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道炳 《新作文》2004,(2):26-26
话题作命题形式一般由“话题材料”、“话题”、“提示语”、“要求”四部分构成。学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和“要求”。却忽视了“提示语”.尤其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甚至于对“话题材料”,不屑一顾。理由是只要是围绕“话题”写作就行.所写章与“话题材料”可以毫不相干。事实果真如此吗?当我们细心去研究“话题材料”,就会发现“话题材料”并非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2.
考试失利,心情郁闷这是常见材料,但是小作者却以感受夕阳的感情变化与认识的深化来取舍材料,巧妙地把“旭日会东升,夕阳会西下”的景与“不在乎中途是否会跌倒,只要你心中有个信念”的悟结合起来,让材料为文章立意增彩。  相似文献   

3.
一、注重平时积累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这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了“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材料。长期坚持,以后写作时,学生就会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4.
浅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和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的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过度开采;冬季采暖给坏境造成的污染;由于建筑物隔热保温效果不良,夏季制冷造成电力浪费;空气质量不佳,造成各种现代病的出现,如“空调病”、“建筑综合症”、“各种化学物过敏症”等.特别是新型建材制品、建筑装饰材料及日用化学品的使用的不断增加,这些材料在室内会释放有害的化学成份,造成室内污染物在品种和数量上的不断增加.因此,对室内环境质量的监测控制、管理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在考试中,考生往往对材料题的应答较弱.甚至会有“云里雾里”之感,无所适从。笔积累几年教学经验,以为材料题的解答要诀,是既要求学生全面驾驭材料,能从材料中“剥”出的道理“一个都不能少”,又要求紧扣材料层次逐层分析,“有话好好说”。  相似文献   

6.
一、考情分析 材料点评是在新闻点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题型,纵观近几年的考查情况,“材料点评”类试题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紧扣时政热点。这是由“材料点评”中的“材料”的特点决定的,距离考生较远的材料,一般不会出现在试题中。  相似文献   

7.
每年中考来临前的一段日子里。总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较量:一线老师在作文复习时总是拼命地猜题、压题;出试卷的专家、老师又绞尽脑汁地反猜题、反压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每年的中考作文改卷中。总会有数量不少的“套作”作文。据调查,中考作文选择议论文文体的考生所运用的材料多为死人、古人的材料,他们无视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8.
重视技能训练培养实用人材山西省永济市职业中学“写作专业”把社会需要作为专业培养的目标。注意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一副好口才”、“一手好字”、“会写材料”、“会写稿件”、“会办报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取得了显著成绩。写作专业把“两一三会”教育和成才教...  相似文献   

9.
下面是一个关于“反向思维法”的材料。请小读者们读了这个材料后,试着学一学倒过来想一想的方法,对平时出现过的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进行一些反向观察和思考。说不定,经过这样的观察和思考后,问题会一下子就解决了呢!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在许多地区的中考政治试卷中,普遍会出现这样一类试题,题目首先给定几则背景材料,然后问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我们暂将这类试题称为“材料联系式”问答题。这类试题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阅读概括材料的能力、比较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但笔在教学与测试过程中也发现许多学生在面对这类试题时往往束手无策,失分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近代汉语中的副词“杀”、“煞”是从动词虚化而来。从汉语史上看,“杀”、“煞”的补语用法出现于南北朝时期,状语用法出现于唐代中叶。从元代的材料来看,补语用法读家麻韵,状语用法读皆来韵。“杀”、“煞”有多种变体。  相似文献   

12.
许多瓦罐在由“土坯”而“陶器”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的裂纹,就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样。这些“裂纹”在大师手里会成为巧夺天工的契机,出现“点石成金”的教育景致:在拙劣手里会成为不堪回首的败笔,产生学生“破罐破摔”的后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平时在课堂上,教师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解,每讲完一个问题后,就问学生“懂了吗”,学生答得很流利“懂了”。“会了吗?”“会了。”可是在做题时,还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除少数优等生外,差生、中等生出现的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话题作是当今高考作的“流行色”。众所周知,如果抛开所有作都有的“写作要求”来看,话题作由三个要素组成,即提示性的材料、命题人对材料的阐释过渡以及话题。从理论上来说。“材料——阐释——话题”三间应该呈现出一种线性关系,尤其是三的内涵应该在同一层面。不能出现任何的偏差,因为一旦有了偏差,就会对考生产生误导。这就是话题作命题的线性原则,也是话题作拟制的严密性的体现。但事实上,我们所见到的很多模拟高考的话题作。并不能完全满足这种要求,甚至有些高考话题作也未能幸免.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中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关的内容一直是生物学高考的亮点,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在高考备考和平时的训练中经常会遇到与此相关的试题。这类试题往往以“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出现,并以此为依托在生物学科内进行发散、拓展,形成一系列的问题。试题属于“回归教材”型,高起点,低落点,难度不大,但是在解决问题时要求获取信息要快而准,不能出现遗漏。现将此类试题归类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高考地理试题基于“考基础、出活题、考能力”的要求,1999年试题(1998/1999年浙江省会考试题等)出现了一种新类型——字材料分析题。它通常取材选题于现实生活,考查学生对有关地理事物、地理数据、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的描述性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别于以往的图表分析题和问答、综合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将材料分析题引入考试,使试题结构和质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试题所涉及的“字材料”新颖、独特、有新意,这在考前的题海中是无法收容的。  相似文献   

17.
在“对话”视域下的语文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缘起“对话型”语文教学已日益被人们重视,“对话型”语文教学的兴起源于人们对课程理解的逐步深化,源于人们对教育现状反思的日趋深刻。在众多的课程定义中有一种课程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即“课程作为复杂的会话”。当确认“课程作为复杂的会话”时,人们显然已走出了“制度课程”的视野。在“制度课程”的视野中,课程是分门别类的“学校材料”,课程教学的研究即是寻找开发这些“学校材料”的有效的程序的过程,这种研究必然会远离教学实践和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形态则是以“教室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为特征的。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18.
胡少信 《广东教育》2009,(11):11-12
在“读写任务”的写作过程中,不少考生尤其是“双基”不牢固的考生读完阅读材料后,从遣词、造句到篇章结构都被阅读材料束缚,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为了有针对性地备考,我们首先将考生在考场中出现的主要错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9.
1.“硬充专家”。翻开许多学生的作艾,往往会出现诸如此类的句子:“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我国森林覆盖面阪平均仅……”“有关资料表明,我地区空气污染指数已达……”“据报载……”‘有报道说……”等等,俨然一副新闻播音员的口气。乍一看,文章材料详实确刃,且言之有理,但静心细想,这哪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在作文章啊,倒像资深的号家在开专题讨论会。  相似文献   

20.
1994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充分体现了考查能力这个特点,使之成为整套试题的主线和灵魂: 一、材料解析题型的扩大。 1989年首次推出“史料分析”题,1990年推出“材料解析”题。1991年(49题)、1992年(48题)把“材料解析”引入问答题,出现“材料问答题”。1993年把“材料解析”引入选择题,出现“材料选择题”(15题)。1994年又把“材料解析”引入填空题,出现“材料填空题”(38题)。这样,能力考查的层次,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