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陕北、河西本土汉晋以西王母为主神的天门图像、长江流域汉晋佛像和犍陀罗弥勒天宫等,促成了敦煌第275窟北凉弥勒天宫图像的出现,在敦煌北魏洞窟流行并影响云冈。中土早期弥勒天宫图像的形成是犍陀罗佛像与汉地西王母神灵信仰传统的契合,也是佛教艺术中国本土化的早期例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和考释了敦煌壁画中的于阗装饰佛瑞像.新发现海眼寺瑞像实际有两种,属于装饰佛的为海眼寺圣容像.首次对固城瑞像进行了系统考释,提出固城瑞像主要是过去诸佛之瑞像,在敦煌具有"背光中密布千佛(或鳞片)"特征的瑞像均为此种瑞像.于阗装饰佛瑞像在形象上受到了于阗国土装束的影响.莫高窟第98窟于阗国王李圣天像之服饰实际上是汉族帝王冕旒衮服与于阗王传统装束的混合形式.于阗装饰佛瑞像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于阗王、佛一体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据佛籍和敦煌遗书记载.东晋高僧刘萨诃原活动在江东一带,后往天竺西行求法时途经河西走廊,并在此"授记".将来会有佛像从凉州番禾县望御谷的山岩中出世.尔后80多年,出现了雷震山裂,挺出瑞像等种种离奇神异的事迹,这就应验了刘萨诃的预言.因之出现了固定模式的佛像--番禾瑞像,刘萨诃的故事、番禾瑞像及其信仰随之广为流传.在番禾县当地尤甚.  相似文献   

4.
佛教传入中国,最早以佛像绘画的方式宣传佛法,由印度僧人带来的具有西方绘画特点的佛像绘画样式并没有产生宣传佛法的作用,但佛像画最终能在中国广泛流传,并达到了完全的像教作用,这与最早接触佛像绘画的中国本土画家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中国绘画史的记载中,最早接触佛像画的画家是三国时期的曹不兴,他的佛像画并非如许多美术史的著述中所说的完全就是西国的风格。根据佛教初传时期的史料和六朝画家的绘画风格记述,可以证明从曹不兴开始直至后来的诸多画家都对佛像画进行了改进,他们所作的佛像画与西国样式渐行渐远,并且都形成了具有本土化和时代特征的佛画样式,这些具有中国绘画特征的佛像画才是佛教在像教过程中得以流行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5.
用“仙佛模式”论说钱树老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等地钱树上的作无畏手印的坐像,说者多认定为佛像。文章从多个角度否定了这种观点,并运用“仙佛模式”论,证明这种坐像是太上老君像,它与神仙道及天师道信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千佛围绕式说法图”与《观佛三昧海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千佛围绕式说法图”与《观佛三昧海经》刘永增在敦煌莫高窟北朝石窟中,无论是中心方柱前部人字披窟,还是方形覆斗天井窟,窟室主尊多为倚坐佛像。根据倚坐佛像两侧龛内壁画中鹿头梵志和婆薮仙的有无,可大致将主尊分为释迦和弥勒两大类,其中以弥勒佛造像居多①。在壁...  相似文献   

7.
张小刚 《家教指南》2023,(4):210-222
凉州番禾县圣容像是十六国北朝时期,中国北方高僧刘萨诃西行至番禾御谷所预言的八十余年后在这里裂山而出的石像。敦煌石窟中凉州番禾县圣容像的标准形象是右臂直垂于体侧,右手掌心朝外作与愿印,左手于胸前握袈裟衣角,身后表现山岩的立佛造像(倚山立佛像)。在今山西与古凉州等地区发现的唐代类似姿势并且题作“圣容像”的造像,很可能也是凉州番禾县圣容像。  相似文献   

8.
弥勒菩萨造像变迁过程中中华思想的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艺术是佛教信仰和佛教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佛教思想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变化。中国的佛教艺术是印度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不断交融、互相渗透的必然结果 ,本文旨在弥勒菩萨造像变迁的过程中探求中华思想在佛像雕刻上的体现和在亚洲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龙门石窟造像的考察,本文认为擂鼓台南、中洞两窟是以<华严经>和<梵网经>为中心的华严系受戒世界的产物.擂鼓台南洞,表现的是以卢舍那佛为主尊像的<华严经>和<梵网经>的佛理世界,当时在擂鼓台南洞曾举行过受戒必须要进行的宗教实践法会"好相行".其附近的中洞与大乘戒有密切关系,中洞佛像有被武则天自称是其形象化身的弥勒佛像以及具体体现大乘戒所注重的师资相授的祖师像.擂鼓台南洞和中洞的设计营造者是武则天的亲信、华严宗第三祖同时也具有阿弥陀信仰的法藏.  相似文献   

10.
弥勒经典自晋代始传入中土,根据“弥勒三部经”,弥勒信仰可分为上生信仰和下生信仰.晋代以来,弥勒信仰深受历代大德高僧、文人墨客以及普通民众的倾心推崇.从弥勒信仰的经义,以及弥勒化身的形象中,可以解读出弥勒信仰的精神内涵:包容、和谐、达观.弥勒之净土理想、弥勒精神与儒家大同、仁政理想及儒学义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趣.弥勒精神对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安县与城固摇钱树佛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川安县和陕西城固出土的摇钱树枝叶佛像非常相似,其像可能出自同一粉本;安县佛像保存完整,可以补充城固佛像的缺失,纠正一些错误描述和结论;两者年代均为东汉中期,是我国最早的佛像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再谈敦煌摩伽陀国放光瑞像与菩提瑞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菩提瑞像是初唐时期传入中国的著名瑞像.以讨论四川等地的菩提瑞像造像为契机,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的学术热点之一.敦煌壁画中的摩伽陀国放光瑞像与菩提瑞像有相似之处,较易混淆,厘清这些图像,有益于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犍陀罗弥勒菩萨像的几个问题上原和著蔡伟堂译前言我不是陀罗艺术专家。但是,试想就陀罗佛教艺术中,特别是图像学研究中的弥勒菩萨像问题,不揣冒昧,在此提出新的问题。在探讨我国佛教初传时代与释迦如来像同时盛行的弥勒菩萨像的源流,并追溯朝鲜、中国、西域这条佛教...  相似文献   

14.
九、于阗媲摩城瑞像故事在教煌莫高窟第237窟的西龛盝顶南披西数第四身,画一瑞像。其像身着袈裟,一臂屈置于胸前,一臂曲如讲话姿态(或谓说法之姿),徒跣端立于莲花上,头戴菩萨冠,似微露肉髻,顶有头光和华盖,榜题为:“于阗媲摩城中雕檀瑞像”(见插图一)。根据佛经和敦煌莫高窟壁画和彩壁中的形象印证,这身像应为弥勒菩萨,类同的形象还见于莫高窟第231等窟。据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二瞿萨旦那国条记:“媲摩城有雕檀立佛像,高二丈余,甚多灵应,时放光明,凡有疾病,随其痛处,金簿贴  相似文献   

15.
女像是唐墓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安地区大量唐墓壁画、陶俑、石刻的出土,一批女像也被揭露出来。本文试图分析初唐墓葬女像的艺术风格及成就,并探讨其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6.
九、于阗媲摩城瑞像故事在敦煌莫高窟第237窟的西龛盝顶南披西数第四身,画一瑞像。其像身着袈裟,一臂屈置于胸前,一臂曲如讲话姿态(或谓说法之姿),徒跣端立于莲花上,头戴菩萨冠,似微露肉髻,顶有头光和华盖,榜题为:“于阗媲摩城中雕檀瑞像”(见插图一)。根据佛经和敦煌莫高窟壁画和彩壁中的形象印证,这身像应为弥勒菩萨,类同的形象还见于莫高窟第231等窟。据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二瞿萨旦那国条记:“媲摩城有雕檀立佛像,高二丈余,甚多灵应,时放光明,凡有疾病,随其痛处,金簿贴像,即时痊复;虚心请愿,多亦随求。闻之土俗  相似文献   

17.
弥勒,梵文意为“慈氏”,世称笑佛。相传他是五代时契此和尚的化身。契此身躯肥胖,常搭一布袋,行乞闹市,人称“布袋和尚”。佛经上说他生于南天竺,住在“兜率天”,“兜率”之意为知足常乐。所以,人们看到的弥勒佛像,都是丰颐大耳、袒胸露腹、笑容满面。我国许多寺庙里都有弥勒佛像,且大都配有楹联。联语形式多样,多从弥勒佛的形态和“堆笑”落笔,语言诙谐,构思精巧,各具特色,看起来玄妙,是在宣扬佛门教义,实则或影射世事,或劝喻众生。读来不但觉得有趣,而且还能从中受到某些教益和启发。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相似文献   

18.
印度在笈多朝时期 ,佛教艺术开始追求超越佛陀自身永恒的图像 ,称作“宇宙主的释迦像” ,是由初说法、舍卫城神变 (千佛化现 )、大光明神变发展而来的 ,传人中亚和中国 (敦煌 )再经发展 ,敦煌第 42 8窟一般称作卢舍那的佛像 ,应为这种宇宙主的释迦像。  相似文献   

19.
敦煌石窟壁画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艺术技巧之精湛,堪称稀世之珍。它不愧为我国古代伟大的艺术宝库。敦煌壁画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七类;一、佛像画(或称尊像画);二、佛教故事;三、传统神话题材;四、经变画;五、装饰图案;六、佛教史迹画(包括瑞像图和戒律画);七、供养人画像。  相似文献   

20.
佛钵信仰与传法思想,是中古时期印度、中亚、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思想意识,形成两条相互关联的发展轨迹。其一,基于有关佛钵的释迦佛教化事迹,西北印度约2—5世纪上半叶形成以礼拜、供养为特征的佛钵信仰中心地,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印度、东南印度及西域。中亚4世纪前后佛钵供养与兜率天上弥勒菩萨组合表述传法思想,佛钵已然成为佛法象征。中原6世纪末叶作为潜流存在的佛钵信仰,演化为传法思想发展的依托形式。其二,发端于西北印度的传法思想,与兜率天上弥勒菩萨信仰联系起来。中亚、西域6、7世纪弥勒菩萨信仰与末法及传法图像浑然一体表现,突出了传法的紧要性。中原6世纪末叶佛教图像呈现末法、护法、传法思想集结现象,作为核心的传法思想成为一股强劲的佛教思潮。佛钵信仰与传法思想以兜率天上弥勒菩萨为纽带互为表里、并行发展,直观地反映了人们的信仰热情和密切文化交流的情况,佛教发展的曲折经历亦同时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