏月好诗也数不胜数。歌德的《对月》,情景交融,被誉为“最美的月光诗”。有歌曲之王  相似文献   

13.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明月”为主题,选编了两首古诗、一篇散文和一篇记叙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文体描述月亮,介绍月亮。《古诗两首》借月抒情,寄托了诗人对明月的赞美;散文《月迹》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回忆,充满了童真童趣;《飞向月球》真实地再现了1969年首次登月的过程。所有的文字都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向往美好的事物。“语文天地”通过做摘录笔记、填写成语、自读古代诗人明月寄情的诗句、品味近代文学大家的写月名篇等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看月亮,说月亮,写月亮”的系列教学活动,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月亮,悬挂在中国古典诗坛的上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自《诗经》始,历代诗人便有着解不开的月亮情结。陶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的隐逸情趣,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夜独酌》)的飘逸心性,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  相似文献   

15.
"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诗作《月夜忆舍弟》,表达的是诗人对在乱世中的亲人的安危状况的无限牵挂,苦于无法联系,只能寄情家乡明月.大作家季羡林以"月是故乡明"为题,既是触景生情情况下的脱口而出,更是找了能够引起大家共鸣认可的诗句,无须多言,乡情灼灼.季羡林将故乡的月称之为"小月亮",他心里的"小月亮",独特在何处呢?这是涉...  相似文献   

16.
故乡     
<正>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了各种各样的思乡之苦、恋乡之愁,有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曹丕的“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也有沈如筠的“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这些诗句,表达了身在千里之外的游子,对故乡魂牵梦萦的深情。故乡,可以是一种愁绪。我幼时大都在外婆家度过,那儿虽不是我严格意义上的故乡,但在我心中却胜似故乡。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中秋又叫做月夕、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它是流行于我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节、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  相似文献   

18.
月球概述     
孙晶 《初中生辅导》2014,(12):41-43
同学们还记得那些和月亮有关的诗句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等。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对月亮赞赏有佳,并对月亮寄语了相思之情。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见于《山海经》《楚辞》等书籍中。  相似文献   

19.
月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诗人常常把它当作感情的截体.亲情、乡情、友情,爱情都可以借月抒发。或思乡怀远、渴盼团圆,如“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被思落谁家”;或是寄托友情,表示祝愿,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或抒写男女之情,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歌月”。殊不知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另一作用;夸古长存的明月,更常常成为由今溯古的桥梁。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的前四句“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相似文献   

20.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同学们读这些诗句,感到有什么样的奥妙?聪明的你一定猜出来了,这些诗句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写到了月亮。月亮的阴晴圆缺,月亮的皎洁朦胧,月亮的悠远幽雅,引发了人们的许多美好想象,于是就有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美丽传说,牵动了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也就有了这许多脍炙人口、美不胜收的诗文佳句。人们掬月入怀,满怀情思;掬月入诗,诗涵逸兴。在诗词中,那一弯明月,或牵动异乡游子的乡情,或引发失意之人的怨愤,或映照那寂寞的梳妆镜台,或洒于那悲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