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晶 《小学语文》2010,(9):15-16
经过系统研究,我们初步确立小学生第一学段语文阅读能力的构成要素应当是:记忆能力、认读能力、朗读能力、默读能力、初步的理解能力与信息提取能力。这些能力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是小学生第二、第三学段阅读能力发展与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重视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接下来的内容,对小学生低学段写字能力培养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培养低学段写字能力的策略,为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日再次翻阅《数学课程标准》,又从中感悟到不少数学教学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尤其是对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这一点,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标准》中总共有31处提到这一内容。在学段目标中,第一学段(1—3年级)和第二学段(4-6年级),都分别提到了估计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运算和初步的测量技能时能合理运用估算和估测。在具体目标和案例中又用相当多的条目强调了估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低年级学段的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普遍比较欠缺,虽然低年级学段的知识比较基础,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经过训练和指导之后,情况会有所改善,但是这一时期如果不能有效学习,对于学生后续学习的开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低学段就需要依据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开展适宜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归纳和类比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第一学段“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第二学段“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第三学段“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小学阶段以发展学生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为主要目标。虽然课改进行了这么多年,但是多数教师对合情推理“只闻其名,未见其人”,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只是一种理念性的东西,难以实现。针对合情推理被提出很久但多数教师尚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现状,本期我们尝试着探讨以下问题:合情推理的内涵是什么?它与逻辑推理有什么联系和不同?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有哪些?怎样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概括能力是小学生阅读理解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  相似文献   

7.
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科学、合理的阅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培养和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为深化对阅读能力的认识,提升小学阅读评价的有效性,在梳理阅读能力及测评概况的基础上,立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借鉴各国教育实践经验,从阅读情境、阅读内容、阅读过程与阅读策略4个维度构建了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框架,并以学段为基准细化了水平层次,初步构建了科学、具体的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小学阅读教学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8.
周素云 《广西教育》2023,(13):119-122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培养小学生数学审美能力的几种常用方法,包括: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之美的感知能力;运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之美的鉴赏能力;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之美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了。对于小学低学段语文课程教学而言,有效的去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而且还能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体会语文课外阅读所带来的魅力,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培养和提高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据笔者了解,目前有很多小学低学段的语文教师不知道如何去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进行培养,甚至有一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性和作用,这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基于此,本文通过说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课外阅读能力的意义,并结合笔者的实践来说明如何去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桂芳 《西藏教育》2011,(10):25-26
当前,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了三个学段的具体规定(分一至二年级,三至四年级,五至六年级三个学段),提出了不同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由此可见,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基础而又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但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对阅读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低学段学生的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本文在探讨习作教学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为今后小学低学段习作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虽然第二学段是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起步阶段,但在第一学段过程中,也或多或少涉及写话、写句子。如果在第二学段直接过渡到篇章,必然会增加习作难度,降低学生兴趣。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习作训练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对此,笔者认为,针对这一段习作训练,最好从片段开始,这既是对第一学段写话、造句的延续,也是为以后篇章训练奠定基础。但是单纯进行片段训练,既不现实也不合理,最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规定的教育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像和创造能力;了解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加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98):151-152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对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目标,都做了明确规定。尤其在核心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美术素养形成发展以及良好道德品质提高都具有重要促进意义。为此本文深入研究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内容实质,结合美术课堂教学实践展开了对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方面对小学第二学段(三至四年级)提出“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会通过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这两点要求。因此,在学生升入三年级后,我加强了对他们概括能力的培养。比如,对故事性强的课文我要求他们在初读课文后,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用概括的语言表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我很高兴,自以为大功告成。谁知,在上《检阅》一课时,却出现了意外情况。  相似文献   

16.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并形成学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生六年间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中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此学段的划分及量的规定,为我们组织、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学外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阐述:初中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高中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目前我区很多学校的基础外语教学,似乎自然形成或认可了这样的观点:基础外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的模仿力强,其认知发展尚未进入形式运演阶段,没有形成较强的主动的运用和依靠语言规则的能力和需要。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通过听说的方式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英语的入门知识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对此,我认为应注意  相似文献   

19.
龚莉 《福建教育》2005,(9A):36-37
数学活动、实践活动课应该如何设计?应该关注什么?是不是只要活动了、实践了、体验了,就行?解读课标,关于实践与综合应用分三个阶段:第一学段,获得生活体验。培养合作交流等情感态度;第二学段,解决简单的问题,获得一定的思考方法。学会独立思考;第三学段,探讨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发展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三个学段以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发展为主线,各有侧重,按“经验——方法——能力”逐层提升。实践活动既要考虑内容的实践性、操作性,也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发展,使之在活动中内化、在实践中提升。  相似文献   

20.
2004届高三复习第一阶段——全面复习阶段,已经结束,第二阶段——综合提高阶段即将开始。回顾第一阶段:全面系统地复习了所有知识点;初步掌握各单元知识结构;着力培养初步的综合能力和学科能力任务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可谓全面准确,“由薄变厚”,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