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的冷、热、燥、爽、闷等多种感觉,甚至人们的心情,都与气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环境温度在16℃到20℃是人体舒适的气温范围。冬季15℃ ̄20℃、夏季19℃ ̄24℃时,人会感觉比较舒适,工作效率高,在空气相对湿度为50%到70%时感觉舒适。当湿度适中时,气温在25℃以上感觉暖和;30℃以上感到热;40℃以上持续的时间太长,大脑就会受到永久性的伤害。10℃以下感觉凉,5℃以下觉得冷,0℃以下“则僵手僵脚”了。当人体全裸时处在风速小于0.3米/秒的环境,气温在32℃以下时有凉爽感,26℃以下如再不穿衣服就感觉不舒服了。人对环境的感觉,不仅…  相似文献   

2.
中国乡村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与所在地域气候舒适度密切相关。气候舒适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及居住。人体的气候舒适度与所处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光照等条件有关。中国乡村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指数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3.
《父母必读》2012,(7):44
为什么湿度大的桑拿天,气温虽然不高,却让人感觉很难受?因为桑拿天最典型的特征是湿度大,而令我们感觉不舒服的,正是这湿度。据统计,当相对湿度在30%左右时,气温达到40℃人才容易中暑;湿度为50%时,38℃的气温人就容易中暑;当湿度达到80%时,即使气温只有31℃,也会引起中暑。可见,桑拿天即使温度不太高,人也会觉得闷热难当。因为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般恒定在37℃左右,在室内常温下,人体散热主要靠辐射,其次是蒸发和对流。当周围环境温度超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区环境舒适度已成为游客选择出行旅游活动的重要考虑因素,也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对蜀南竹海景区环境舒适程度进行评价,并分析景区旅游环境舒适度的自然与人文影响因素,期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旅游消费的升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18年3、4、5、6、9月份蜀南竹海景区舒适度指数为A级,气候最适宜,人体感觉最舒适,此时进行旅游活动体验最好. 1、2、12月份三个月为C级,人体感觉微冷、较舒适. 7、8月份两个月为b级,感觉微热、舒适. 10、11两个月为B级,感觉较凉爽、舒适.蜀南竹海景区旅游气候舒适期较长,舒适度指数级别较高,全年适合开展旅游活动.自然因素中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是影响景区环境舒适度的主要因子,交通、资源是影响旅游舒适体验感的不可忽视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5.
温度知多少     
人类能感知的温度很有限.一般人觉得不冷不热的水的温度大约是37℃,觉得很烫的水的温度是60℃以上.人体温度的变化一般不会低于35℃,也不会高于42℃,正常体温是37℃.人体觉得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0~28℃,而对人体健康最理想的温度是18℃左右.平时饮水、饮食、漱口的最佳温度是35~38℃,这样对口腔、牙齿刺激最小.洗澡时水的最佳温度是34~36℃.洗头水的最佳温度为50~60℃.洗脸水的最佳温度:夏季为8~20℃,冬季为30~50℃.洗脚水的最佳温度为45~60℃.  相似文献   

6.
舒适的奥秘     
舒适是指人对外界环境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一般说来,影响人体舒适感的气象因素主要有气温、风、温度和阳光等。科学家们发现,像其他动物一样,人类对环境也具有一定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很微弱,离开了合适的温度,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现象。夏季,在闷热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是件十分烦恼的事。如果有风儿阵阵吹来,你便会觉得既凉爽又舒适。风之所以让人感觉凉爽,并不是因为风降低了温度,而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身体热量的散发。空气中湿度的大小同样影响人体的舒适感。夏季高温季节,如果空气湿…  相似文献   

7.
适宜的气候是人们休闲度假旅游考虑的首要因素,城市气温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城市气候特性的两个重要指标,利用模糊C均值算法聚类求解最佳聚类数后将其应用于2010年全国主要城市平均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的模式分类中,以此寻找城市发展上的共同点。人体舒适度是气候适宜度的直接表现,笔者选择合理的人体舒适度指数界定了各个城市的舒适月份和较舒适月份,为未来近几年我国旅游定向定点开发、景点选址及旅游时间的合理安排提供有力依据,也为人们休闲旅游提供各种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以三千八百坎为特定风景区,以春季为特定的时空状态,通过综合测定景区人体舒适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南平三千八百坎景区春季舒适度和空气质量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沿古道而上选取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分别测定空气中的正负离子浓度(个/cm3)、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m/s)等反映空气质量、人体舒适度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1南平三千景区各景点春季舒适度均在Ⅰ级,春季最适宜游憩时间为11:00-14:00时间段,测定样点古木群在一天中舒适度最高.2景区春季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平均达到3 128/cm3,空气清新度非常好,达到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程度,怡心亭的空气负离子含量最高(6 328/cm3),空气负离子浓度由高到底依次为,下午>上午>中午;瀑布>跌水>水帘;水边>林中;半开朗空间>开朗空间.3景区空气质量达到最清洁的水平,森林空气质量等级均在Ⅳ级以上,达到保健功能(Ⅲ级)以上的测定样点有5个.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人体在高冷、热应力环境下的生理反应,建立了一套高冷、热应力室内气候模拟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由气候室空气调节子系统、夹层空气调节子系统、辐射板子系统、监测监控子系统组成,实现对气候室内温度、湿度、环境热辐射等环境参数的调控,从而模拟生产、生活中的高温、高湿热环境和低温冷环境。根据实验需要,气候室干球温度可在-15~50℃调节,相对湿度在30%~95%调节,壁面温度可控制在10~40℃。结果表明:该系统的高温实验升温速度约0.54℃/min,低温实验的降温速度约0.22℃/min,气候室内风速0.1~0.5 m/s,温湿度控制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福州市典型的清末合院式传统民居——旗山湖70号古厝为研究对象,在当地典型的夏季晴热天气下,对室外、天井、厅堂、次间和披屋等场所,进行了太阳辐射、温湿度、风速、墙壁温度等热环境参数的测试分析,通过计算标准等效温度(SET*),结合游客热舒适投票调查(TCV),对其夏热特性与气候适应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室内温度有明显的热延迟效应,午间温度低于户外4~5℃,相对湿度总平均值接近60%,平均风速较低(<0.2 m/s),灰板壁的隔热性能显著优于木板壁;SET*可反映古厝的热舒适性,当SET*超过33.3℃时游客开始出现热不舒适感,37.0℃为非常不舒适的临界点;对各测点参数进行差异化分析,尽管各测点长期处于不舒适或非常不舒适的区间,古厝在檐廊遮阳、墙体隔热与排窗通风等方面仍表现出对夏季炎热气候的适应策略,可在主导风向引入、室内通风、围护结构更新和外环境微气候调节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重庆城市绿化与夏季气候舒适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最高气温,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为夏季气候舒适度的指标,重庆夏季气候舒适度日数只占总日数的34%。城市绿化对夏季气候舒适度的影响机制包括遮阳、蒸散耗热及削弱 CO_2的温室效应等。为了改善重庆城市夏季炎热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夏季气候舒适度,城市绿化覆盖率应达到30%以上。按渝中区现有人口计,还须造林植树300多公顷,才能保持生态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当气温为多少度时,人体感觉最舒适?事实上,外界温度在22℃~24℃时人们感觉最舒服。科学家发现,人的体温37℃与0.618的乘积为22.9℃,这一温度中肌体的新陈代谢、生理节奏和生理功能都处于最佳状态。养生保健研究表明,当动与静是一个0.618的比例关系时,即大致四分动六分静,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饭吃六七成饱的大都与胃病无缘。  相似文献   

13.
乌兰察布市作为重要的草原旅游休闲度假地,其气候因素是重要的限制条件.本文利用近十年(2007-2016年)气候统计资料,对乌兰察布市部分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区县的气候特点和人体舒适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本研究区四个区县的4月-10月,均为人体感觉到舒适的时间段;其中,集宁区,凉城县,四子王旗的5、6、8、9四个月中,人体的感觉会非常舒适;察右中旗的6、7、8连续三个月是非常舒适期.(2)研究区四个区县的1、2、3、11、12月均属于人体感觉不舒适的时间段.(3)舒适期连续的区域:适合作为休闲度假和中长期旅游出行目的地;舒适期不连续的区域:适合作为短期观光和小长假出行目的地.总体来看,研究区适宜旅游时期较长,综合条件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在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对北京近郊的农宅室内热环境进行的现场调查.对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室内环境参数进行了测量,以问卷方式调查记录了居民的热感觉,并考察了农民的衣着和生活习惯.调查结果表明,农宅中性温度为18.4℃,可接受温度区间下限为10.9℃.舒适温度受到农民的衣着习惯和生活方式影响.因此北方农宅的采暖温度标准不能照搬城镇单元式住宅楼的采暖标准.通过与北京近郊农宅的比较,发现在相同的操作温度下,湖南农宅居民感觉更冷,原因可能是湖南农宅有较高的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5.
利用实地实时观测数据,采用温度、相对湿度两项气象指标,对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学生宿舍内人体舒适度指数进行计算,通过各个要素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宿舍相对湿度、气温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评分法对各种类型的宿舍进行评价,高层阴面宿舍优于高层阳面宿舍,高层阳面宿舍优于低层阳面宿舍.  相似文献   

16.
随着雨季的到来 ,高湿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掉以轻心。据研究 ,湿度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 ,人体是含有水分的机体 ,液体约占体重的百分之六七十 ,人体通过热代谢和水盐代谢维持平衡 ,缺水固然不行 ,但湿度超出人体适应能力 ,则会导致生病。我国传统医学把高湿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称“湿邪”。湿邪侵犯关节 ,可能患关节炎 ;湿邪侵犯脾胃 ,可产生腹泻、少尿、水肿、胸闷、食欲不良等症 ;湿邪侵入机体 ,则会出现四肢酸痛、乏力、头重等症。医疗气象专家研究后指出 :相对湿度百分之五十至七十 ,温度为十七至二十四摄氏度 ,人体最感舒适。如人体较…  相似文献   

17.
有一年的12月份,我从北京飞回杭州,起飞时北京的地面温度为-10℃,飞机临近杭州时告之杭州地面温度为10℃,我们这批在北京呆了半个月的南方人觉得不用再受冷空气的影响了。但一出飞机,几乎每个人感觉比北京还要冷。明明杭州的温度比北京高出20℃,但为什么人体感觉反而冷呢?其实人体冷热感觉属于触觉问题。许多人习惯只以气温的高低作为推断人体冷热感觉(感觉温度)的唯一标准,其实,人体的感觉温度和实际气温有时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8.
以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安徽工程大学典型教学楼为研究对象,利用现场实测方式对教学楼室内外热环境构成要素中的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进行监测,通过分析测得的数据,提出相应的节能改进措施.结果表明:教学楼室内外温湿度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室内空气温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向教室晚上19时左右,为30.8℃;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最高值出现在北向教室上午7时左右,为81.9%;北向教室室内通风情况优于南向教室.可通过增设建筑遮阳设施与导风构件、提高门窗隔热性能、增加绿化等几个途径改善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 炎热的夏季,不少老少爷们喜欢打着赤膊在家中、门前下棋、打牌、聊天、纳凉或散步。他们认为衣服穿得越少越凉快。其实,在某些情况下穿着少反而更热。研究表明,在气温小于28℃的环境中,约70%的人体体热散发是通过皮肤辐射、对流和传导完成的。当气温升高到28℃~30℃时,皮肤水分蒸发增加,并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多。当气温或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皮肤温度相近时,人体热量的散发几乎全部靠出汗  相似文献   

20.
人是恒温动物,人体内的细胞只有在恒温(36.8℃左右)的条件下才可以生存。在外界温度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人体通过大脑调温中枢来调节身体的产热及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在冬季,当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人体暴露在外的皮肤的血管就会收缩,如果动脉长时间收缩,静脉贮血多,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