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     
《集邮博览》2010,(6):5-6
邮票博物馆举办《票中票专题邮票展览》本刊讯为纪念世界首枚邮票——"黑便士"诞生170周年,《票中票专题邮票展览》于2010年4月28日在中国邮票博物馆开幕,展览分两部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票中票馆藏集萃》和《黑便士与罗兰·希尔——汪建熙个人收藏展》。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诞生170周年,借此机会"晒晒"部分国家、地区发行的票中票,以示庆祝。 世界第一套"黑便士"票中票由墨西哥于1940年5月6日为纪念"黑便士"诞生100周年而发行,全套10枚,同图,面值、刷色不同  相似文献   

3.
正1990年苏联发行的《"黑便士"邮票150周年纪念》邮票,其中"黑便士"票中票下角字母"T-P"和"V-K"的两枚被集邮界认定是"黑便士"票中票"设计错误"的典型,如被认为是邮票设计者"缺乏邮票基本知识或一时疏忽"。其实,"错误"的字母内藏玄机,这是自称"冒险家"的俄罗斯画家科瓦尔为自己和家人精心策划的"集邮纪念碑"。刘大有先生的《"冒险家"科瓦尔的艺术生涯》,将披露科瓦尔与邮票结缘的更多有趣故事和他作品中的中国要素。  相似文献   

4.
正邮票设计错误,早即有之。有的还因此成为世界级珍贵邮票,令人向往不已。而一些票中票的主图,也会发生错误,本来是想将本国的首枚邮票或早期邮票、别国的"世界珍邮"再次展示在票中票里,可有时恰恰相反,票中票的主图不仅成不了票中珍邮,反而因缺乏邮票基本知识或一时疏忽而成为了笑柄。我们知道,1840年印制黑便士邮票整版枚数是240枚,横12枚,竖20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2012年第3期刊登的《无法忘却的带边纸邮票》,将《遵义会议五十周年》邮票旁边的东西称作"边纸",并不妥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该套邮票说明,应叫"附票":"整版邮票的左边有一枚附票,附票规格:  相似文献   

6.
首届最佳外国邮票评选活动结果已揭晓。在我为《上海集邮》写的《外票"选美"好!》(本刊2002年第12期16页)中,有我的"投票"目标,与揭晓结果对照,只有2套票、张相符,命中率66%,根据活动只有中选3项邮票和3项小型张者,才能获得实寄评选纪念明信片的规则,我显然与其无缘,也不妨,  相似文献   

7.
“票中票”是以过去发行的邮票为主图的邮票。由于“票中票”表现的对象是邮票实物,理论上可以制作极限片,笔者现就2种“票中票”极限片的销戳地谈一些个人认识(图示片材是否合格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小型张主图是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在天津海关首发,笔者选津海关旧址紫竹林所在地邮局(天津八支,邮编300040)日戳销制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10,(8):48-48
第8期"月月有奖读刊活动"征答1.丹麦的邮票上首次出现小美人鱼是哪一年?2.黑便士邮票主图采用的女王纪念章浮雕头像是谁雕刻的?3.世界第一套带副票的邮票由哪个国家于何年发行?  相似文献   

9.
票中票,又称"邮票上的邮票",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纪念或宣传,将曾经发行过的邮票印制在新发行的邮票中,其中被复制的邮票称为原票。票中票是世界上20个最受欢迎的集邮专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谭世光 《收藏》2009,(11):131-131
在数以千计的《掷铁饼者》邮票中,其样票和错体票发现较少,故很难收集。笔者有幸集得几枚,现介绍如下。 《掷铁饼者》邮票样票种类较多,有“票样”(即样票specimen,是新邮票分发给有关部门备案、备查验或供宣传部门用的样品),有“色样”(与邮票成品颜色不同的原版印样),还有“母样”(雕刻版邮票原版第一次打印出的邮票图样)等。  相似文献   

11.
伦敦邮商约翰·加迪去年发现一枚「黑便士」变体旧票。这枚邮票右侧有一条明显的纵向白色折痕。 「黑便士」邮票的印刷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2.
在某些多枚套票中,有的票因为存世量相对稀少以至其价格在整套票里占有很大比重,集邮者便称这样的票为“筋票”。一定的社会环境是“筋票”形成的前提条件,邮政实寄消耗则是“筋票”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从《实用中国邮票价格总目录》提供的数据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纪、特邮票里的“筋票”均出现在1991年之前,其中绝大部分又集中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35年间。在这一时段(“文革”时期除外),集邮活动受到社会尊重,那时,集得人数不多,且重视收集信销  相似文献   

13.
"特"字头邮票(以下简称"特票")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邮票,从1951年10月1日至1966年5月10日,共75套。  相似文献   

14.
近日,从《集邮博览》杂志上看到《"纪票特发"说曲直》一文后,笔者对于"纪票特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主题和发行是两个概念,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普通邮票等都是邮票的发行表现形式。新中国邮政成立以来,以邓连普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邮票工作者开创了新中国邮票以志号来划分的规则,非常利于邮票的分类和收藏,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甚至在国外也受到集邮界人士的好评,成为新中国邮票发行的特点之一。据笔者所知,世界上  相似文献   

15.
根据邮票发行有关资料公布,《长江三峡》邮票的票幅均为50×30mm。但据笔者对手中实物进行测量,发现第5枚《西陵峡》有3种票幅,如图从左至右,依次为:50×29mm;50×30mm;50×31.5mm。中间的一枚  相似文献   

16.
近日,在整理"红军邮"邮票时,发现有2枚直双连"红军邮"新票与其它票不同,即该票图案印刷向左移位,右面露白较宽。我把一枚"红军邮"正常票与该双连中的一枚票重合放置后,发现双连上的邮票票幅比正常票票幅宽出1mm,而且邮票左边首个上下齿异常大,也宽出1mm。正常"红军邮"票幅为26×31mm,而这两枚直双连变异票票幅则为27×31mm。除去左边大齿外,变异票和正常票的齿孔度数均为12.5度。我把自己所藏的所有"红军邮"拿出来检查后,未再发现上述变异票。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集邮博览》第4期刊登了徐平先生的《是贴票最"高"的包裹单吗》,介绍了他手中收藏的一件包裹单,贴了281枚普23《民居》邮票之10分"云南民居",以6枚为一排,正面贴了264枚,贴票排列成一人高(总包裹费28.10元),颇为壮观。读毕,想起我手中旧藏一枚包裹单,包裹费33.50元,保价费1.00元,合计资费34.50元,包裹单上贴普23之8分"北京民居"票431枚,补贴1分"内蒙民居"两枚,总贴票433枚。除正面贴票5枚(横5连1件),背面补票横5  相似文献   

18.
附票琐谈     
“附票”与“副票”在我国集邮辞书中,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而已! 在刘广实、邵林主编的《集邮词典》里,无“副票”词目,而撰有“附票”词目,对“附票”解释为“与邮票联印,形似邮票的纸片,  相似文献   

19.
为配合《中泰建交二十周年》纪念邮票的发行,迎接“中国邮票展览”在曼谷举办,泰国暹罗国际邮票有限公司特地出版了一册大型的彩印泰国邮票目录。 该目录印制精美,封面上有泰、英、中三国文字的书名《泰国(暹罗)邮票目录》。目录内页共217面,收录了自1883年至今年8月泰国发行的全部邮票。与以往的泰国邮票目录比较,此目录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每套邮票的票名均以泰、英、中三种文字标明。这给中国集邮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二、改变编排方式,将票图归于一侧,资料文字则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票中票邮迷,以在本专题邮苑中寻寻觅觅为乐。偶见加拿大2000年首次发行的个性化邮票图样(编者注:请注意邮票上“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