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约是2000年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订阅报刊杂志时,突然发现了这样一个杂志:《中国地市报人》!我感到很欣慰:呀!这是自己的杂志,作为一名小报的编辑记者,多少年来就盼望着有这样一本刊物,一本属于小报编辑记者的“时代杂志”,今天终于看到了这种读物,她开辟了一个专门属于基层新闻工作者的阵地.  相似文献   

2.
范军 《编辑之友》2002,(5):46-47
一、重视期刊的个案研究 案头摆放着三本与期刊有关的书.一本是美国人约翰@海登瑞写的<读者文摘传奇>(中译本,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二本是中国作家师永刚写的<读者时代/一本杂志和她所影响的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还有一本是老作家、老编辑家马国亮的<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相似文献   

3.
《中国编辑》2011,(6):83-92
《中国编辑》杂志创刊将近十年。从最初朴素不惊的文字及编辑平凡的操作到勇立编辑出版时代潮头,每一本《中国编辑》杂志都是中国编辑为自己建筑精神家园添加的一砖一瓦。如今,刊物已经发展成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了把刊物办好,与大家换一个角度分享对《中国编辑》定位设计、规划的心路历  相似文献   

4.
吴扬文 《青年记者》2006,(15):40-40
2006年,一本封面被冠之以《LOOKYELLOWPAGE城市黄页》的杂志突然出现在这个正在加速城市化与全球化双进程的中国城市面前。它的标志,是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黄色方框,按智谷战略投资总监胡昕时的说法,这个标志,表达了一个城市视窗与全球城市互动链接时代的到来。“看到了《LOOKYE  相似文献   

5.
"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这句广告语,包含了《新周刊》的自我定位与这个时代的关系,指的是杂志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记录、表述这个时代的特征。《新周刊》将改革  相似文献   

6.
以真善美为“卖点”——访《读者》杂志主编彭长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妍 《传媒观察》2005,(5):8-10
在剑拔弩张的报刊市场,有这样一本杂志——“它从不说教什么,也不过激地抨击什么”,只是静静地、一点一滴地汇集着古今中外人类思想的精神甘露,吸引着、滋润着、感动着你我这样千千万万的普通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一个出版人的视角,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三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精神弘扬传播的时代要求。在中国精神弘扬传播中坚持不忘本来,就是要在保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上有高度的定力;在中国精神弘扬传播中坚持吸收外来,就是要广泛借鉴各国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在中国精神弘扬传播中坚持面向未来,就是要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8.
徐升国  刘彦 《传媒》2008,(9):57-59
目前世界上的大型传媒集团最早都是由一本杂志或者一张报纸等单一媒体发展起来的。因此,要成为一个大型媒体集团,这一杂志或报纸就必须进行多元化扩张,美国的期刊业也不例外。说起美国期刊的多元化经营,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读者文摘》和《时代》杂志。两者都是由一本杂志起家,成为世界著名的媒体集团。  相似文献   

9.
随着私家车的大面积普及,中国正大步迈进“汽车时代”,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汽车杂志的流行和旺销。2006年4月16日,又一本汽车类杂志《自驾游》正式创刊,杂志综合了专业汽车杂志与高档旅游杂志的优质属性。从《自驾游》杂志的创刊发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汽车类杂志的两大发展趋势。汽车杂志市场将进入细分时代目前市场上的汽车类杂志,大多是2001年之后创办或改版的,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膨胀到四五十本,销量和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汽车之友》、《车主之友》、《汽车杂志》、《汽车导报》、《中国汽车画报》、《车王》、《车迷》、《时尚座驾》…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灯     
铁凝 《出版参考》2009,(12):4-5
21世纪初,有媒体让我举出青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两本文学作品,前提是只举两本,一本中国的,一本外国的。这要求有点苛刻,尤其对于写作的人。这是一个谁都怕说自己不深刻的时代。但最后,我还是决定说实话——  相似文献   

11.
外媒要览     
《中国新闻周刊》2013,(21):10-10
杂志 美国《时代》6月17日 中国眼中的世界 多年来,世界上围绕中国谈论得最多的一个词,便是"上升"。如今,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非正式会晤之际,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中国已经成为美国这一现今全球霸主的一个地位平等的搭档。多年来,中国对于东西方接触的视角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2.
王跃春 《传媒》2012,(5):56-57
1923年10月,《中国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到现在已历经89个春秋,一本高龄的青年期刊,如何继承传统?又如何开拓创新?这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不继承传统,《中国青年》将失去自我;不开拓革新,《中国青年》将被时代所抛弃。我们只能在改革中谈"师古",  相似文献   

13.
国内报业市场形势分析与经济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鹏 《当代传播》2000,(2):9-12
1999年初,笔者曾在《新闻三昧》杂志发表过一篇8000字的报业经济述评,《中国记者》杂志在其增刊中作了转载,题目是《中国报业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用春秋战国时代来概括报业市场现实,严格地讲,可能并木很恰当,但这是当时我对国内媒介市场的一个总体感觉与认识。一年过去了,形势的发展与演变业已证明,报刊业的市场格局越来越烽烟四起,颇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意思,当然,这是建立在以党报为主体核心基础上的繁荣与发展的基础上的,总趋势是进步与上升的。中国的报刊业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它不能以经济利益为最高目标,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业界动向     
万华媒体抢占内地杂志市场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万华媒体(One Media Group)公司正透过出版境外杂志,争取内地高达4成利润的市场。万华媒体在内地获授权出版的杂志包括《T3世界发明》、《Top Gear汽车测试报告》、《Popular Science科技新时代》、《Digital Camera科技新时代》,目前每月发行量为60万册。今年公司还将推出2~3本杂志,其中一本是以时尚生活为题的美国杂志中文版。据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美国传媒业成熟,发展至今已有1.2万份杂志。而中国内地人口庞大,只有9000份左右的杂志,且质量参差不齐,市场销售更加悬殊,这也凸显出中国内地…  相似文献   

15.
李栓科是谁?正如这个名字一样.他用一本杂志“拴”住了科学。这本杂志叫《中国国家地理》,李栓科就是这里的掌门人。  相似文献   

16.
陈雪 《今传媒》2011,(11):4-6
《农家女》杂志是中国唯一一本面向农村妇女的月刊,由杂志派生出来的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也是中国转型时期诞生的一个为弱势妇女服务的NGO组织,在GDP为导向的大环境下,"农家女"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广大农村妇女的欢迎,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这期我们采访的就是农家女事业的创办人,《农家女》杂志的主编谢丽华,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其精彩的一生。"送你一颗果子,只能享用一次;送你一粒种子,可以受用一生",年近花甲的谢丽华,用生命履行自己的承诺,给自己的承诺,给千千万万农家妇女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月18日,今日中国(原称中国建设)杂志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庆祝了她50岁生日。50年来,《今日中国》的成长壮大,都凝结着中国三代领导人的关怀。作为《今日中国》杂志的一名成员,每忆及此,心情都难以平静。周恩来提议创办一本报道新中国的杂志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18.
叶凯 《编辑学刊》2006,(3):26-27
21世纪,对于商业财经类杂志而言,目前的市场状况还停留在群"熊"割据的春秋战国时代.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商业财经类杂志有近800种,在上海发行的就有300多种,处于一线位置的主要是<理财周刊>、<证券市场周刊>、<环球企业家>、<商务周刊>、<商业周刊>、<财富>、<环球财经>等20来种.虽然杂志种类很多,但是却没有一个能够成为公认的老大,或者说,没有形成品牌杂志,而且目标受众基本上还是以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来看待它们.从业绩与品牌资产方面来讲,这些杂志都没有得到读者的品牌认可.即使是国外的著名杂志--比如<福布斯>、<哈佛商业评论>等,在落地中国之后,同样面临着水土不服、消费者不买账的尴尬情况.所以纵观整个市场,中国的白领中坚力量还是缺乏一本必读的商业财经杂志.  相似文献   

19.
王蕾 《编辑学刊》2012,(2):71-76
本文对半官方身份的女性期刊《中国妇女》杂志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分析该杂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出版、发行状况及其社会影响,探讨了该杂志在市场经济时代的改革及创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上海出版发行的流行杂志《玲珑》为例,来追寻如今已经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健美"一词是如何伴随着近代"体育"观念的发展而在中国出现的。当年这样一本流行时尚杂志对"健美"概念的介绍和推广,既可以折射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时代大背景,又可以展现近代国人在接受外来词汇时的理解方式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