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自救"与"他救"--兼论改革中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日,难得休闲在家,读到了《中国经济导报》上的一篇谈“自救”与“他救”的文章,触发了笔者的些许联想。 文章从“司马光打破缸”入笔提出,假如没有司马光,更没有打破缸,缸里的孩子该怎么对自己施救?进而提出,我们的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其实还有社会教育)过多地强调“他救”意识,而对“自救”意识则关注不够。我们多数孩子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往往表现出惊慌失措的情形。据北京市中小学心理研究所专家对百  相似文献   

2.
侯静娴  李振云 《记者摇篮》2007,(4):66-66,31
前不久,在电视中偶然看到一档娱乐节目,正在进行到“引蛇出洞”一环。参赛选手坐在一个大玻璃缸里,手脚用一种环形锁锁住,然后有人把青蛇兜头倒下,选手就在蛇的包围,缠绕、“亲吻”中打开手脚上的锁,用时最少者为胜出。男选手总算有惊无险的顺利出缸,接下来是位女选手,蛇一倾入,只见这位美眉脸色骤变,浑身颤抖、欲哭无泪、哆  相似文献   

3.
旧历新年将至的时候,就快79岁的陈炳其老太太每天都要蹒跚到“绿皮缸”,多摩挲几遍缸里的麦子。孙儿秦新国说,每年这个时候,祖母都显得心事重重。 韶华五十年,幽幽望夫情,都寄托在指间滑落的麦粒中。 “夫妻齐心不挨饿” 每年夏末秋初,家住上海崇明岛兵镇滇东村八组的陈老太总要在院子里摊开芦席,晒上满满一席的麦子。近两  相似文献   

4.
1986年9月,我在乌鲁木齐为弄到一张返京机票而焦躁不安。多亏自治区一位副主席相助,在我的介绍信上批“专家返京,务请照顾”八个字。我把有批示的信递给了售票厅主任,他看看批字,问我:“专家是谁?”我说:“就是我。”“啊!你?”他狐疑地打量着我。在他看来,我好像太年轻了。似乎“专家”本人也不应来跑票,因此,他的神悄依旧猜疑与冷漠。“我怎么不是专家呢?”我被迫掏出证件给他看:“第一,我是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此次代表中国人才研究会出席新疆人才研究会成立大会并做了学术报告;第二,我是作家;第三,我是光明日报的主任记者。……”  相似文献   

5.
报刊集萃     
智慧幽默《毒药》一次,邱吉尔的政治对手阿斯特夫人对他说: “如果你是我丈夫,我会把毒药放进你的咖啡里。”邱吉尔笑着说“夫人,如果我是你的丈夫, 我就会把那杯咖啡喝下去。”《让路》德国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仅能一个人通过的小道上,他遇到了一位曾经尖锐批评过他的批评家,两人越走越近。“我是从来不给蠢货让路的!”批评家傲慢地先开口道。“我却正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路旁。  相似文献   

6.
一石击起千重浪——这是一块具有怎样神奇魔力的石块哟!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黄华收到这方石块时,他的心被震撼了:激动、不安、感慨、兴奋……不,也许他只沉思片刻,睿智地将大手一挥——于是,这方石块飞越迢迢太平洋,荣幸地来到了哈德逊河畔那幢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总部大楼。只见手执黑色公文包的中国官员庄重地迈进“社会发展与  相似文献   

7.
遗嘱趣闻     
1885年,一位法国银行家的遗嘱中有这样一条:“我的继承人必须从我留给他的巨大财富中分给我本人两万法郎,这些钱应当与棺材一起放进我的坟墓。”贪婪的继承人绞尽了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下葬那天,他在棺材的扶手上系了一张两万法郎的支票,支票为记名的,死者的姓名用大写字母写上。  相似文献   

8.
夜读随录     
一、读《深巷小酒家》想到的1999年 12月 2 2日《光明日报》第 7版登载有《深巷小酒家的传说》一文 ,署名庞炳庵。读后觉得很有意思 ,现摘述于下。深巷小酒家是一爿古巴哈瓦那老城区很著名的小酒店 ,典型的拉美酒吧 ,座落在“狭窄的用小方石块铺成的思佩德拉多街”的深处。酒吧虽小 ,名气很大 ,“是古巴文人墨客 ,艺术家聚会之处”。顾客盈门 ,“热闹非凡 ,店里所有墙上签满了顾客的名字 ,贴着许多照片和剪报”。“在墙上、柜台上、酒柜里满是来过小酒家的名人留下的题词、诗文、照片、画和有关剪报。海明威的题词 :‘我的莫希托酒在深巷小…  相似文献   

9.
一个被列入烈士名单40年的人竟然又活了,这恐怕是谁都不会想到的。然而,他确实真真切切地话着,并且成了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人们自然关心:他是怎样“死”而复活的?送子参军“烈士”归队今年二月的一天,一位农民打扮,满腮白胡茬的老人由他的外甥陪同,风尘仆仆地来到保定驻军某部政治部接待室,他两手紧紧握住秘书处谢干事的手,激动地说:“可见到你们了!”谢干事惊诧地问:“你是……?”“我叫  相似文献   

10.
读者论坛     
大家喜读“大家”汪兆龙写下这个标题,先得说明一下,标题中前一个“大家”是指广大读者,后一个“大家”是指《光明日报》新开辟的栏目——《走近大家》中的“大家”,即著名的专家。“大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往往觉得高深莫测、高不可攀,对“大家”的了解自然少而又少。现在,《光明日报》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窗口,让我们走近“大家”,近距离地了解“大家”,这实在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好事。读了第一期的文章,我们不仅了解了王大珩这位“大家”的杰出贡献,也知晓了他生活工作的一些细节,特别是他脖子上的透明“小碗”——…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前,徐州煤矿的老矿工任庆海从地上拾起一只废旧螺丝钉放进了随身携带的“节约包”。当时一个叫邵长富的工人问他:“这东西锈成这样子,还有用吗?”任庆海说:“这螺丝钉锈虽锈了,可还是块铁。炼出这块铁不知花费了多少人工!”从此,邵长富也背超了“节约包”,成了任庆海的第一个徒弟。任庆海是徐州煤矿第一个背超“节约包”的矿工。如今,这位老矿工已经退休了。但是,这个共产党员珍惜国家一钉一木的崇高风格却在矿上广为传播着,师傅传徒弟,徒弟再传  相似文献   

12.
“平凡”和“伟大”是事物两个反差较大的层面,但通过“孕育”,前者可以向后者飞跃。这条真理,常州市图书馆巢洪康同志十多年来的艰苦实践,又一次证实了它。第一线工作在图书馆中一向被认为最平凡,它被人瞧不起,包括在这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十三年前,当巢洪康从中学英语教学的岗位上调到图书馆出纳台时,他的心情也是这样:“一个大学生站出纳台是大材小用,干上这一行,能有什么出息?能有什么前途?”但十三年后的今天,他却说:“我愿意做一支蜡烛,照亮千千万万读者前进的道路!我愿意做一架人梯,让千千万万读者踏着我的肩膀,登上学者、专家的殿堂!我愿意做一块铺路石,让千千  相似文献   

13.
张成 《记者摇篮》2010,(7):24-25
记者应当是“杂家”还是做“专家”,这种争论~直没有停息。而笔者认为,记者既要当“杂家”,更应努力做“专家”。怎样做一个专家型记者呢?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电视节目采制工作,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1989年夏季的一天,在黎巴嫩的某个恐怖组织发出威胁说,他们将杀害被他们劫持的美国人质。美国政府的神经顿时紧张起来。等候在白宫新闻发布室的记者们急于了解美国官方将做何种反应,他们围住一位白宫顾问发问道:“布什总统此刻在干什么?”“他正在自己的办公室收看 CNN,”这位顾问说,“CNN 正在播出采访中东问题专家的专题节目,或许某一位专家的意见将被总统采纳。”1989年12月美军入侵巴拿马后,苏联方面的第一个反应是在半夜将  相似文献   

15.
1981年上台的里根,执政将近四年了,明年任期即满,他已表示要竞选下届总统。对于新总统这几年的“政绩”,美国舆论一直在评论,美国漫画家们也画了不少漫画。这些画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美国舆论对里根及其政府的评价。不管怎么说,这种评论比里根对自己的看法要客观得多。经济衰退是里根碰上的老大难问题。打前年起,一些美国经济学家就纷纷预测和算卦,先说什么“到1982年春季”美国经济即将“复苏”,不,很快又改口了,说什么到该年“夏天”……可是,熬到今年,美国经济才略有回升。如此看来,要做一名神奇妙算的“预言家”颇为不易。  相似文献   

16.
肖查 《新闻天地》2010,(4):51-52
2010年1月11日下午4点.高志强被从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重症监护室病房推出,做过CT后,转入泌尿科病房。就在48小时前.农民工高志强因为讨要70元工钱.被包工头叫来的人追着捅了一刀.右侧肾脏主要血管破裂。看着身上插满了导管.高志强说:“被捅的地方很疼.估计流了不少血。”张丽并没有告诉丈夫.为了保住他的命.他的右侧肾脏已经被切除了,“这是他当时唯一的活路”。  相似文献   

17.
编辑如师     
上小学的时候,每次看见语文老师,总发现他的眼睛是红肿着的。一天,我大着胆子问老师:“你晚上没睡好觉吗?”老师说:“晚上要备课。”我又问:“讲课有课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备课?”老师说:“这个道理你长大就懂了。打个比方,如果将一瓢水倒进桶里,再拿瓢去掏水,能掏出一满瓢水吗?肯定不能。可如果将桶里装满水,里面有比一瓢水不知多多少倍的水,然后再用一个瓢去掏水,会怎么样?会很容易掏出一满瓢的水。当老师的,只有有一满桶的水,在讲课的时候才能让学生得到一满瓢的水。当老师的没有一满桶的水,是不敢登上讲台的。…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乐平市《乐平报》社记者詹晓东,因为拍摄一组当地群众聚众赌博的照片。发表在《人民日报》华东版上,领导查出之后,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决定把他调到乐平市供销社的一个下属单位。同样,浙江富阳的《富阳日报》记者王军缸因为写了好几篇“出富阳洋相”的报道。特别是1999年11月举报了在全国引起轰动的“假报事件”,有关领导也曾打  相似文献   

19.
此风可休矣     
最近一期中央台三套“挑战主持人”节目中,作为评委的中国青年报副总编陈小川发表了这样一番高见,他说:做一个主持人的最基本一点,要说中国话。可是,当前一些主持不会说中国话,台湾语法,港澳腔弥满电视,已成一种时尚。陈小川当即举了一个例子:说“我要做人”,却偏偏要加个“是”字,说成“我是要做人”,这个“是”字是多加的。我以为陈小川的意见极是。不知从何时起,不少原本普通话说得极标准的主持人,忽儿拿腔拿调起来,操起不伦不类的港台腔。一张口就一连串的“那末那末”(还一定念成“哪nǎ末”),有意地把个别字读走声…  相似文献   

20.
1986年9月,我在乌鲁木齐为弄到一张返京机票而焦躁不安。多亏自治区一位副主席相助,在我的介绍信上批上“专家返京,务请照顾”八个字。我把有批示的信递给了售票厅主任,他看看批字,问我:“专家是谁?”我说:“就是我。”“啊?你?”他狐疑地打量着我。在他看来,我好像太年轻了。似乎“专家”本人也不应来跑票,因此,他的神情依旧猜疑与冷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